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港口運輸生產2012年回顧與2013年展望(1 / 2)

我國港口運輸生產2012年回顧與2013年展望

市場分析

作者:陳戈

全球經濟在低迷起伏中送走了2012年,迎來2013年,中國經濟也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經受了考驗。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影響,2012年第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至8.1%,第二季度為7.6%,這也是3年來季度增速首次跌破“8”。隨著國家“穩增長”措施效果逐漸顯示,第三季度經濟降幅收窄,一些活躍經濟的積極因素開始出現,第四季度經濟增速止跌回升值得期待。

受宏觀經濟調控影響,2012年,我國港口運輸生產經曆了增速下滑、企穩、回升三個階段,總體發展仍較平穩,主要運輸指標運行正常,其主要特點如下。

1 經濟增速放緩,吞吐量力爭保“7”

2012年,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外貿需求不足的同時,我國港口還承受來自國內經濟轉型的壓力,特別是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礦建材料等資源消耗較大的行業增速明顯放緩,有些甚至是負增長,導致對煤炭、鐵礦、原油等大宗貨物需求下降。再加上外貿形勢較為嚴峻,集裝箱運輸增長回落,港口貨物吞吐量較2011年大幅下滑。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份,規模以上港口(以下簡稱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9.1億t,同比增長6.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0.8億t,同比增長7.6%;內河港口完成28.3億t,同比增長5.4%。預計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約為7%,較2011年13%的增速大幅回落5個百分點,低於國家經濟增速“8”的增長目標。從全年看,上半年貨物吞吐量增長勢頭略好於下半年。盡管自2011年末以來增速大幅下滑,但2012年上半年增速仍達到7.2%,較1―11月的增速6.9%高出0.3個百分點。第三季度,受國民經濟GDP下探至3年來低點7.7%的影響,港口貨物吞吐量增幅下降較快,7月份和8月份增速分別為3.4%和2%,創下自2009年3月以來最低月增幅,拉低了整個下半年的增長速度。但由於下半年國家及時出台一些“穩增長”政策措施,新上一批大型基建項目來拉動經濟增長,自9月起,港口貨物吞吐量恢複性回升,在10和11兩個月份連創曆史新高,扭轉了增速下滑勢頭,這是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的積極信號。受2011年基數較高影響,2012年下半年港口吞吐量增速仍不及上半年。從貨種對貨物吞吐量的影響看,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8.3%,金屬礦石吞吐量同比增長7.3%,上述兩貨種增速均高於總體平均增速,為2012年的港口運輸業平穩增長作出了貢獻;而石油天然氣及其製品的吞吐量同比下降1.6%,煤炭及其製品的吞吐量同比增長2.2%,上述兩大貨種吞吐量增速較2011年大幅下滑,並遠低於平均增速,嚴重拖累了港口貨物吞吐量整體增長水平。從區域看,沿海和內河貨物吞吐量增速雙雙下滑,其中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較2011年回落5.4個百分點,而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較2011年回落7.4個百分點,回落速度更快。

2012年,貨物吞吐量增速超過10%的沿海港口有大連、營口、黃驊、唐山、煙台、日照、連雲港、福州、泉州、北部灣等港;內河港口有鎮江、蘇州、湖州等港。2012年增長較快的港口仍然集中在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相對較少。由於發展勢頭良好,福州、泉州等港口加入2012年億噸大港行列已成定局。

2013年,國家將繼續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針對性,對經濟生活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時進行微調、預調,但“穩增長、調結構”的總基調沒有變化。如國際大環境沒有太大變化,2013年我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眾多機構預計經濟增速為“8”。隻要國民經濟穩定發展,港口貨物吞吐量就會同步增長,但增速有可能繼續放緩。

2 外貿貨物吞吐量前高後低,內貿貨物吞吐量 前低後高

2.1 外 貿

盡管經濟下滑,國內對煤炭、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需求減弱,但由於價格優勢及對外依賴程度較高等諸多因素影響,上述貨物的外貿貨物進口量卻繼續維持高位,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拉動外貿貨物吞吐量整體較快增長。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1―11月份,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為27.7億t,同比增長9.4%,增速高出內貿3.6個百分點,是2012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的主要動力,但增速較2012年上半年的13.6%明顯下滑,同時也低於2011年同期11.6%的水平。從全年看,受美國QE3影響,國際原油、鐵礦石、煤炭價格均跌至近兩年來低點,同時,低廉的海運價格為國內進口創造了天賜良機,上半年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高達13.6%;但隨著需求減弱及庫存高企,7月及以後的4個月,增速分別下降至4.2%、2.5%、7.7%、2.3%和4.4%,下降速度之快超出預期,拉低了全年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從進口貨種看,煤炭進口增速名列第一,其次是金屬礦石和原油。我國海關數據顯示:1―11月,進口煤炭2.5億t,同比增長29.7%;進口鐵礦石6.7億t,同比增長8.2%;進口原油2.3億t,同比增長6.7%。三大進口貨種除煤炭超高速增長外,其餘貨種增速均比較平穩。促成2012年煤炭進口量繼續高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進口煤炭價格優勢明顯以及電廠壓價國內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