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代航運服務業分類比較及對上海的啟示(2 / 2)

(1)船舶運輸、港口服務。由表1可見,若按照附加值和影響力、構成要素、要素密集度等3種分類標準,則船舶運輸、港口服務同屬於中端服務業、核心層(航運主業)、資本密集型;但按照服務流程分類標準,兩者分別屬於產業鏈中遊和產業鏈下遊;而按照服務功能分類標準,兩者分別屬於航運生產服務業和港口生產服務業;若按照服務對象分類標準,兩者又分別屬於船舶服務和船舶、貨物綜合服務。

(2)船舶供應。由表1可見,按照服務流程、附加值和影響力、服務功能、服務對象、構成要素和要素密集度等6種分類標準,船舶供應分別屬於產業鏈下遊、中端服務業、航運生產服務業、船舶服務、輔助層(航運配套業)、資本密集型。

(3)航運經紀、船舶檢驗、船舶管理、修造服務。由表1可見,按照6種分類標準分別屬於產業鏈下遊、中端服務業、航運生產服務業、船舶服務、輔助層(航運配套業)、知識密集型。

(4)船員勞務、代理服務、貨運服務。由表1可見,按照服務流程、附加值和影響力、構成要素、要素密集度等4種分類標準,則船員勞務、代理服務、貨運服務同屬於產業鏈下遊、低端服務業、輔助層(航運配套業)、勞動密集型;但按服務功能分類標準,則船員勞務和代理服務屬於航運生產服務業,貨運服務屬於港口生產服務業;若按照服務對象分類標準,船員勞務、代理服務、貨運服務分別屬於船舶服務、船舶和貨物服務、貨物服務。

(5)航運融資、航運保險、航運信息、海事法律與仲裁、航運教育與培訓和航運監管。由表1可見,按照6種分類標準分別屬於產業鏈上遊、高端服務業、航運衍生服務業、港航企業服務、支持層(航運延伸業)、知識密集型。其中,按照前5種分類標準,航運融資、航運保險、航運信息、海事法律與仲裁、航運教育與培訓以及航運監管都被劃分為獨立的一類;而在要素密集度分類標準中,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航運服務業不僅包括航運融資、航運保險、航運信息、海事法律與仲裁、航運教育與培訓和航運監管,還包括航運經紀、船舶檢驗、船舶管理和修造服務。

4 對上海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建議

雖然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已經具備相對完整的現代航運服務產業鏈,但還隻是初步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現代航運服務體係,尚不完全具備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航運服務軟實力。因此,通過對比分析現代航運服務業的分類標準和對應關係,建議應從多角度綜合考慮上海現代航運服務業的發展策略。一是根據附加值和影響力分類標準,從低端、中端和高端角度對國際航運中心進行現代航運服務業吸引力評估,結合產業輻射性、市場潛力、直接貢獻、間接貢獻和引致貢獻等因素來評估細分的現代航運服務產業;二是根據要素密集度分類標準,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角度對國際航運中心進行現代航運服務業可行性評估,結合資源條件、發展環境、競爭優勢、功能定位、政策限製等因素,分析發展現代航運服務產業的基礎和條件;三是對吸引力和可行性進行匹配性分析,為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選擇適合發展的現代航運服務產業體係及其發展策略。

采用專家評價法,選擇航運專家、航運企業、航運主管部門、航運專業人士等作為評價人,根據表2的現代航運服務業評價標準,為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中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進行吸引力和可行性的匹配性分析。

由於現代航運服務業的發展一般遵循從依靠自然條件萌芽起步到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再到市場主導規範促進的發展曆程,因此,通過結合附加值影響力和要素密集度兩類分類標準,不僅考慮了現代航運服務業從低端到中端和高端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向,還體現了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的現實基礎和比較優勢。首先,對貨運服務、代理服務和船員勞務等低端和勞動密集型航運服務業實施規範管理的穩定策略,提高進入門檻並加強行業監督,通過行業合作聯營以緩解過度競爭;其次,對船舶運輸、港口服務和船舶供應等中端和資本密集型航運服務業實施協調發展的融合策略,綜合考慮航運與城市經濟、貿易、金融的協調發展,通過增加產業聯係以實現融合創新發展;再次,對航運經紀、船舶檢驗、船舶管理、修造服務等中端和知識密集型航運服務業實施推動促進的完善策略,支持航運經紀公司發展,吸引船舶管理公司落戶,通過改善服務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最後,對航運融資、航運保險、航運信息、海事法律與仲裁、航運教育與培訓、航運監管等高端和知識密集型航運服務業實施積極集聚的提升策略,通過增強航運實體服務功能以發揮國際航運中心的輻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