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圖書館期刊管理包括期刊的采訪、加工和利用三個組成部分。
一、期刊采訪
中小學圖書館期刊采訪流程一般包括:製定館藏期刊目錄—選擇期刊采訪渠道—製定期刊征訂清單—期刊到館驗收登記等步驟。
1.製定館藏期刊目錄
期刊采訪是圖書館文獻采訪人員根據本單位的性質、任務及讀者需求特點,通過訪問、調查、征求以及索取等手段,運用多種方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收集期刊文獻以補充館藏的過程。期刊作為一種重要的文獻信息源,在圖書館館藏文獻中日益凸顯出重要地位。期刊采訪的質量將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產生重大影響,也直接影響圖書館服務功能的發揮。製定館藏期刊核心目錄是開展期刊采訪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製定期刊館藏目錄時,應注意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用戶需求調查分析
決定一種期刊是否入藏,應以是否滿足用戶或讀者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首先應滿足讀者對期刊,特別是學術期刊,從學科、專業角度提出的需求,這是期刊采訪中首要的考慮標準。中小學圖書館應重點收藏與本校所開設的學科教學有關的期刊,此外可多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配合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刊物收藏。
其次是讀者對期刊質量提出的需求。一般來說,核心期刊學科信息量大,能夠代表學科發展水平和方向,是質量比較高的期刊。因此,在製定期刊館藏目錄時,要明確各學科的核心期刊,並優先訂購核心期刊,同時還要注意保證它的係統性、完整性。
(2)期刊的使用頻率
期刊的使用頻率是反映讀者閱讀傾向的重要指標。如果訂購的某種期刊無人使用或者隻有很少人使用,就說明該期刊不符合讀者的閱讀需求。對那些使用頻率很低的期刊,即使是核心期刊,中小學圖書館也應考慮不予訂購。而對那些收集各教學學科論文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轉率和流通率)較高、學術影響較大的,有一定保存與使用價值的教育教學期刊要進行重點收藏。
(3)期刊的性價比
近幾年印刷型期刊價格持續上漲,期刊訂購經費在圖書館文獻購置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期刊價格是期刊采訪中不能忽視的因素之一。近年來,各種類型的電子期刊不斷湧現且價格逐步下降,因而圖書館在期刊的載體形態上有較大的選擇餘地。對不同載體的同一種期刊,如果必須訂購,那麼就要認真核算價格與成本,比較印刷型、電子型、網絡型期刊哪個更合算。
(4)擴展共享渠道
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網絡環境的形成,文獻傳遞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讀者不一定必須在本館獲得所需要的期刊,也可以通過館際互借,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獲取,還可以從因特網上獲取各種各樣網絡化的電子期刊。顯然,讀者從其他途徑獲得期刊的可能性越大,對館藏期刊的依賴性就越小。據此,圖書館在期刊采訪時,對那些價格昂貴且利用率很低的期刊少訂或不訂,而通過館際互借等途徑來滿足讀者的需求,是一種可行的策略。此外近幾年開放存取期刊發展快速,它是為了應對由於傳統學術期刊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以及圖書館訂購經費的嚴重不足而引發的全球範圍內的“學術期刊危機”而出現的對用戶免費、無限製地使用以及充分共享。圖書館應注重對開放存取期刊的收藏。
除了以上4個方麵的因素外,還要考慮到諸如期刊的語種、外表形式、出版者聲譽等方麵的采訪標準。隻有在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評估以後,才能在期刊館藏目錄製定中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2.選擇期刊采訪渠道
中文期刊采訪渠道分為郵發渠道和非郵發渠道,其中非郵發渠道又包括民營代理商(期刊公司)渠道、非郵發聯合征訂渠道以及各期刊編輯部自辦發行刊渠道等。中小學圖書館(室)應根據本校及當地期刊發行的實際情況選擇期刊的采訪渠道。
(1)郵局發行渠道
郵局發行的期刊主要是國內公開出版發行的定期期刊。它是由出版商或編輯部向郵局按比例支付一定的發行費用,將期刊交郵局統一征訂、統一發行。目前,郵局是國內中文期刊代理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國營公司。由於長期進行期刊的代理發行,經營已成規模,經驗豐富,服務網點、投遞頻次、信譽度、發行時間上具有比較大的優勢。其最大的優勢還在於代理的品種比較豐富,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全國公開發行的報刊近1萬種,委托郵局發行的達8000多種,中央及地方的主要報刊也基本委托郵局發行。通過郵局預訂期刊是期刊采購的重要途徑,它能一次集中解決大部分館藏期刊的征訂。
(2)非郵發發行渠道
①民營代理商(期刊公司)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成熟,許多民營公司進入期刊發行這一領域,而且規模呈加大的態勢,市場份額也逐漸增加,是期刊發行的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這些民營代理商主要集中在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比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地。比較有名的諸如北京海天華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國圖書刊公司、華教快捷、金海岸等等。這些新建公司在體製、技術設備、人員素質、經營靈活度、優惠幅度等方麵具有較大的優勢。
②非郵發聯合征訂
由於通過郵局發行期刊需要交給郵局一筆發行費,許多編輯部門或出版商為了節省發行經費,放棄郵局發行,從而使得非郵發期刊大量增長。有的期刊社自動聯合或委托有關書刊發行部發行期刊,使報刊配送中心應運而生,如:華教快捷期刊經銷中心、醫學科學院圖書館、北京人天書店有限公司、國家圖書館圖書期刊配送中心、小紅帽報刊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天問書刊發行中心等。
③自辦發行刊
自辦發行刊的訂購是圖書館館藏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學術性強、讀者麵窄,或是發行量較小的中小期刊,常因郵局發行成本太高而無法交給郵局發行,通常采取“自辦發行”形式。沒有正式刊號的內部期刊也不能通過郵局發行,隻好自辦發行,收取成本費。
3.製定期刊征訂清單
每年的10月份左右,期刊代理商(郵局或其他商業公司)都會發送當年的期刊目錄供用戶采選。圖書館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相關期刊目錄,並根據各校所製定的館藏期刊目錄及采訪標準,參照《江蘇省高級中小學圖書館裝備標準》中有關報刊種類數的要求進行期刊采選,將采選出的期刊目錄製成訂購清單(紙質或電子版),經有關領導同意後發送到已選定的期刊發行商處,由期刊發行商對用戶所訂期刊清單進行可行性分析,給出反饋清單,包括期刊的價格、刊期、郵發代號(或發行商自訂刊號)、ISSN號等,如預訂清單中含有該發行商無法訂購的期刊(如內部刊、非郵發刊等)應說明原因,以備圖書館通過其他渠道征訂。
經反饋後無異議的期刊清單將作為當年最終訂單發送給期刊發行商作為下一年度期刊征訂依據和財務結算依據。對未采用自動化管理係統的中小學圖書館還應自留一份清單作為下一年度期刊驗收登入的清單,同時編製期刊訂購目錄,供讀者檢索查詢使用;而對於已采用自動化管理係統的中小學圖書館則應將期刊訂購清單錄入到自動化管理係統的期刊模塊中。
4.期刊到館驗收登記
訂購期刊到館後的驗收工作是期刊采訪工作的最後一步,也是保證期刊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其工作內容主要是對到館期刊進行清點和驗收。清點是指清點到館期刊的品種數和複份數,驗收則是從各個方麵對到館期刊進行查驗核收。主要次序是:品種驗收,依據預訂目錄提供原記錄進行檢驗核收,以確認該種期刊是否為本館所訂購;外觀驗收,主要包括檢驗到館期刊是否有缺頁、倒裝、錯裝、頁碼不連貫、嚴重汙損、殘破等情況。經檢驗合格的期刊,即可以加蓋館藏章標誌,進行期刊入館登記(紙質登記或係統登記)。
5.期刊征訂查詢網站介紹
(1)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
網址:http://bk.chinapost.com.cn/index.do
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對外提供報刊訂閱服務的網上平台。該網站以中國郵政報刊發行的健全機製為基礎,以強大的實物運輸網絡為依托,以日益完善的電子商務技術為支撐,為用戶提供最及時的報刊發售信息。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查詢郵發渠道的所有期刊信息,包括價格、摘要等,可以為中小學圖書館確定期刊采訪目錄提供必要的幫助。
(2)刊林—聯合征訂網
網址:http://www.lhzd.com/index.asp
全國非郵發報刊的“聯合征訂”活動,由半導體雜誌社全國非郵發報刊聯合征訂服務部首創於1985年。1995年,為了適應各大圖書館計算機采編的需要,首出電腦版《全國非郵發報刊聯訂目錄》,在國內書刊訂購中首次使用“電子訂單”,開啟了國內期刊訂閱電子商務的先河。1998年,聯合征訂活動席卷了中國期刊的半壁河山,1999年度聯合征訂的期刊數已達到3270種,至2000年度聯合征訂的期刊數更達到3432種。1999年9月,“刊林——聯合征訂網”開通,使3000多種期刊真正走向世界。而今,《全國非郵發報刊聯合征訂目錄》已在全國圖書館界、期刊界贏得了很好的聲譽。聯合征訂服務部經過十多年的運轉,已經建成了完整的“期刊數據庫”和“訂戶數據庫”,該網站是查詢非郵發報刊的首選。
(3)新聞出版總署新聞機構查詢服務
網址:http://www.gapp.gov.cn/cms/cms/website/zhrmghgxwcbzsww/SearchService/xwjgcx.html
新聞出版總署新聞機構查詢是對期刊進行合法性查詢的權威認定。要查詢某一期刊是否合法,隻要進入該網址,在“新聞機構查詢”處的媒體類別項中選擇期刊,填入期刊名稱後點擊查詢。如查詢結果中期刊的名稱、刊號、出版地等信息與核查的期刊刊載的信息一致,則該期刊為合法刊物。如沒有查詢結果或與核查的期刊所刊載信息不一致,可確認為未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期刊。新創辦或更名的期刊在180個工作日之後都會在網上顯示。
二、期刊加工
現刊流通一定時間以後,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對上一年度的期刊進行整理裝訂,並對裝訂後的過刊進行分類、著錄等工作。
1.整理裝訂
期刊整理裝訂是指根據期刊計劃無限期連續出版的特點,對某一時間段(半年或一年)出版的報刊進行下架整理、登記、裝訂成冊的工作過程。期刊在裝訂前必須做好整理工作,因為無論哪一種期刊都是間隔一段時間才能收到一期,而且上架後經過多人次借閱,這就有可能使期刊產生缺期、缺卷、缺頁或封皮、書頁破損情況,因而裝訂前要仔細、認真地進行整理。
期刊整理流程如下:
(1)現刊清點
現刊清點應包括期刊到館情況、收藏情況、借閱損壞情況以及借閱未還的情況。對那些應該到館而尚未到館的期刊,應當及時通過有關途徑進行查索或補缺。對那些外借在讀者手中的報刊,應限期歸還。對閱覽破損的報刊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對有較多學術價值而館藏份數不多的品種應盡量修補或補訂;對有一定利用價值而破損程度不太嚴重的期刊應先修補後再整理裝訂;對那些破損嚴重的而又非必需保存的期刊則可考慮不作裝訂。
(2)期刊整理下架
期刊下架時應按各分冊出版時間理齊、壓平,將最先出版的放在最上麵,依次理順,並製作裝訂清單。對送外加工的報刊,這一環節必須要做,這是報刊轉出財產的文字依據,是報刊裝訂部門核對接受送裝報刊的依據,也是報刊在單位與單位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發生往來,進行報刊交接清點的依據。
(3)期刊送交裝訂
各中小學圖書館可以根據本館情況選擇自行裝訂或外送裝訂。自行裝訂標準可參照常州劉國鈞職教中心圖書館朱慶元老師的鉛絲裝訂法,其步驟如下:
①期刊裝訂的常用工具
小型電動台鑽一台(約100多元);
麵積略大於雜誌的木板一至兩塊;
中號或大號鐵皮夾子兩隻;
20號或22號鉛絲若幹;
斜口鉗一把;
小鐵錘一把;
牆紙刀一把;
聚醋酸乙烯乳膠(俗稱“木膠”)若幹;
小號或中號油漆工用的批刀一把,削成斜平麵的竹筷一支;
牛皮紙若幹;
幹淨的幹抹布一塊;
用“春暉”軟件自動打印好的刊名、期數、分類索書號的書脊紙若幹,如無“春暉”軟件的,準備好手工寫的刊名、期數的牛皮紙,最後再貼書標。
②期刊裝訂的程序
準備好上述的工具後,就可以著手進行期刊的裝訂工作了。具體程序如下:
把要裝訂的期刊按名稱、期數整理好(一般是按一個季度或半年進行合訂,也可以一年裝訂一本);
把準備裝訂的合訂本的第一期的封麵和末期的封底用牆紙刀細心裁下備用;
用兩隻鐵皮夾分別夾住對齊的合訂本上下緊靠書脊的兩頭;
用小型台鑽在距合訂本上下兩頭5cm距書脊0.5cm的地方各打一孔,再向內延伸2cm各打一孔。
剛才鑽孔前要在雜誌底下襯上一塊木板來保護雜誌和鑽頭;
把打好孔的雜誌拿到襯了木板的桌子上,用鉛絲做成“訂書釘”。
用小鐵錘正反兩麵敲實(注意:“訂書釘”寬度等於兩孔的距離2cm,高度比雜誌合訂本長0.5cm,將露出合訂本的訂書釘敲平、敲緊);
把牛皮紙裁成與雜誌等高比合訂本書脊寬約5cm的紙條,用木膠黏在書脊上竭力抹平(這裏要用到的工具是木膠、削好的竹筷和批刀,還有幹抹布);
把裁好的打印好刊名的書脊紙貼在牛皮紙上;
把裁下的封麵和封底分別粘貼到合訂本上。
這樣,一本牢固、美觀的期刊合訂本就完工了。
③裝訂要點
裝訂中特別要注意安全,因為我們使用的是電鑽,手與鑽頭要保持適當的距離,確保安全第一。
鑽頭的選用:鑽頭的直徑以0.3cm左右、長度以12cm左右為宜。可購置,也可自製鑽頭。選用一段直徑為0.3cm左右、長度12cm左右的鋼絲,一頭敲扁磨尖,順著電鑽旋轉方向磨成刀口。
牛皮紙的選用,可以買新的,也可利用廢舊的包裝紙或牛皮紙大信封(如:檔案袋、材料袋、試卷袋等)。預先裁成7~8cm寬的紙條。當然,有條件的可以預先用切邊機一次裁好,這樣更方便。
要裝訂的雜誌可一次性整理好,不要訂一本整理一本,封麵封底也可以一次性裁好夾在相應的雜誌中,貼書脊紙也可一次性打印和裁好夾在相應的雜誌中,這樣就可以進行流水操作,工效也相應提高了。
合訂本書脊上塗的木膠要均勻地嵌進每本期刊的縫隙中,但要用批刀刮勻,不能堆積。同樣,其他使用木膠的地方都要刮勻,不能堆積。否則,既浪費又會讓擠出來的木膠弄髒期刊。
(4)過刊登記加工
過刊是對現刊而言的,我們將裝訂成冊的期刊合訂本稱為過刊。當過刊裝訂好後在送入分編部門時應對其進行登記,特別是外送裝訂的過刊應核對送裝清單與到館過刊在刊名、冊數上是否一致,如核對無誤則可以送交分編,否則應對缺刊進行追查。裝訂後的期刊應進行相應的館藏加工,包括加磁條、蓋館藏章、貼條碼及打財產號等,其過程與圖書加工相似,不再細述。
2.期刊分類
(1)期刊分類表
1987年2月,書目文獻出版社(後改名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編委會編製的《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期刊分類表》,為期刊分類提供了依據。1993年出版了《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期刊分類表》第二版。目前第三版正在修訂中,修改重點是在滿足期刊內容綜合性強與形式特殊的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原《期刊表》體係與《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體係差距較大的類目體係。根據文獻保障原則,充實、完善《期刊表》。
根據《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和《江蘇省中小學圖書館裝備標準》的相關規定,中小學圖書館在期刊分類時應采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期刊分類表》作為分類標準,並根據各校實際情況確定分類級次。
(2)分類流程
期刊分類與圖書分類一樣要經過查重、內容分析、歸類及給號四個步驟。①查重,目的是避免一刊多號,造成分類混亂,影響期刊利用,查重可使用ISSN號作為檢索點進行查重。②內容分析,又稱主題分析。分析刊名,了解期刊內容,但不能單從刊名的含義決定刊物的屬性;從刊物的發刊詞、編者的話等途徑,找出辦刊的性質及辦刊宗旨、曆史沿革、特征、讀者對象等;分析期刊欄目,了解期刊內容的學科範圍;瀏覽期刊正文或對部分重點文章進行重點閱讀,了解該刊的內容範圍及其側重點,以確定其學科屬性;了解期刊編輯出版單位的學科性質,也有助於分析期刊的性質。③歸類,按期刊的本質屬性,找到恰當的類,將期刊歸入主要類目。④給號,即確定期刊的索刊號,包括分類號和刊次號,刊次號指期刊在同類期刊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