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芒稻船閘急待擴容改造(2 / 2)

2.3 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京杭運河江蘇段上遊分布著包括山西、陝西、安徽、山東、河南以及江蘇徐州等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下遊則為我國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上海、浙江及江蘇蘇南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外向型經濟最活躍、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由於能源和原材料缺乏,工業生產以加工業為主,經濟發展呈現原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特點。2011年,僅江蘇省消耗煤炭就達2.5億t,而江蘇煤炭產量僅0.3億t,缺口很大,需從內地調運;而山西、陝西、安徽、河南以及山東的濟寧、棗莊和江蘇徐州等地區煤炭儲量豐富且煤質好,煤炭工業是上述地區的支柱產業,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對其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京杭運河憑借其廉價的水運優勢,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與內地之間的煤炭水運通道,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芒稻河航道作為京杭運河入江的分流航道,為溝通蘇南、蘇北地區貨物交流提供了另一條運輸通道,與京杭運河揚州段形成“一主一輔”的航運布局。芒稻河航道與京杭運河共同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運輸需求,成為保障地區之間、生產與消費之間經濟聯係的紐帶和橋梁。

2.4 完善江蘇省幹線航道網建設的需要

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規劃已經由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批複實施。江蘇省幹線航道網由“兩縱四橫”共 km航道組成,其中芒稻河航道規劃等級為Ⅲ級,設計通航 t級船舶。目前,芒稻河航道技術狀況已基本達到Ⅲ級航道標準,但芒稻船閘規模較低,為Ⅴ級標準。根據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規劃,2015年前基本形成以京杭運河和蘇南幹線航道網為主體的航道體係,而芒稻船閘擴容工程的建設可全麵提高芒稻河航道通過能力。

2.5 保障入江口門通暢的需要

隨著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長江中上遊與長江下遊地區貨物交流繁忙,尤其是江蘇蘇南與蘇北地區的貨物交換更是江蘇省國民經濟發展的保障。目前,長江入江口門非常有限,特別是蘇北入江口門數量偏少,除施橋、口岸、南通九圩港及焦港等船閘能有效通航外,其餘大多數為水利節製閘,船舶利用通航孔在平潮時段通航,受到較大限製。而對芒稻船閘進行擴建可以緩解入江口門的擁擠狀況,保障入江口門的通暢。

2.6 適應船舶標準化、大型化發展趨勢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區域運輸網逐步完善。船舶平均噸位的提高具有降低船舶運輸成本、減少船舶擁擠、縮短行駛時間等優點,因而大型化、標準化是船舶發展的趨勢。蘇北地區航行的船舶平均噸位增長較快,尤其是大噸位船舶所占比例增長較快。芒稻河航道中航行的500 t級以上船舶所占比例增長較快,而300 t級以下船舶的艘數和噸位比例呈下降趨勢。芒稻船閘擴容建設不僅可以減少船舶待閘時間,提高船舶通過能力,而且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的需要,減少航運成本,提高航運效益。

2.7 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內河航運具有占地少、汙染小、能耗低、運量大、運距遠、成本低的特點,有利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芒稻船閘擴容建設有利於對大宗低值、運距較長的貨物通過水運節約成本,發揮長遠效益,符合可持續發展基本要求。

3 結 語

綜上所述,現有芒稻船閘無論從通過能力還是船舶安全使用上均不能滿足航運發展需求。為加快全省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完善江蘇省幹線航道網,提高水路運輸能力,進一步發揮芒稻河航道的優勢,挖掘其潛能,緩解京杭運河揚州段運輸壓力,盡快對芒稻船閘進行擴容建設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