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賭博和吸毒現象日益蔓延
賭博現象在資本主義國家已蔚然成風,而且許多青少年甚至學生公開賭博。在美國,拉斯韋加斯城是聞名世界的賭城,每年有近20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賭客會聚於此。在美國的紐約、芝加哥及其它一些城市,竟然公開辦起了賭博學校來培養賭博業的專職人員,甚至用報紙電視等公開刊登招生廣告。
吸毒現象在資本主義國家也極為普遍。美國前總統布什說,吸毒問題是美國社會麵臨的頭號難題。美國紐約的華爾街就是毒品的交易中心,1977年和1978年美國吸毒的人數達1億多人,占全國人口的45%,1978年在18歲~25歲的青年人中有20%的人吸食過可卡因。目前賭博和吸毒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日益蓃延,這既是人們精神頹廢的表現,又是拜金主義盛行的必然產物。
3.犯罪現象十分嚴重
據1981年10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宣布的數字,美國1980年平均每兩分鍾就發生一起重大犯罪活動。其中,謀殺案每23分鍾一起,強奸案每6分鍾一起,搶劫案每58秒鍾一起,溜門撬鎖行竊案每8秒鍾一起,其他偷竊案每秒鍾一起。此外,自殺事件近年來也不斷增多。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盡管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有很大發展,法律製度也比較健全,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製度本身所造成的社會危機卻日益加劇,資本主義的價值觀是以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為核心的,這既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一種原動力,也是滋生各種社會危機的溫床。
怎樣理解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製度的掘墓人
分析:在資本主義社會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兩個根本對立的階級,它們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主要矛盾,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這就決定了工人階級必然要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特性。其次,無產階級是最先進、最有前途、革命最堅決、最徹底的階級。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引下,無產階級必將親手埋葬資本主義製度,充當資本主義製度的掘墓人。
1.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階級結構的變化及其階級鬥爭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及新興起的新科技革命,引起了資本主義社會產業結構、生產組織、工作方式、管理製度的一係列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工人階級力量、結構和素質的變化,其主要表現有:①勞動形式發生了變化,手工勞動基本為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所代替,工業部門的體力勞動大為減輕。②工人階級的階級結構中以管理、設計等技術勞動者(白領工人)和以服務業為主的灰領工人比重增加,體力勞動者(藍領工人)明顯減少,③社會福利保障有所加強,工人的工資收入上升,甚至有的工人擁有少量股票,工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這些新的變化並沒有使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鬥爭消失,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有了新的發展。這是因為:
工人階級勞動條件、生活水平的提高,並沒有改變自己受剝削被奴役的地位。事實上,在工人工資增長的同時,資本利潤的增長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更快。美國1977年比1950年工資與利潤的增長相比為16倍比14倍。需要指出的是,工人工資的提高,生活的改善,隻是相對於自己原來貧苦的生活而言的,並不能證明它從此不再受剝削和受壓迫了。相反,它對資本家生產的差距反而更加擴大了。對此馬克思早就尖銳地指出過:“……所以,工人可以得到的享受縱然增長了,但是,比起資本家的那些為工人所得不到的社會滿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7~368頁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的實際生活狀況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相對貧困化程度越來越大,無產階級貧困化是資本主義製度的產物,隻要資本主義製度存在,無產階級貧困化趨勢也就必然存在,無產階級革命性質也必然存在。因而,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鬥爭也是不可避免的。
2.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他們之間的鬥爭也從未間斷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工人階級的實際所處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決定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同資產階級的利益處於尖銳的對立之中,他們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更為重要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這就決定了工人階級仍然是有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特性。事實上,工人階級的反抗一直未斷過,罷工鬥爭此起彼伏,1960~1970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參加罷工人數達3.6億人,1968年法國工人刮起了“五月風暴”。這些鬥爭充分顯示了工人階級堅強力量和革命精神。
3.無產階級的偉大曆史任務一一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隻有無產階級才能充當資本主義的掘墓人,隻有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正確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夠把一切被壓迫被剝削的勞動人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領導他們去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消滅資本主義製度,在全世界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是因為,無產階級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無產階級是最先進、最有前途的階級。無產階級與最先進的機器大工業相聯係,是新生產力的代表者。②無產階級是最有組織性和紀律性的階級。無產階級在機器大生產中,受到分工合作的鍛煉,最容易團結起來,組織起來。③無產階級是最有遠見,大公無私,革命最徹底的階級。無產階級在推翻資本主義製度的鬥爭中,失去的隻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綜上所述,無產階級必將推翻資本主義製度,是資本主義製度的掘墓人。
怎樣認識社會主義製度取代資本主義製度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分析:理解此題必須把國家曆史類型的更替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這一客觀規律,認識到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其次,再從帝國主義存在的三大矛盾分析,看出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走向,最終必將被社會主義代替的這一必然趨勢。
1.國家曆史類型更替的規律
一種曆史類型國家為什麼會被另一種曆史類型的國家所代替呢?其中的規律是什麼呢?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曆史類型的更替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合乎規律的發展過程。當然這種更替不是自發地實現的,而是通過社會革命來實現的,這一客觀規律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國家製度必然為更新類型的國家製度―社會主義國家製度所代替。
2.資本主義世界(社會)存在三大社會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必然是使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
導致資本主義必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根本原因最資本主義基本矛貭。實踐表明,新科學技術革命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都沒有解決這個基本矛盾。而且由於科技革命推動生產力發展,使生產的高度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製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使貧富之間的鴻溝更加擴大,同時也加深資本主義世界的其它矛盾,使這些矛盾具有新的表現形式和新的發展。
首先,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更加深化。資本主義生產使生產社會化,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社會化也日益加強,然而生產資料和資本仍是資本家私人占有。這樣,占有形式(私有製)和生產形式(社會化)之間處於互不調和的矛盾之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這個基本矛盾一直是無法克服的桎梏。而且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化加速向更高階段發展,這也使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破壞程度加大,阻礙著經濟的增長。
其次,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依然存在,且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貧富差距的擴大,財富分配的不公正,失業率的增長和經濟停滯時的打擊,是引起工人群眾不滿情緒的重要因素。無產階級仍然是勞動力的出賣者,雖然勞動力價值所包含的物質內容改變並擴大了,但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力價值有不斷下降的趨勢,相對而言,剩餘價值則增加了。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美國工業資本家對工人的剩餘價值剝削率提高了40%,工人工資的增長遠遠低於資本家的利潤的增長。國家采用擴張性財政金融政策調節經濟的結果,造成巨額的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工人實際工資下降,再加上社會福利的削減,貧富兩極的差距擴大。西方發達國家完全失業的人數從60年代的650萬人上升到80年代的2648萬人,歐共體12國的平均失業率在1992年仍達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