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番話後,比西奇內心深處升起了希望。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卡耐基先生的讚話終於學完了全部教程,畢業時成績雖不很優異,但也足以讓人刮目相看了。
比西奇畢業後,回到家鄉,開了一家小小的肉聯廠。開廠之初,進展並不順利,卡耐基繼續寫信鼓勵和誇獎他:
“我覺得你辦肉聯廠的念頭相當不錯,這是個很有前途的機會,你一定會因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巨大成功的。”
比西奇收到這些信後,非常的感動,他同時也將這誇獎的藝術用於自己的雇員,沒想到收效很大。在經濟大蕭條時代,整個美國都麵臨著挨餓的危機,人們四處求職謀生,爭取僅有的麵包和土豆。
比西奇開的肉聯廠雖然也受到了經濟危機的衝擊,生意遭挫,但在那個年代裏既能保持住肉聯廠的生意,又可讓雇員們拿到足夠的工資,這不能不算是件奇跡。
比西奇後來回憶說,肉聯廠之所以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存在,一是和自己及雇員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有關,二是他運用了卡耐基的誇獎技巧,使自己和工人們連成一條心,廠子因而得以生存。
別吝惜你的同情
你想不想擁有一個神奇的短句,它可以免去爭執,除去不良的感覺,創造良好意誌,並能使他人注意傾聽?
這句話就是:“我一點不怪你有這種感覺。如果我是你,我的想法也會跟你的一樣。”像這樣的一段話,會使脾氣最壞的老頑固軟化下來,而且你說這話時,應該有百分之百的誠意,因為如果你真的是那個人,這樣,你的感覺就會完全和他一樣。
以亞爾·卡朋為例。假設你擁有亞爾·卡朋的軀體、性情和思想,假設你擁有他的那些環境和經驗,你就會同他完全一樣,也會得到他那種下場。因為,就是這些事情——也隻有這些事情——使他變成了那種麵目。
你目前的一切,原因並不全在你。記住,那個令你覺得厭煩、心地狹窄、不可理喻的人,他那副樣子,原因並不在於你。為那個可憐的家夥難過吧。可憐他,同情他。
你自己不妨默讀約翰·戈福看見一個喝醉的乞丐蹣跚地走在街道上時所說的這句說:“若非上帝的恩典,我自己也會是那樣。”
一個入主白宮的人,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棘手的做人處世問題。塔夫脫總統自然也不例外,而他從經驗中學到,“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巨大的化學價值。塔夫脫在他的《服務的道德》一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詳細說明他如何平息一位既失望又具有野心的母親的怒氣。
“一位住在華盛頓的夫人,”塔夫脫寫著,“她的丈夫具有一些政治影響力,她跑來見我,纏了我6個多禮拜,要求我任命他兒子出任某項職位。
“她得到許多參議員及眾議員的協助,並請他們一起來見我,重申對她的保證。
“這項職位需要具備某些技術條件,於是我根據該局局長的推薦,任命了另外的一個人。然後,我接到那位母親所寫來的一封信,批評我是世界上最差勁的人,因為我的拒絕使她成為一個很不愉快的婦人。她更進一步抱怨說,她已跟她的州代表商討過了,將投票反對一項我特別感興趣的行政法案,她說這正是我該得到的報應。
“當你接到這樣的一封信時,你馬上會想,怎能跟一個行為不當或甚至有點無禮的人認真起來,然後,你也許會寫封回信。而如果你夠聰明的話,就會把這封回信放回抽屜,然後把抽屜鎖上,先等上兩天——像這類的書信,通常要遲兩天才回信——經過這段時間,你再把它拿出來,就不會想把它寄出去了。
“我采取的正是這種方式。於是,我坐下來,寫一封信給她,語氣盡可能有禮貌。我告訴她,在這種情況下,我很明白作為母親的一定十分失望,但是,事實上,任命一個人並不是憑我個人的喜好來決定,我必須選擇一個有技術資格的人,因此,我必須接受局長的推薦。我並表示,希望她的兒子在目前的職位上能完成她對他的期望。這終於使她的怒氣化解。她寫了一條便條給我,對於她前次所寫的那封信表示抱歉。
“但是,我送出去的那項任命案,並未立刻獲得通過,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接到一封聲稱是她丈夫的來信,但是,據我看起來,筆跡和上次那位夫人的來信完全一樣。信上說,由於她在這件事情上過度失望,導致神經衰弱,病倒在床上,已演變成最嚴重的胃癌。難道我就不能把以前那個名字撤銷,改由她兒子代替,而使她開朗?我不得不再寫一封信,這次是寫給她的丈夫。
“我說,我希望那項診斷是不正確的,我很同情。他的妻子如此病重他一定十分難過,但要把送出去的名字撤銷是不可能的。我所任命的那個人最後終於獲得通過,在我接到那封信的兩天之後,我在白宮舉行一次音樂會。
“最先向我的夫人和我致意的,就是這對夫婦,雖然這位做妻子的最近差點‘死去’。”
與人相處能不能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別人的觀點。每天你所遇見的人中,有四分之三都渴望得到同情。如果你希望人們接受你的思想方式,就應該“對他人的想法和願望表示同情”。給他們同情吧,他們將會愛你。
微笑的魅力
真誠的微笑不但可以使人們和睦相處,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成功。旅館大王康拉德·希爾頓就是善於利用微笑而獲得成功的典型。希爾頓獨霸“皇後”“皇帝”兩座大飯店,當之無愧地享用了美國“旅館大王”的稱號。
美國“旅館大王”希爾頓於1919年把父親留給他的12000美元連同自己掙來的幾千美元投資出去,開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經營旅館生涯。當他的資產從1500美元奇跡般地增值到幾千萬美元的時候,他欣喜而自豪地把這一成就告訴母親。想不到,母親卻淡然地說:“依我看,你跟以前根本沒有什麼兩樣,事實上你必須把握比5100萬美元更值錢的東西,除了對顧客誠實之外,還要想辦法使來希爾頓旅館的人住過了還想再來住,你要想出這樣一種簡單、容易、不花本錢而行之久遠的辦法去吸引顧客。這樣你的旅館才有前途。”
母親的忠告使希爾頓陷入迷惘:究竟什麼辦法才具備母親指出的“簡單、容易、不花本錢而行之久遠”這四大條件呢?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於是他逛商店、串旅店,以自己作為一個顧客的親身感受,得出了準確的答案:“微笑服務”。隻有它才實實在在地同時具備母親提出的四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