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拉抬蔣家後人,企圖化解外省人對該黨的恐懼心理。最近,部分青壯派“立委”一改民進黨過去“逢蔣(包括蔣氏父子及其家人)必反”的做法,甚至公開要求黨中央邀請蔣家第四代、橙果設計董事長蔣友柏擔任年底五都選戰的文宣顧問,以跟國民黨秘書長“金小刀”(金溥聰)一決高下。雖然民進黨中央並未正式邀請蔣友柏,但通過炒作此消息,在島內引起廣泛議論,更有人指出,青壯派的這一提議,淡化了外省人對民進黨的戒備心。
通過取下陳水扁照片的細微手法,繼續做出與扁“柔性切割”的姿態。就在島內忙著除舊布新,準備迎接新年的時候,民進黨中央也“改頭換麵”,將貼在牆上已有一年多,由陳水扁、蔡英文、謝長廷、蘇貞昌手牽手的“大團結”圖片取下,換上藍天綠地、樹木成蔭的看板。盡管民進黨強調“並無其他意涵”,但島內輿論還是認為民進黨在繼續與扁“柔性切割”。
“不變”的深層本質
民進黨雖然已經或正在發生變化,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變化基本仍停留在淺層次的表象,而並未涉及深層次的本質性的調整。
幹擾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本性沒有變。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刻意突出“反馬”、淡化“反中”,其實隻是其戰術手法的改變,而非其“台獨”基本立場的調整。並且,無論如何變,其行為的最終結果仍將起到幹擾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消極作用。同時,民進黨一些重視兩岸關係的表態,主要是迫於島內主流民意的客觀壓力,是基於民進黨要想在接連而至的選舉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爭取更多中間選民的考慮,並非其主觀理念的變化。
派係鬥爭的惡質不會輕易消除。雖然黨內“天王天後”、派係要角目前似乎都已臣服於蔡英文,黨內也呈現出空前團結,但這都隻是一些表象。有輿論指出,蘇貞昌挺蔡的主要原因是,他企圖與蔡聯手主導民進黨,甚至結盟參與2012年“大選”。謝長廷挺蔡的主要原因是避免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並為自己的子弟兵爭取有利的政治前途。一旦情況發生變化,蘇謝是否真正服從蔡的領導尚在未定之天。呂秀蓮雖一再表態支持黨中央,其實也是迫於來自黨內基層的壓力。事實上,呂日前專訪馬英九,其主要動機也是為了拉抬自己,並與蔡英文爭名奪利。因此,民進黨目前的團結其實隻是暫時的,在派係已成為民進黨黨內文化的情況下,一有風吹草動,黨內的派係惡鬥仍會沉渣泛起。
對於貪腐問題的鴕鳥心態沒有變。民進黨之所以在執政未滿八年之際便被民眾唾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貪腐。盡管陳水扁早已被收押進台北看守所,但到目前為止,島內民眾仍在等待民進黨對此案有一個真誠的道歉和合理的解釋。此次民進黨中央的一些小動作,雖有與扁“切割”的意味,但與民眾的期望相差太遠。民進黨仍不敢坦然麵對過去由貪腐所形成的不光彩的一頁。
一切為了選票的功利性嘴臉絲毫沒有改變。民進黨的變化手法還有很多,在此也不可一一列舉,但可以肯定,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選票,其直接考量是為年底五都和2012年“總統”選舉布局。哪種方式可爭取到更多選票,哪種方式便可能被民進黨所采取。因此,目前的這種調整,可能會加速民進黨向中間理性調整,但“急獨”勢力在島內仍有相當實力,這使民進黨仍會維持幹擾破壞兩岸關係的一貫做法。這也就使民進黨在一些重大議題,特別是兩岸政策上出現不少自相矛盾,甚至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