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圖書館(室)期刊建設管理是中小學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教師、學生在圖書館(室)中獲取的各種文獻信息有80%來自期刊。期刊雜誌利用率遠遠高於圖書的利用率。期刊以其信息量多、時效性強、更新傳播快、周期短而倍受廣大教師、學生的青睞,是課外閱讀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
一、期刊的定義
關於期刊的定義,目前國內尚沒有一個公認的說法。按照我國權威工具書《辭海》的定義:“期刊又稱‘雜誌’,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將眾多作者的作品彙集裝訂成冊,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期刊有固定名稱,版式、篇幅和內容範圍等相對固定,用卷、期或年、月順序編號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署1988年11月發布的《期刊管理暫行規定》中將期刊定義為:“有固定名稱,用卷、期或年、月順序編號,成冊的連續出版物。”宋應離等學者則對期刊作如下界定:“期刊,是指某個具體編輯出版單位,遵循一定的辦刊宗旨,根據特定的編輯方針,進行組稿、編輯、印製出版的傳播、交流文化科學知識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它有相對穩定的出版格式;在內容上每期彙集眾多作者不同類型的文章,印製裝訂成冊;每期依次標明卷、期或年、月等順序。”
二、期刊的類型與特點
1.期刊的類型
期刊的出版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按照不同劃分標準,將其劃分為不同類型。如:按內容可分為普及性期刊、學術性或專業性期刊、信息資料性期刊、檢索性期刊和時事政治性期刊;按載體形態可分為紙質期刊、電子期刊等;按出版周期可分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
2.期刊的特點
相對其他類型的文獻資料,期刊具有其獨特之處。
(1)報道及時性
期刊與圖書相比較,出版周期短,刊載論文的速度快、數量大、內容新穎、發行與影響麵廣,能及時反映國內外科學技術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動向。
(2)內容廣泛性
期刊發表的文獻,大多數是原始論文,提供的資料包括研究方法、儀器裝置、結果討論和參考文獻等。此外,期刊還刊登文獻述評、動態介紹、會議消息、書評和新書預告、產品廣告等,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如此,其他類型的文獻、也常常在期刊上發表,如會議論文、科技報告、學位論文等,重要的專利在期刊上也常有報告。
(3)出版連續性
期刊連續出版,不僅有利於情報的傳遞,而且它們所積累的大量文獻,曆史地、係統地記錄了某一學科或某一研究對象的發展過程。期刊每期都有目錄,卷末或年末編有各種索引,有的期刊還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積索引,便於文獻情報檢索。
三、期刊相關知識點
1.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是指由中國國家出版管理部門批準注冊的出版者所出版的每一種連續出版物的代碼標識。它由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ing,ISSN)和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SerialNumbering,CN)兩部分組成。其結構格式為:ISSNXXXXXXXX,CNXXXXXX/YY
(1)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由前綴“ISSN”和8位數字組成。“ISSN”與8位數字之間空半個漢字空。8位數字分為兩段,每段4位數字,中間用半字線“”隔開。8位數字的最後一位是校驗碼。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不反映連續出版物的語種、國別或出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