不想往事了,今天是喜慶團圓的日子,還有一位老人無錢回家等著讓我們幫助送到救助站呢。這位老人80歲了,家住克山,要去綏芬河投奔兒子、女兒。沒想到車上丟了錢,一天沒吃飯了。我馬上給老人買了碗麵和麵包,讓老人先吃飯,接過老人的電話本,給他兒子打起了電話,接電話的是兒媳,聽說老人要去她家,情緒激動地說她離婚了,不要找她,並掛斷了電話。望著老人期盼的目光,我沒有告訴老人兒媳的話,隻好又打給他的女兒,女兒終於接聽了電話,知道了實情,對我的幫助表示感謝,商定讓我把老人送到去綏芬河的汽車上,她接站。老人得知女兒接他,眼淚都掉下來了,大口大口地吃起麵條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我想以後我們都退休了,有條件就開個養老院,讓這些善良的老人晚年有個快樂的家,不要讓辛苦一輩子的父母到老了像球一樣被兒女踢來踢去,到老了連個家都沒有,尤其是在本應團圓的春節啊。
下午,丁立民兄弟倆又來坐火車去長春了。丁立民患先天性殘疾行走不方便,他的哥哥有患有精神疾病,哥倆每次乘車隻要一到候車室門口我就會知道,因為哥哥每次都會喝得滿嘴酒氣,對憑票候車和攜帶品檢查都會找理由阻礙工作人員正常作業,對工作人員不僅要罵上幾句,有時發病還會動手砸東西,弄得工作人員不知怎麼辦才好!通過幾次的接觸,我觀察到哥哥雖然患有精神疾病,但他十分在意別人對他的態度,有一種很自卑的心理,總是害怕有人欺負他們哥倆,對他們有歧視的言行,所以他每次和別人接觸都會很敏感,了解到他的情況後每次發現他來車站我就會主動幫他拿行李通過危險品檢查,並像接待自己的朋友一樣和他聊天,幫他解決問題。別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不要隨地扔垃圾,他就會大罵說工作人員態度不好欺負殘疾人!我過去裝作生氣訓他喝多了又亂耍脾氣,他會乖乖聽話,豎起大拇指說“聽姐姐的話,還是姐姐好”,他們是多麼缺少關愛啊。
剛安頓好他們哥倆,一位20多歲的男導遊急匆匆地來到服務台請我們幫助。他有一個韓國遊客摔傷,雙腿骨折,現在出租車上,要坐2168次到延吉,我馬上取來擔架和他一同來到廣場,摔傷的男孩十七八歲的樣子,不停地呻吟著,我們把男孩抬到重點候車室,看到男孩胳膊因為穿得少凍起了雞皮疙瘩,就到母嬰室取來了被子蓋在男孩身上,男孩感動得用不流利的漢語說著謝謝,看到他們拿太多的行李,還要抬擔架,我們提醒男孩可以找紅馬甲幫助,他們一齊搖著頭說“不”。後來得知他們被出租車司機狠宰了240元。我們隻好調動工作人員幫他們拿行李,到了車上,他們的一席話讓我感觸很深:“你們真好,幫這麼大的忙,不要錢。出租車,不願幫忙,還要那麼多錢,搞不明白。”我隻好告訴他:“有事聯係我們吧,我們的服務是免費的,而且是保暖的。”這句話逗笑了所有人,心安的是我們的服務讓韓國朋友在我們這得到了溫暖,消除了對中國人的不良印象,我真的為我們作為一名中國鐵路工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老公,你是那樣理解我,支持我,讓我的工作步步登高。那麼,就讓我以後也用實際行動讓我們的愛到地老到天荒吧。
兒子:你的自立行動,喚醒我這個一次又一次失言的母親。我堅信,那令人追悔不已的事件不再發生,媽媽下決心明年陪你過一個有意義的六·一。
兒子,今天是你小學的最後六·一兒童節。寶貝兒子放假一天,卻病了。本來說好由爸爸下午請假先陪你吃肯德基,然後帶你打點滴,可爸爸的單位要他出差,馬上坐汽車走,媽媽知道這是實在無法推脫的公出。這幾年,為了你,為了媽媽,爸爸都盡量不出差,他們單位領導也知道爸爸在家是裏裏外外一把手,輕而易舉不派爸爸出差,今天隻好委屈兒子了,沒想到跟媽媽半天卻讓寶貝兒子吃了大虧,讓媽媽後悔不已。
上午,媽媽聽說在軟席候車室門前發現了一名無人看護的男孩,我來到軟席時看到男孩正蜷縮在軟席沙發上。看到男孩臉色煞白,我趕忙讓工作人員找來大衣給男孩蓋上,又給男孩泡上熱乎乎的方便麵和火腿腸,等到男孩吃完了食物才和男孩聊起家常。據男孩自己講他是今天早上和爸爸坐2727次列車(大連—牡丹江)到的牡丹江,下車後爸爸讓他在候車室廣場的巡邏車前麵等著,說自己去買煙。孩子在廣場上等了兩個小時爸爸也沒有回來,巡邏的公安執勤人員發現後將孩子送到軟席候車室。我又耐心地和男孩溝通,得知小家夥今天7歲,名字叫陳年蕘,和在大連打工的爸爸、奶奶一起生活,媽媽和爸爸吵架離家已經有半年的時間。男孩說他的姥姥家在八麵通鎮的一個村子,身上有姥姥、爸爸、媽媽的聯係電話。我馬上用手機給男孩的爸爸打電話,可無論怎麼打就是不接電話,又打電話給男孩的媽媽,媽媽的手機關機。最後的希望寄托在孩子姥姥的身上,男孩也說給姥姥打電話姥姥能來接他,電話接通後我和同事們都非常的興奮,可是對方的態度讓大家激動的心又沒有了溫度。姥姥的回答是:“這個孩子是她的外孫不假,但是她不知道孩子媽媽在哪,她也沒有義務和能力照顧這個孩子。”說完後果斷地掛斷了電話並將手機關機。我們被孩子姥姥的一番話驚呆了,孩子聽到姥姥不管他時悲痛得大哭了起來。我一邊安慰男孩一邊和車站執勤公安、晨報的記者取得聯係,請求他們的幫助。經過車站公安人員的幫助找到了男孩父母和姥姥家的詳細地址,又通過公安110的幫助終於接通了孩子父親的手機,在公安人員的嚴厲批評和教育下孩子的父親終於在中午11:00來到了軟席候車室。原來孩子的父親叫陳壽良,今年24歲,和孩子的母親是無證結婚,兩人由於感情不和經常吵架,男孩的媽媽已經離家一段時間了,孩子的父親打聽到孩子的媽媽現在牡丹江打工,所以帶著孩子到牡丹江尋找,下車後男孩的爸爸給孩子的媽媽打過電話,告訴她孩子在候車室廣場上讓孩子的母親來接走,他就消失在了人流中,由於兩個人的矛盾較大誰也不想撫養孩子,才出現了今天早上孩子被遺棄在候車室廣場上的一幕。我和公安人員對孩子父親的行為和想法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警告孩子的父親他的個人信息公安人員都已掌握,如果再出現遺棄孩子的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又引導他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家庭問題,臨走前我又給孩子買了一些食品,看著孩子高興地和父親離去,我才鬆了一口氣!
兒子,媽媽對你是那樣的吝嗇,而對別的孩子卻是那樣的博愛。對你真是不公啊!
下午,兒子就來了,爸爸剛接到通知,就把點滴調快些點完送到媽媽單位了就走了。看到媽媽忙,懂事的寶貝兒子說要去鐵通阿姨那去,免得讓媽媽在單位影響不好。
於是,媽媽就又忙開了。站台打來電話,K7078有重患需要輪椅服務。媽媽就和你常叔叔推輪椅到站台了。接的是一個20多歲的大男孩林洋。患肝腫瘤無錢醫治,要坐沈陽2728朋友那散心。接下來後他的樣子好可怕,人已經瘦得皮包骨了,看上去一點力氣都沒有了,車長告訴我們要不時跟他說話,要不就要睡過去了。我們按車長的聯係電話找到了男孩的母親,得知男孩家在恒山,父親患腦血栓不能走,姐姐在外地打工,母親管不了他。勸說男孩回家,男孩就拿手中的食品打我們,我們隻好違心地聯絡好車上哄騙他說送他到沈陽,實際回他家,她媽在車站接他。一路上他很開心,說:“大姐,你對我真好,等好了,一定來看你。”但願我們的善意的謊言不會讓男孩傷心,讓我們不會被這個謊言而感到愧疚。
剛回來,鐵通的小妹就急急忙忙地找我,說孩子怎麼還發燒,還像抽,嘴有些紫。我箭步來到兒子麵前,拉起孩子就打車,看著孩子危險的情形,我的眼淚都落下來了,多麼不稱職的媽媽。好在到醫院及時,結果是點滴速度過快過敏所致,再點一瓶就好。我這次看著兒子點滴,一時一刻不錯眼珠地看著兒子,愧疚的淚水一刻也不停。懂事的兒子,不稱職的媽媽真對不起你啊,上幼兒園都是爸爸接送,好容易媽媽有空要接兒子一次,阿姨說什麼也不讓接走,說從沒見過我送;孩子上了四年級了,沒開過家長會,去一次有的家長問“是兒子的新媽媽嗎”,我耐心地解釋了半天人家才信。
兒子啊,媽媽明年一定陪你過一個讓你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這個看似不稱職的作為女兒、妻子、母親的佟林江,其實是一個多麼優秀的鐵路窗口服務台的職工啊!用青春的熱血在林海雪原的故地澆灌出牡丹江市的十佳服務青年、哈爾濱鐵路局的十大服務明星和感動哈局年度人物先進生產者標兵、黑龍江省建功立業標兵、全國鐵路的火車頭獎章獲得者和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這朵靚麗的江花,綻放在牡丹江站!
而當我們走出客運車間,走向剛剛從運轉車間分離出來的新成立的調度車間,走進安全明星於金珠,來感受這個貌不驚人的他如何突破萬天萬輛萬列的神話,擎起牡丹江車站安全的一片天!
於金珠:在調度車間擎起安全一片天
他,瘦小的身材,在站台上無足輕重;而當他揮舞起信號旗的時候,卻目光炯炯,神情凝重,那是他在指揮千軍萬馬時的工作狀態。那站台上的列列鋼鐵長龍,在他的指揮下井然有序,而又川流不息。可見,他舉手投足間,係人命關天。就這樣,寒暑易節,春夏秋冬,34年過去了,他擎起了安全的一片天,突破了自身安全無“兩違”一萬多天、安全編解車輛100多萬輛、安全接發列車26萬餘列和防止各類作業事故10餘起的神話。他就是牡丹江站調度車間三班東信號助理值班員於金珠。
鐵路世代的傳承,從小父輩的熏陶,讓他打開業務的敲門磚,舒展精通技術的鋼筋鐵骨。
於金珠,生於鐵路世家,父親曾在牡丹江列車段副段長的崗位上退休。嚴格的家教,讓家裏的6個兄弟姐妹,從小就見證了父親雷厲風行的半軍事化作風,並愛上了鐵路,到現在已經有4個子女在鐵路工作。
1982年,於金珠參加工作,自打上班學徒開始,於金珠就常聽師傅絮叨這麼一句話:“火車是鐵老虎,編組站是鐵虎窩,一線人員爬虎背,一線作業危險多,按標作業隱患消。”這句話他銘記在心,讓他無法忽視標準作業對於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深信這麼一個理兒:隻有把業務學好了,才能更好地保安全、促生產。為了時刻提醒自己標準化作業,於金珠在自己的上崗證背麵寫下了“按標作業就是最大的安全係數”的警示語,在每個班前都要看上一遍。漸漸地,於金珠把標準化作業曆練成為雷打不動的習慣。
運轉場的崗位基本都是苦累髒險“全麵發展”的。一年四季都是露天作業,真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風天一身灰,雪天一身冰”。他幹過製動員、連結員、調車長,現任助理值班員。特別他擔任調車長的8年裏,他不但業務紮實,還結合工作實際,自創了調車“把五關工作法”:即排風質量關、計劃編製下達關、計劃儲存核對關、提鉤關、盯控關。把好排風質量關,就是到達排風是溜放作業防途停最關鍵的環節,要求排風人員必須按照去程拉風、回程複檢地規定,保證排風質量,打好解體第一關;把好計劃編製下達關,就是站調下達計劃必須對禁溜車輛重點標注,下達調車作業計劃時,應重點交待注意事項;把好計劃儲存核對關,就是駝峰調車長、作業員對溜放的調車作業計劃認真儲存核對,防止人為造成串線;把好提鉤關,就是提鉤是溜放作業的重點,要求連結員提鉤時做到確認再確認;把好溜放作業盯控關,就是要求調車作業人員嚴格盯控溜放車組,重點是進路和車輛走行。多年的工作實踐,造就了於金珠的滿身絕技,讓他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多麵手。於金珠對每次全路車務係統事故通報中的調車作業事故都認真摘錄,結合車站實際舉一反三,針對性地製定措施,向夥計們進行宣講,從中吸取事故教訓,保證調車作業安全。現在,他首創的“把五關工作法”,早已成為了牡丹江站調車作業人心中默認的“隱形”作業標準。在每天解編成百上千輛車、每班10多個小時的現場作業時間裏,對於一個身體健康的人而言,從始至終嚴格落實標準化作業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像於金珠這樣身患頸椎病、腰肩盤突出等多重疾病的“老病號”。尤其是到了盛夏季節,股道附近溫度時常高達40℃,好像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但不論環境多麼惡劣,身體狀況多麼不盡人意,於金珠始終咬牙堅持一板一眼不馬虎,一分一秒不大意,寧肯多走一裏,絕不少走一米,被同事們敬稱為“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