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板,別再用藍領的方式管理我(2 / 2)

合並吉列公司就是這樣一項任務。此次合並中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整合涵蓋財務、銷售、後勤、生產和營銷信息的後台係統。但GBS靈活的任務結構使費禮博得以把大量資源調配給整合任務,結果合並工作僅用15個月便告完成,不到這種規模的並購整合通常所需時間的一半。以整合後的協同效應(每天節省開支400萬美元)計算,這共為公司節省近20億美元。

寶潔正在全公司推廣項目導向的管理方式。2012年,寶潔宣布了一項白領削減計劃,旨在降低成本、更有效地管理知識型員工。每個部門都須確定知識型員工中固定職責和“流向任務”二者的比例。各部門可以因地製宜確定後者的比例,但這個比例至少要大於零。

創建知識法則

項目導向的任務結構有助於提升知識型員工的生產效率、清除企業內部經驗總結和知識分享的障礙。但為實現知識進步,管理者還必須主動有所作為。

寶潔的主要高管在這方麵做出了表率,他們親自負責知識係統化工作。自1837年創建以來,寶潔一直以善於塑造品牌著稱,但寶潔的品牌塑造一直依賴資深高管的個人經驗,知識分享一般以類似秘傳的方式進行。

但寶潔下決心改變這種知識傳遞方式。1999年,時任衣物護理部總經理的戴碧涵推行了一項知識分享計劃,旨在將公司的品牌構建經驗整理成文,並最終確立為規範。由此產生的品牌管理框架BBF1.0,旨在幫助剛入行的營銷人員快速學習品牌構建技巧,降低公司的人才培養成本。BBF隨後顯示了價值,於是寶潔相繼推出了升級版的BBF2.0(2003年)、BBF3.0(2006年)和BBF4.0(2012年)。GBS同樣積極地向這個方向推進。在製定年度戰略前,寶潔全公司20多個品類的財務團隊都必須進行高強度的準備工作。傳統上,財務經理根據經驗判斷團隊將需要什麼信息,然後從不同渠道獲得這些信息,並以適當的方式將其組織起來。GBS的信息係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GBS注意到,在部門、時段和需要的信息類別間存在某種規律,並最終確認,不同部門財務經理所需的準備材料內容非常相似,可由GBS統一提供。實際上,GBS開發的一款軟件就可以收集、反饋這些信息。財務經理隻需發封郵件,就能收到需要的數據包,這可為他們節省數百小時的時間。

當然,並非所有知識和經驗都可以總結為法則,但知識係統化的可操作性比大多數公司預想的高。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營銷學教授菲利普?帕克(Philip Parker)的成果就讓我們大開眼界:他開發了一項專利程序,能使計算機自動進行網絡搜索、引用數據,撰寫關於幾乎任何題目的研究報告。據帕克說,這套程序寫的書已經賣出20多萬本。最近他又開始研發“詩歌機”和“小說機”。

寶潔這樣規模的企業不可能一夜之間實現項目導向的轉型,也無法把所有經營智慧化簡為條文。這樣做也會過猶不及,幹擾企業的正常發展。但將職位100%固定的企業基本已經過時。同樣,現代企業中知識進步的速度有限,企業仍需要相當數量有經驗的員工。但當新問題出現時,外部聘用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作為對策,企業應把重要的知識人才資源投入到能夠促進知識共享的項目中。惟其如此,企業才能走出知識型員工管理的怪圈,提高“決策工廠”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