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宣傳推薦:按年級、按內容編製導讀書目,引導學生讀書;編製新書目錄,介紹新書,宣傳推薦好書;配合學校中心工作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形式多樣的興趣活動和主題讀書活動;主動及時地向學校領導、學科教師、班主任、團隊幹部、管理人員宣傳推薦教育教學參考書和各種活動資料。

5.谘詢服務:解答讀者口頭、電話、短信、網絡等各種形式的谘詢,代讀者查找資料,或提供檢索途徑指導讀者查詢;編製各學科題錄索引、文摘、綜述、述評等二、三次文獻,多種途徑收集最新教育、教學、教科研動態前沿信息,並編輯加工、規範管理,及時傳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實行館際交流、資源共享;有條件的應為讀者提供文獻資料的複印、複製、下載等服務。

6.閱讀指導: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利用圖書館知識的教育;開設閱讀指導課(包括電子閱讀指導)、文獻檢索(包括網絡資源檢索)、圖書館活動課,並納入教學計劃,發揮育人功能。

7.讀書活動:每年擬定專題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根據學校的教育、培養目標,開展特色服務。

8.學術研究:整合學校文化資源,參與校本課程開發;開展圖書館學術理論研究和交流。

江蘇省初級中學圖書館裝備標準

一、圖書館建設

(一)圖書館通用要求

1.館藏文獻軌數

數量

項目6軌8軌12軌16軌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生均藏書量(冊)403025403025403025403025年生均新增圖書(冊/人)1.510.51.510.51.510.51.510.5年生均購書支出經費≥(元/人)24168241682416824168續表

軌數

數量

項目6軌8軌12軌16軌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報刊種類≥(種)12010080150130100180150120200180150工具書種類≥(種)180150130180150130180150130180150130文學藝術類圖書占館藏總量(%)≤40≤40≤40≤40自然科學類圖書占館藏總量(%)≥28≥28≥28≥28(1)藏書量含數字圖書,數字圖書不應超過藏書總量的20%(單篇文章、單幅圖片不作冊數計入。當紙質圖書達到生均藏書量則數字圖書不受此限製),以縣(市、區)為中心的共享資源中可供利用的文獻信息資源也可納入學校的館藏資源,但同時還應有本校特色的數字圖書資源。新建學校圖書館在三年內逐步達標。

(2)應注重圖書質量,收藏具有館藏價值的、優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3)各類藏書結構比例應符合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要求,根據本校的教育教學任務、辦學特色及發展方向,構建科學的藏書體係。

(4)藏書品種豐富,複本適量。

(5)配有數字期刊或通過城域網集中訂購數字期刊的學校可適量減少報刊的訂閱種數。

2.館舍配備軌數

數量

項目6軌8軌12軌16軌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Ⅰ類Ⅱ類Ⅲ類館舍總麵積(m2)600400200800600400100080060012001000800藏書室(m2)180150120200160120280220180240280240電子閱覽座位/學生數1/251/351/501/251/351/501/251/351/501/251/351/50閱覽座位/學生人數1/101/121/141/101/121/141/101/121/141/101/121/14閱覽麵積(m2)1008060180150120270230190360300260管理辦公室麵積(m2)202015202015202015202015候借廳學生占有(m2/人)405060405060405060405060說明:學生電子閱覽的計算機數量不足時可在計算機教室進行;閱覽室為師生共享借閱一體(內設報刊、工具書、圖書等紙質和數字文獻資源,其中工具書入雙門帶鎖櫃單獨存放)。館舍總麵積6軌Ⅰ類630m2、Ⅱ類450m2、Ⅲ類270m2,6軌以下參照6軌,7~8軌參照8軌,9~12軌參照12軌,13~16軌參照16軌,16軌以上按下列公式計算:Ⅰ類Ⅱ類Ⅲ類840m2+(C-24)×50×0.3600m2+(C-24)×50×0.2400m2+(C-24)×50×0.1注:“C”指班級總數,“24”指8軌班級數,“50”指班級容量,0.3、0.2、0.1為麵積。(1)選址布局:有條件的宜單獨建造,與其他建築合建時,必須滿足圖書館的使用,並符合國家關於圖書館建設承載重量的安全與環境要求,並自成一區,單獨設置出入口;館舍具有藏書、借書、閱覽、參考谘詢、學術交流、網絡檢索、開展大型讀書活動等功能;藝術特色學校應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宜按借閱合一的方式進行館內布局,有條件的可按學科或年級設置閱覽區。

(2)供電照明:應滿足師生用電的需要;室內光線充足柔和,應以天然采光為主,平均水平照度應大於100lx,均勻、無眩光,閱覽桌上防止陽光直射;書庫水平照度為30~50lx,東西向開窗時,應采取有效遮光措施;閱覽區玻地比應不小於1/5,光照亮度不足時,宜采用乳白色燈罩的白熾燈輔助照明(如采用熒光燈時,應增加紫外線過濾裝置);如在開架書庫內設閱覽桌時,應設局部照明。

(3)通風換氣:應有進、排氣的換氣設備和裝置,每天開機通風換氣時間不少於4小時。

(4)安全防護:應符合消毒、防火、防蟲、防潮、防鼠、防蛀、防盜、防塵、隔熱、溫度和濕度、防有害氣體要求;數字資源要定期備份,計算機網絡應具備防磁、防靜電和安全防範等條件;要有計算機及網絡防病毒措施,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的管理製度;館內區域設置應動靜分離,內牆牆壁選擇環保隔音材料裝飾,防止噪音,保持安靜;各室符合消防相關要求,書庫、閱覽區安全出口不少於2個,應方便疏散。

(5)溫度濕度:書庫溫度為5~30℃,室內相對濕度為40%~65%;電子文獻的存放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30%左右;普通閱覽區的溫濕度相對於人的舒適指數為宜;應根據各個區域使用的需求情況配備空調和抽濕機,定期檢測各室的溫濕度。

(6)給、排水:應設室內給、排水係統,汙水管應遠離與書庫相鄰的內牆;各室應設有水池供打掃衛生使用,有條件的應建衛生間;閱覽區應設飲水供應點。

(7)配套設施:配備辦公桌椅、谘詢借閱服務台、文件櫃;配備能滿足全部藏書需要的書架、書櫥、期刊架、閱覽桌椅,書架高度方便學生取書,閱覽桌椅高矮適中,椅腿底部安裝防噪聲軟墊;館內各部門配備管理用計算機,應能滿足管理和查詢需要,配置服務器和不間斷電源(也可存放於信息中心),計算機管理軟件必須能接收、輸出文獻編目標準數據,能夠實現聯合編目,資源共享;建立圖書館網頁或網站。

(8)文化環境:創設整潔、和諧、幽雅且符合初中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讀書閱覽環境,做到室內外無塵、安靜有序、色彩淡雅協調;有勵誌性讀書名言、有利於培養高中學生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有花草點綴;集德育、智育、美育於圖書館環境之中。

以上所有裝備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3.人員配備類別Ⅰ類Ⅱ類Ⅲ類數量4人以上(至少4人專職)3人以上(至少3人專職)2人以上(至少2人專職)(1)應有較高的政治素質,能在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工作中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和職業責任感,熱愛圖書館工作,主動服務,樂於奉獻,勇於創新,身體健康。

(2)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豐富的相關知識和較強的應用能力,並且熟悉初中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內容體係,能根據初中教育教學特點開展圖書館工作。

(3)管理員3人以上學校應設圖書館館長一名。館長應具備大專或以上學曆,專業達到中級及以上水平,熟悉館內各環節的工作,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其餘人員應達到大專學曆,全部人員必須接受市級及以上圖書館專業培訓,並持有專業崗位資格(合格)證書。

(4)應實行校長領導下的館長負責製,館長享受教研組長待遇;所有人員在晉級、晉升等方麵與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圖書館應根據管理需要設置合理的職稱崗位。

(5)能熟練操作計算機,並熟悉網絡使用。

(二)各專用室要求

1.藏書、外借處

(1)配置:應配有書架、書櫥、空調、抽濕等設備,書架高度應適合初中生使用,書架數量要能夠滿足圖書按《中圖法》分類體係組織藏書的需求,書架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80cm,保持過道暢通,書架應與窗戶垂直放置,以避免遮擋自然光線;館內還應配有辦公桌椅、防黴驅蟲劑、窗簾、溫濕度計、消毒櫃、書車、書梯、書立、滅火器等辦公及安全設施。

(2)流通:圖書流通實行計算機管理,包括圖書檢索、借閱、歸還、讀者借閱記錄、圖書流通排行榜、賠償、注銷、刪除、借閱率統計、流通率統計等。

2.閱覽室

(1)配置:閱覽區應配有書架、書櫥、期刊架、報架、閱覽桌椅、空調、裝訂設備等,設備數量要能夠滿足報刊陳列需求,閱覽桌椅數量要能夠符合座位設置要求;應配有辦公桌椅、溫濕度計、消毒櫃、裝訂機等辦公設施;資料要能夠滿足教師、學生的閱讀需求,配備一定數量的工具書,要能夠滿足學生研究性學習和檢索查詢的需求。

(2)環境:玻地比應不小於1/5,室內光線充足柔和,應以天然采光為主,均勻、無眩光,閱覽桌上防止陽光直射;自然光照不足采用人工輔助照明,照度為500~800lx,以避免擴散光產生的陰影;閱覽區要適合教師、學生視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室內裝飾、閱覽桌椅所選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環保標準;搞好室內綠化,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每桌使用麵積不少於1.6m2(1.8m×0.9m)。

(3)流通:文獻資源的流通實行計算機管理,包括閱覽登到、閱覽統計、閱覽跟蹤、期刊檢索、過刊檢索、音像資料檢索等。

3.電子閱覽室

(1)設計:電子閱覽室宜設在樓房的中、上層,不宜設在地下或頂層,接地電阻≤4Ω,接入樓體接地係統的接地電阻≤1Ω。濕度適宜,所有計算機聯網,並與校園網相連。

(2)座位:每座使用麵積不少於1.9m2,有管理製度、有供學生閱讀的資料,有固定的開放時間。

(3)環境:自然光及輔助照明,台麵的平均照度不低於200lx,書寫黑、白板宜設局部照明,垂直的平均照度不低於200lx,台麵無陽光直射,宜安裝窗簾,室內無眩光;室內環境噪聲應低於50分貝;溫度以不高於30℃為宜,電子閱覽室須安裝空調,溫度適宜。

(4)數字資源:要定期備份,計算機網絡應具有良好的防雷、防靜電設施,遠離強電磁場輻射和強腐蝕性的物體,有防病毒措施。

(5)設備配置名稱規格與參考型號單位數量備注計算機主流配置台根據需要按“一拖多”架構配置虛擬終端機套虛擬終端數根據需要選一種方案空調櫃機,能夠在環境溫度為35℃時使室內溫度不高於26℃,冷/熱兩用台根據麵積自定穩壓器高可靠性台1在電網電壓不穩定的地區配用4.采編室設備配置設備名稱數量單位用途電腦桌椅1套計算機2台一台作為計算機管理服務器使用,一台作為采編數據錄入使用書櫃1組新書分編後,臨時上架辦公桌椅1組新書核對、蓋章、貼條碼、書標等辦公用空調1台調節溫度、幹濕度,改善空氣質量掃描儀1台製作閱覽證、借書證用打印機1台打印各種統計資料、證書、書標簽用說明:服務器可存放在學校信息中心。

5.資料室設備配置設備名稱數量單位備注計算機1台檢索、流通、文獻資源錄入使用電腦桌椅1套檢索、流通、資料錄入使用書架書櫃1組書架陳列報刊合訂本,帶鎖書櫃陳列工具書及珍藏書閱覽桌椅6套複印機1台供師生複印所需資料二、規範管理

1.加強領導:學校對圖書館應有近期和長遠發展規劃,有檢查、有評價、有總結,有學校領導分管,有經費保證,圖書館必須實行計算機管理。

2.管理製度:要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各室管理製度、閱覽規則,以及計算機應用與管理和維護網絡安全的規章製度。

3.計劃總結:做好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總結;保存開展工作的有關檔案資料。

4.文獻加工:文獻應及時驗收、蓋章、登錄、編目、技術加工、上架流通。

5.賬冊設置:應設總括登記、個別登記、注銷登記賬冊,借還書刊登記、期刊登到、閱覽記錄、借閱證製作、書刊剔除與注銷、書目編製等;丟失圖書及時注銷,記入注銷賬,實行計算機管理後可按年度打印賬冊。

6.文獻分類:館藏文獻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五版)》進行分類,並掌握適當分類級次。

7.文獻編目:館藏文獻按國家標準或規則進行著錄;實行計算機管理後應以《中文機讀目錄》格式進行著錄。

8.文獻組織: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體係組織藏書,圖書排列整齊,書架大、小架標齊全,標識清楚、科學、具體;書標簽粘貼整齊劃一;庫室內顏色、形狀、大小一致;索書號清晰、工整,圖書按索書號順序排列不亂;對內容過時或不健康、長期壓架失去使用價值、破損嚴重無法修補、不符合本館藏書範圍、複本過多、套冊不全的書刊和教材更換二次後的教學參考書、習題集的複本,予以剔除;應每一年對流通書刊、每三年對全部書刊進行一次清點,對清點丟失和剔除的書刊,嚴格辦理注銷手續,保證賬、冊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