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夢想中徘徊8195;現實中漸醒(2 / 3)

目前,俄政府正在製定《國家青年政策戰略》,認為俄羅斯民族改革道路前進的速度取決於青年人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積極性。2006年,普京總統批準的《俄羅斯聯邦國家青年政策戰略書》出台。《至2020年俄聯邦社會經濟長期發展規劃書》指出:“國家青年政策的目的是為青年社會化和自我實現提供條件,發揮青年潛能實行國家的創新發展。”

此外,為吸引青年人參與討論國家重要問題,俄羅斯政府在中央和地方層麵上實施了“青年議會製”。《俄羅斯青年議會製發展的建議書》寫道:“青年議會製是代表作為社會特殊群體的青年人合法權利和利益的製度,依托於國家政權機構,按照一定的程序建立和運行。”至今,俄羅斯85個聯邦主體中已有76個都設有青年議會,在聯邦級別上形成了支持和發展青年議會的機構。2005年初成立了“俄羅斯青年議會發展中心”。雖然青年議會不是實權機構,但是它為年輕人提供了政治參與的體驗,有目的地培養著接班人。

普京政府還製定政策恢複政治思想教育,重塑俄羅斯青年的政治品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青年人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教育被部分青年人拋棄,他們政治上幼稚,盲目追求個性自由,缺乏政治修養,精神空虛,輕視前輩和傳統,酗酒、犯罪,甚至服用麻醉劑,炫耀物質享受,貪圖安逸。麵對這種狀況,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羅斯》中充分闡述了俄羅斯思想的精神內涵:愛國主義、強國意識、國家觀念、社會團結。為推行愛國主義,俄羅斯於2001年和2005年相繼出台了兩個《俄聯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強調俄羅斯傳統思想中的大國意識,喚起俄羅斯人心中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加強民族團結,不斷提高青少年的政治覺悟。同時,采取一係列措施,如恢複紅場閱兵,隆重紀念反法西斯戰爭暨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恢複蘇聯時期的標誌和特征,對在普通崗位上表現特別突出的勞動者授予國家榮譽稱號等,這一切為愛國主義思想內涵夯實了現實基礎,也為青年政治參與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2005年和2006年,為防範“顏色革命”,普京敦促政府製定政策恢複政治思想教育,在其行政權力的影響下國內建立了一些諸如“我們的”、“並肩前進”、“青年近衛軍”等青年政治組織,普京曾親自接見這些團體的代表,並與他們座談,或由專人定期與這些組織的領導人會麵,指導他們的行動。這些青年社會政治組織政治參與主動意識在逐步提高,並表現出較高的政治積極性。

為了刺激青年人參與政治生活,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政策。例如,莫斯科市政府推行了“公民接班人”計劃,參加者是來自莫斯科各大學的在校生。每年的8月1日、8日和15日這三天,莫斯科市副市長及各部門的主席都去休假,由國內政治係選拔出來的大學生管理市政府。他們甚至會參加大型的國際會議和國家一級的活動。

國家領導人也極其重視青年的政治參與問題。2004年,普京總統在致聯邦會議的國情谘文中表示,2000年~2004年俄國內發生的迅速變化是與青年人擔當的社會責任分不開的。當時的俄聯邦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波依措夫在青年議會第四次大會上說:“國家麵臨著一項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培養年輕的領袖,吸引年輕人參與國家管理。俄羅斯需要具有戰略思想、工作效率高的青年政治家。”2008年5月,俄羅斯聯邦青年事務局成立。2009年被總統宣布為“青年年”。

青年人政治熱情不斷高漲,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2005年俄羅斯全國人口普查表明,15歲~29歲的青年人口為3540萬,占全國人口的24.7%。

俄羅斯青年政治組織發展迅速,從90年代初成員不定的零星組織發展到2006年~2007年的30多個。但是政治組織參加人員的數量增長較慢,到目前為止,全國30歲以下的青年人隻有4%加入青年政治組織,5%考慮近期加入,而47%不想參加任何組織,23%認為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