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典藏是中小學圖書館基礎工作的最後一道工序。文獻典藏工作是將進館的文獻通過科學的方法,組成一個布局合理、排列科學、管理妥善、保管完整的有機整體,便於師生使用,也方便圖書館的管理,從而使中小學圖書館館藏文獻發揮更大的作用。文獻典藏包括藏書布局、藏書排架、藏書保護和藏書剔除等工作。
一、藏書布局
藏書布局是藏書組織的重要環節,是將藏書區分為相對獨立又相互聯係的係統,目的是為每一部分藏書確立合理的存放位置,以便保存和利用。藏書布局,直接影響著館藏資源有效而充分的利用程度。布局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圖書館各項職能的發揮及讀者服務的質量。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以人為本,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深入人心。科學合理的藏書布局應能充分發揮全部館藏文獻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利用館藏資源,根據本館讀者借閱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藏書布局,對搞好圖書館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有條件的學校分設學生書庫、教師書庫,不分藏書新舊,不考慮圖書利用率高低。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本來就是一個有機整體,現在人為地將書刊資料分為教師、學生兩個部分,筆者認為這是不科學的,教師和學生有時會有共性的需要,而我們又很難界定哪些書適合老師,哪些書適合學生,在兩個書庫設立複本,顯然是資金的浪費。另外,圖書館將讀者區別開來對待,學生不能借閱到教師書庫中的書刊,這給學生造成一種不平等的心理狀態。書庫應實行借閱一體,服務對象是全體師生,麵向師生全部開架借閱。所藏圖書要體現和服務於教育教學的原則,各類藏書結構應符合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要求》。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和服務對象需要,積極構建科學有效的館藏體係。藏書布局要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符合藏書的發展規律,才能達到最好地、最有效地為師生服務的目的。
二、藏書排架
圖書館的藏書排架,是指把已經分編加工好了的書刊,按照一定的係統和次序排列在書架上。目前,中小學圖書館采用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排架法是分類排架法,即按索書號排架,圖書分好類後,按分類號作為排列順序,分類號相同的按種次號順序排列。圖書在書架上的排列順序是以每一個書架為單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一行排完到第二行,先正麵後背麵,成S行旋轉,周而複始,永遠不變。書架上每本書都有一個索書號,讀者按書架的類目標識,找到所需圖書。同時,讀者也可以在電腦上通過書名、著者、主題等途徑查到所需要的圖書。每個書架上都要設立架標,這樣方便讀者快速、準確地選擇自己需要的圖書,有了架標,讀者就不需要一個書架一個書架地去找尋。
分類排架法的主要優點在於方便讀者直接從書架上按專業、學科查找圖書。分類排架法的不足之處是浪費書庫空間。書庫的主要功能是藏書,對排架方式最主要的要求之一應是充分利用書庫的有效空間,最大限度地收藏更多的圖書。但在按分類排架的書庫中,一般需要留出1/3甚至1/2的空架位,勢必造成空間浪費和增大建館投資費用,增大管理工作量。分類排架是依據《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的分類體係並按嚴格的單線順序排架的,排架時也難免出差錯,加上頻繁的歸架、清架和倒架,都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
為提高文獻的流通率,各學校可以設立一些特殊用途的書架。
(1)設立幾個新書架,把新的圖書放到新書架上。很多讀者喜歡看新到館的圖書,新書按分類法排架,往往排在最後麵,不利於讀者查找。設立新書架,讀者隻要到新書架前查找,方便讀者借閱,縮短了讀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