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原則的重要性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開放係統,其中的任何一個分子的發展都離不開身外整體環境。中國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世界,我們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同時,不應忘記堅持和處理好對外開放原則和自身發展的關係。開放則發展,封閉則衰退,中國近現代曆史上的教訓和改革開放後取得成就的事實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堅持對外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正確理解對外開放的基本原則,有利於更好地堅持對外開放,更好地協調好多方麵的關係,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堅持對外開放:①必須大膽地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取長補短,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過去,我們對於資本主義的東西深惡痛絕,全盤否定,關起門來閉門造本,結果,缺少信息,缺少技術,缺少有益的支援,導致經濟發展極其緩慢。尤其在經濟建設上,我們不能一概拒絕利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經驗,而應根據條件采取各種形式積極地搞好經濟合作工作。②並不是一切依靠拿來主義,坐享其成,守株待兔,不要因為經濟上的效益而放鬆對自身的要求,必須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礎,社會主義建設必須獨立自主地進行,堅持維護我國的主權,決不能拿主權做交易。在原則問題上一定要認清中國同部分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區別,不可崇洋媚外,全盤西化,對於價值取向、經濟觀念、社會效益諸方麵必須明確認識,要堅持好社會主義的正確發展方向,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嚴。
在經濟上,要根據本國現實國情,充分利用好本國有利的資源,發展自己的民族經濟,特別是民族工業,國家也必須采取措施保護民族經濟的發展,在引進外來先進技術經驗的同時,隻有通過本國人民的艱苦奮鬥,才能真正轉化為民族經濟力量的一部分;隻有通過自身主觀努力,才能進一步挺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大力發展科技文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社會全麵發展。
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改革開放就意味著進一步使我國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主動參加國際競爭,在內外因共同作用上,更好地調動企業,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搞好經濟。
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期的基本國策,十幾年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已證明了這是一條成功的道路。今後,在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製度的基礎上,堅持對外開放原則,擴大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怎樣看待我國的國體
所謂國體,“就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或者說國家政權的階級內容。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些)階級手裏,哪個(些)階級處在被統治和被壓迫的地位。國體決定國家的性質。國體問題就是國家政權的階級本質問題,這是國家的根本問題。我國的國體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這是因為我國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製基礎上的由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掌握政權的國家,是完全新型的國家。從國體上講,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1.我國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力量。無產階級在社會主義國家裏的領導地位是由無產階級專政的曆史任務和無產階級的社會地位及其階級特性所決定的。我國建立了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製,無產階級由原來的被壓迫地位而變為國家主人的地位。無產階級是最先進的階級:它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最先進生產關係的代表;是最革命的階級;也是最強大的階級。無產階級比其它任何階級更具有組織性、紀律性和團結精神。無產階級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其最終奮鬥目標。無產階級在國家中占領導地位,也就意味著無產階級的意誌通過憲法和其它法律上升為國家意誌。國家執行無產階級的政策,按照無產階級的意誌去改造和建設整個社會。無產階級對國家政權的領導是通過自己的政黨共產黨的領導來實現的。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先鋒隊和最高組織形式。它既是無產階級利益的代表者,又是無產階級思想的集中體現者。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這種領導地位對於國家的性質具有決定的意義。
2.社會主義國家以無產階級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牢固聯盟為階級基礎。社會主義國家隻能由無產階級一個階級獨掌國家領導權,但它又是無產階級與其他廣大勞動人民結成聯盟的政權。毛澤東同誌根據我國的國情,明確地指出了工農聯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他說:“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而主要是工人和農民的聯盟。因為這兩個階段占全國人口的8096~90%,推翻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主要是依靠這兩個階級的力量,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主要依靠這兩個階級的聯盟。”
3.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是廣大勞動者對剝削者,大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同時是供絕大多數人享有的最高類型的民主;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享受民主的人民的範圍日益擴大,專政對象的範圍相對縮小。
總之,無產階級不僅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而且使廣大被壓迫群眾都居於國家主人翁的地位,同時還以偉大的胸懷對原來剝削階級的成員實行改造。從而使專政的對象日益縮小,使國家的主體人民的範圍日益擴大。這樣的國體,是自有國家以來曆史上從未有過的。
怎樣理解我國的政體
政體是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成,即“一定的社會階級采取何種形式去組織、保護自己的政權機關”。政體集中表現為政權的組織機構和職權分工。機構的設置不同,產生方式和組織方式不同,相互關係不同,就成不同的國家政體。
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是我國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按照這一製度,我國人民根據民主集中製的原則,由選民或選舉單位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人民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即國家權力機關。在人民代表大會基礎上建立全部國家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實現自己權力的活動方式主要是舉行會議,討論和決定國家大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如有必要,還可以召開臨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每屆任期5年。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關係和人民政權的階級結構的必然選擇。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1.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體現了我國政權的階級本質,有利於發揮最廣泛的人民民主。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在我國,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我國國家製度的核心內容和根本準則。我國的憲法和選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是由人民以直接或間接相結合的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因此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代表性。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能夠把人民內部不同階級、階層和其他愛國者的共同利益集中起來,保證我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2.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實行議行合一,有利於充分提高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立法權、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都屬於國家權力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而政府、法院、檢察院都由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委會產生並對它負責,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其組成人員可由它罷免。國家權力機構的這種合理分工,既可以避免權力過分集中,又可以使各個權力機關的工作職責分明,在統一領導下,分工負責,提高工作效率。
3.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充分體現了民主集中製原則,既有利於保證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又有利於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人大及其常委會是集體行使職權,集體做決定。有關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法律製度,由國家權力機關即全國入大和地方各級人大充分討論、民主決定,比較可靠和正確,它可以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見;在具體的貫徹執行上,則實行嚴格的責任製。這種責任製,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保證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是不可缺少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是在廣泛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又是在憲法和法律指導下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