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讀書衛生知識輔導:講究用眼衛生,養成保護眼睛的好習慣。不在光線太強、太暗的地方看書,坐車、行走、躺著時不看書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閱讀指導的形式和方法
圖書館閱讀指導的方式有口頭方式、書麵方式和直觀方式等。口頭方式包括個別交談、各種形式的文獻講座等。書麵方式是運用書評、書目等文字材料或張貼宣傳品。直觀方式包括文獻展覽和運用各種聲像技術手段。
閱讀指導的具體方法一般有:對話式、授課式、集合式、觀摩式、結社式、文字式、競賽式、展覽式和網絡輔導等。
3.閱讀指導課的開設
《規程(修訂)》明確指出:“學校應開設閱讀指導課並納入教學計劃。”江蘇等地教育主管部門在頒布的《江蘇省中小學圖書館裝備標準》中,也明確要求“開設閱讀指導課、文獻檢索、圖書館活動課,並納入教學計劃”。
閱讀指導課課程目標:
①培養良好讀書習慣,確立終身學習意識;
②提高自主閱讀技能,完成閱讀總量;
③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授課形式:
①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教師指導點撥為輔;
②自主文本閱讀為主,綜合實踐活動為輔。
(1)開展課程化閱讀的理念
①閱讀是一種權利。閱讀是學生成長中的精神遊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權利。要創造條件,確實保障學生閱讀。
②閱讀是快樂的。閱讀的起點是追求快樂,閱讀的過程伴隨著快樂,閱讀效果中要充滿快樂。要讓學生充分享受到自主閱讀帶來的快感,從而培養一種閱讀習慣與動力,並讓這種習慣與動力伴隨一身。
③提倡無功利閱讀。閱讀是一種精神活動,是心靈的翱翔。課程化閱讀要盡可能與某個學科傳授目的分離開,減少實用性和功利性,使之成為構建學生價值觀念、精神世界的一種行為手段,實現人格的提升,達到素質教育的最高境界,全麵發展。
(2)開設閱讀課的幾個條件
①教學行政保證。隻有領導重視,將其納入教學之中,實施教師課堂管理,才能確保課程化教學正常開展。
②教學環節保證。要使課程化閱讀收到理想效果,要確立必要的教學形式,通過教學形式保證教學效果。
③保證閱讀時間。閱讀時間需要得到保障,應每周安排專門的時間。
④輔導教師到位。教會學生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傳統的圖書管理員必須實現身份的轉變,要從一個單純的圖書管理員變成一個閱讀指導者。
⑤教學原則到位。追求新的課堂模式,由“精讀細講”的模式變為“不講多讀”的模式。對學生的閱讀,老師不作硬性的要求。
⑥建立科學的閱讀測試體係。對閱讀範圍、閱讀技巧、運用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