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館藏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和讀者利用圖書館的質量,充分發揮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中心的作用,應通過各種形式大力開展讀者培訓工作,幫助讀者了解圖書館、熟練使用圖書館資源,不斷提高讀者的信息意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促進館藏文獻信息的有效利用。
圖書館用戶培訓的目的,一是及時宣傳推廣圖書館資源,充分發揮文獻資源的效用;二是培養和提高廣大師生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能力,使大家充分利用圖書館豐富的各類資源,提高各自的信息素養與能力。
讀者教育是指通過有針對性地策劃、多種形式的宣傳推廣和主題培訓等活動,通過介紹不同類型及載體的信息資源獲取方式或檢索策略,以及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方式,培養和提高讀者的信息意識和利用圖書館的能力等。積極培養讀者對圖書館的感情也是讀者教育的任務之一。通過讀者教育使讀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解決一般檢索問題,順利地索取到所需的文獻。在受過一定程度圖書館教育的讀者中,會產生一部分關心圖書館工作的讀者,他們在積極利用圖書館的同時,還參與到圖書館管理工作中來,形成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良性循環。經常會有老師到圖書館幫助圖書管理員將圖書歸架、排架、幫助借閱。
一、讀者教育的內容
1.圖書館意識教育
強化圖書館意識教育是讀者教育的啟蒙教育。圖書館的生存來源於人的圖書館意識。學生圖書館意識加強,就會積極主動關心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2.圖書館知識教育
讀者要利用圖書館,先要了解圖書館能提供哪些服務,他們怎樣才能夠查找、借閱到所需的文獻。教會讀者了解本館藏書體係、目錄體係、排架結構,讓讀者能快速查找、借閱到所需文獻。
3.信息素養教育
這是培養讀者具有適應信息社會的知識結構,開發讀者可持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素質教育。
4.圖書情報知識教育
介紹圖書分類、目錄及其藏書排架的相關知識等。
5.文獻檢索知識教育
教給讀者文獻檢索的知識和方法,方便讀者獲取知識信息,提高文獻利用率。
二、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教育
信息素養是每個社會成員終身追求的目標,是信息化時代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能力。
1.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在信息時代,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人的智力發展具有階段性和連續性特點,中小學生正處於成長期,記憶力強,接受速度快,可塑性大,在這個時期對他們進行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的訓練,能激發他們的信息需求和閱讀興趣,初步掌握獲取知識的技能,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信息素養教育,也就是信息社會的適應性教育,甚至是信息社會的生存教育。
2.中小學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對中小學生進行信息素養教育,應納入基礎教育範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早就以不同方式將信息素養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我國遠遠落後。圖書館的優越資源,是培養信息素養的最佳場所。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擔起此重任,成為中小學信息素養教育的指導中心。
三、讀者教育與培訓
1.新生入館教育
為了使讀者快速了解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及服務、館藏狀況和圖書館基本功能,掌握文獻信息資源的檢索利用方法,熟練掌握各類數據庫和網絡信息的檢索方法,圖書館應開設新生圖書館利用培訓講座,帶領新生實地參觀圖書館,向新生介紹圖書館概況、圖書館資源、圖書館信息服務方式、圖書館規章製度、館藏資料的查詢途徑和如何利用圖書館等,幫助新生了解圖書館,並盡快學會使用圖書館。
2.圖書情報知識教育
圖書情報知識教育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圖書館的地位、作用,圖書館的發展曆程、趨勢,圖書館的現狀、類型,圖書館能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等。
(2)圖書的基本知識,書籍的結構、編排知識等。
(3)報刊、聲像和電子資源的類型、作用和使用方法等。
(4)圖書分類、目錄及藏書排架的相關知識等。
(5)工具書的類型及使用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