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服務,是指圖書館根據讀者的文獻需求,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的一係列活動,也被稱為讀者工作或圖書館服務。它是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的文獻信息服務。目的是通過開發利用圖書館各項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各種文獻需求,實質是向讀者傳播知識,向讀者提供信息。

中小學圖書館讀者服務,是指根據中小學師生閱讀規律和閱讀需要,運用特定的服務方式與方法,組織師生利用圖書館資源,使師生從中獲取知識、信息、接受教育的圖書館服務活動。

中小學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是一項有著豐富內容和深遠意義的工作,它是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係圖書館與讀者的紐帶,也是展示圖書館工作質量和提升學校校園文化氛圍的一個重要窗口。隨著圖書館工作重心的轉移,讀者服務的工作方法、手段發生了變化,使讀者服務工作不斷深化,讀者服務工作內容日益豐富和完善。

一、文獻流通服務的組織模式

文獻流通服務的組織模式對於館藏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能否使廣大讀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自己需要的文獻信息,都起著重要作用,而且文獻流通服務的組織模式也直接體現著圖書館員的工作效率。

文獻流通服務的組織模式可分為全開架借閱、半開架借閱和閉架借閱。

全開架借閱指圖書館藏書完全對讀者開放,讀者可以自由進入書庫,在書架上直接找書。全開架借閱的優點:讀者自由選擇、減少館員勞動量、死書變活等。缺點:易亂架、圖書破損丟失。措施:加強管理。

半開架借閱是將藏書放在玻璃櫥內,讀者可以看到但拿不到書,要請管理員拿書。半開架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建議不采用這種形式。

閉架借閱指圖書館藏書采取封閉式管理,讀者不能直接接觸到藏書,要由圖書館員根據讀者填寫的索書單在書架上取書,然後辦理借書手續,讀者歸還是直接將所借圖書交由圖書館員歸架。其優點:利於文獻保護。缺點:盲目性、手續繁瑣、增加工作人員的負擔等。

二、外借服務

外借服務,是圖書館為了滿足讀者需求將部分藏書借出館外,供讀者自由閱讀的一種服務方式。讀者根據需要借出自己挑選的書刊,在規定期限內,享受使用權利,承擔保管義務,自由安排閱讀時間,充分利用所借書刊,不受開館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1.根據外借服務工作手段的不同,可分為手工外借和自動化外借

(1)手工外借:手工操作,館員和讀者以麵對麵的方式進行的外借服務。填寫索書號、書名、借書日期、借書證號等相關信息。

(2)自動化外借:讀者自行取書,館員將讀者借書證輸入計算機,將圖書上條形碼掃描進計算機,還書時再掃描一下圖書上的條形碼就完成了還書手續。

2.根據外借服務對象的數量不同和需要可分為:個人外借、集體外借、館際互借、預約外借

(1)個人外借就是以讀者個人為主體的一種外借服務形式,這是圖書館最基本的外借形式。個人到圖書館辦理借閱證,到圖書館借閱自己需要的圖書。

(2)集體外借就是以集體的名義向圖書館借書的一種外借服務形式。各班派2名圖書管理員到圖書館集體辦理借閱手續。

(3)館際互借是指中小學圖書館之間、中小學圖書館與其他類型圖書館之間,彼此互相利用對方的館藏滿足本館特殊讀者對特殊文獻信息需求的一種外借服務形式。

(4)預約外借是指讀者急需某種文獻,而本館收藏的這種文獻已經借出,為了滿足讀者的這種需求,可以先為讀者辦理預約手續,當這種文獻還回時,圖書館第一時間通知讀者到館辦理借閱手續;或者通過外借記錄查詢這種文獻的去向後及時發催還通知單,加快文獻流通,以此來滿足讀者需求的一種服務形式。

三、閱覽服務

閱覽服務,指圖書館組織師生在一定的閱覽空間和環境下,利用館藏圖書報刊等文獻資源的一種服務形式。

《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第十七條規定:“圖書館要設置藏書室(包括學生借書處)、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有條件的學校可按學科分類設置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電子資料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等。”

閱覽服務可分為:傳統閱覽服務、電子閱覽服務、網絡閱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