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中學生學習社會發展簡史這門課程
社會發展簡史是一門講述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一般過程,使我們初步認支配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正確掌握關於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的課程。中學生在保證掌握這門課程的基本內容的同時,更主要地是掌握學習這門課程的方法,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初步接觸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知識,懂得生產力是貫穿人類曆史長河的一條主動脈。
1.宏觀把握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人類社會是按照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變化的,其基本順序是原始社會一一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具體國家因某種特殊的原因或條件有可能實現曆史階段的跨越。
2.微觀掌握具體知識。發生在不同社會製度下的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在同一製度下的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農業、工業、國防、科技、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具體曆史知識必須了解。掌握這些是學習這門課程的最基礎的方麵,也是中學生參加考試的必要準備。
3.逐漸明晰縱貫曆史的社會基本結構即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三大要素。生產力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產關係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結成的不同關係;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機構。從曆史事實中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這三者的論述,更深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4.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是學習社會發展簡史的根本方法。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大家看清社會曆史發展的方向和前途,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遠大理想。正確認識和對待社會曆史進程中的曲折,社會現實,展望未來,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堅定自己為實現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的信念,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新型公民。
怎樣理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這是關於人類起源的科學的推測。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的內涵是指勞動導致了古猿器官向人的器官的轉化。因而明確勞動的概念、人同動物的區別以及各種器官在勞動條件下的產生也就理解了這個命題。
勞動是人類有目的、有意識的生產活動。1876年,恩格斯寫了《斧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第一次科學地闡述了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但是早期的類人猿的勞動是更低層次的近乎本能的勞動。馬克思曾經指出:“什麼是有益的勞動呢?隻不過是能產生預其效果的勞動,一個蒙昧的人用石頭擊斃野獸,采集果實等等。就是進行有益的勞動。”
在早期的人類社會時期,也就是從類人猿中的一支逐漸轉化成人類的初期,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和人腦的形成標誌著人和動物已經分化開來。而這多種的條件的形成主要是這種“有益的勞動”的結果。
大約二三百萬年以前,由於地殼的變化和第三四紀冰川運動促使氣候劇烈變化導致了大麵積的原始森林逐漸減少,迫使古猿一支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到地麵上來。這是勞動的客觀條件。
勞動中古猿能漸漸地直立行走。生活條件的變化迫使它們為了獲取食物和保護自己,隻得經常用上肢抓握天然木棒和石塊,采集果實,捕捉小動物或者抵禦野獸的侵害。這樣它們就逐漸脫離了用上肢幫助行走的習慣,單憑下肢行走。逐漸邁出了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第一步。勞動中猿手變成了人手,直立行走使猿手解放出來,專門從事勞動。在漫長的勞動中,手的肌肉和筋骨也變得日益靈巧。手掌上的紋路很像人的掌紋。猿腦也漸漸發達,從使用天然工具進化到有意識有目的地製造工具。恩格斯說:“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由於勞動促進了肺部和喉頭的發展,喉頭和下頜骨的結構得到根本改造,聲道角度變小,口腔後廓擴大。在勞動的過程中彼此幫助,互相協調使它們緊密結合起來,因而引起了用語言作為交往工具的迫切需要;為了表達思維,交流經曆以及把人們所積累的經驗一代地傳遞下去,產生了交流的需要。這樣古猿就從用簡單的呼號表達感情發展到能夠連續發出抑揚頓挫的音調。伴隨著這種音調的加多,喉頭得到進一步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漸能發出一個個清晰的音節,這樣就產生了語言。
直立行走和雙手自由擴大了眼界。在勞動中通過感覺器官不斷擴大和加深了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語言的使用又使腦可以用語彙進行思考,“首先是勞動,然後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了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猿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
總之,是勞動促使了猿的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和人腦的形成,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但是我們必須明確這一時期的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恩格斯稱之為“正在形成中的人”。這個時期是從猿轉變到人的過渡時期,我們認為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恩格斯說:“我們既然承認人是起源於動物界的,那麼我們就不能不承認這種過渡狀態。”直到能夠製造工具才實現猿和人的真正分裂。這種分裂的另一個標誌是火的使用。
怎樣理解在科學理論高度發達的美國出現猿猴審訊案這種怪事
在科學理論高度發達的美國出現猿猴審訊案這種事,其實質是關於宗教和科學的鬥爭,是關於人類起源問題的鬥爭。這裏的猿猴代指進化論。審訊猿猴意味著上帝造人說和進化論兩種觀點的鬥爭。審訊的結果是在尊重個人信仰自由的前提下科學仍然得到了傳播。
在我國古代和其他國家都曾經流傳著神創造人的神話傳說。19世紀中期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運用進化論的原理論證了人猿共祖,人是由已經絕滅的古猿進化而來的。這樣就形成了兩規律自然不同的觀點。
在古代由於生產極不發達,科學文化貧乏,人類對自己的起源也就不可能有科學的認識,隻能做出種幼稚的想象和猜測。我國古代有女媧捏土造人,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古代埃及人相信第一個人是由一個名叫哈的神在陶器場裏塑成的;古希臘人相信第一個人是大神普羅米修斯用泥土塑造的神話。比較係統地說明人類起源的流傳最廣的是基督教聖經中《創世紀》記載的上帝耶和華造人說。這些神話傳說的共同點就是都認為人是根據神的意誌靠神的力量創造出來的。這意味著憑借個人的努力是無法改變自己的地位的,生在不同階級地位中的人是上帝或神的意誌,人們隻能順從而不能反抗他。這些傳說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成為人們反抗剝削統治的思想障礙。
1859年英國著名學者、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了動植物不斷地變化發展,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進化學說,論述了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及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他用進化論原理說明人猿共祖,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這給上帝造人說以沉重的打擊。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和古猿無論在外表形態、解剖學、生理學、血液和生物化學等方麵都存在著極其相似的特征:①從外表可以看出猿的軀幹與人相近,是半垂直的位置,可以直立行走;猿的鼻子、耳殼的形狀以及眼的位置也是和人相似的;猿的臉上少毛或者沒有毛,也沒有尾巴;和人一樣猿類也有32顆牙齒,牙齒的結構也大體上和人的牙齒相似。猿類的麵部會做出像人那樣的多種表情,現出喜怒哀樂的樣子,會笑,會哭。類人猿也有相當好的記憶力。②從身體結構上看,猿類骨骼和人類骨骼是同樣的類型。古猿尤其是黑猩猩的軀幹骨與人的軀幹骨很相近,骨盆結構比猴子更與人相似,尾椎漸漸消失,少數合並成尾骶骨。猿和人一樣鎖骨很發達,有12~13對肋骨。③從生理特征看,雌性猿有月經,每胎生一隻幼仔。胎兒發育期限8~9個月。在胚胎發育時期,尤其是早期猿的胎兒和人的胎兒非常相似,長到兩個月以後才較易區別。剛出生的猿仔比成年的猿更為像人。科學家研究發現血緣相近的動物,血液有相似的特性;血緣相距很遠的動物血液性質有很大的差別。按血液的生物化學性質來說,類人猿是非常接近人類的。它們具有與人相應的血型。最近研究證明猿類的染色體的形態和位置也和人類的相近。這許多相似或相同的特征都說明現代類人猿是人類的近親,和人共有共同的祖先。那麼現代類人猿能不能再變成人呢?可以肯定地回答不能。這是因為現代失去了古猿轉化成人的內部因素和外部條件。一方麵現代完全適應了一定的生活條件,那就是熱帶叢林的生活。已經具有獨特的結構類型,與人類不同,與猴類也不同,和古猿也有明顯的差別。另一方麵現代失去了從猿到人漫長過程中的外界機遇。今天已與古猿生存的時代不同,不僅指地理、氣候等環境變化,更重要的是人類已成為今天地球的主人,迅速地改變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