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文獻編目與典藏4(2 / 3)

實行計算機管理,建立完善的機讀目錄,讀者可以利用機讀目錄快捷、準確地檢索書目,就可以廢除卡片式目錄了。

3.目錄指導卡的組織排列

指導卡也稱引卡、導卡,是目錄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卡是置於目錄抽屜中,用於縮小檢索範圍而設置的質地較硬、紙質厚實的卡片。它從目錄的內在結構方麵顯示一定範圍內的目錄內容、檢字方法,從而指導讀者迅速、準確地檢索到所需圖書。

(1)分類目錄指導卡

分類指導卡分為一般導卡和特殊導卡。一般導卡在分類目錄中用於標明各類款目的類名及類號,揭示分類目錄之間的邏輯關係,反映出各類目包含的內容。特殊指導卡用於推薦宣傳重要的、優秀的著作和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的最新圖書。

(2)題名目錄和責任者目錄指導卡

①題名目錄和責任者目錄是按漢語拚音音序排列的目錄,這兩種目錄的導卡標寫以《新華字典》的音序和發音為準。

②指導卡標寫好後,將所有編製好的款目按照分類體係排入分類目錄櫃,按照題名音序排入題名目錄櫃,然後將標寫好的指導卡分別插入各類目和需要區別的音序款目之間,組成規範的目錄體係。

③目錄櫃是由一個一個小抽屜組成,抽屜數量根據藏書量多少、編製目錄款目的多少來決定。櫃門上要貼上本抽屜內所排列的款目內容、範圍。題名目錄要在抽屜門上標寫字母和字母順序起止;分類目錄抽屜門上應標寫大類號和大類名,如B哲學、C社會科學、E軍事、F經濟、N自然科學等,給讀者查找提供方便。

4.卡片目錄管理

(1)目錄使用過程中要加強管理,隨時更換破損卡片,對讀者進行愛護目錄宣傳教育。

(2)剔除、丟失、注銷的圖書要及時清理卡片目錄,做到書卡相符,保證使用。

5.指導讀者利用目錄

目錄是揭示館藏文獻的工具,編製目錄的目的就是給讀者利用書刊資料提供檢索途徑,方便讀者利用館藏文獻,需要對讀者進行文獻信息檢索知識的培訓,教會讀者利用目錄。

二、計算機編目

計算機編目是一種現代化的編目方法,將書目信息輸入計算機,在程序自動控製下處理數據,並生成目錄的過程。

1.機讀目錄及其優點

計算機編目產生機讀目錄,機讀目錄就是機器可讀目錄,是以代碼形式和特定格式將文獻信息記錄在計算機存儲載體上,能夠被計算機識別並編輯輸出書目信息的目錄形式,英文縮寫為MARC。機讀目錄有很多優點:

(1)機讀目錄載體體積小,存儲密度高,占用圖書館空間少,數據易於保存。

(2)信息一次輸入,形成多條記錄,可以多次、多項輸出。

(3)自動排序功能強,檢索點多,檢索效果好,速度快捷,文獻的檢全、檢準率高。

(4)數據修改維護方便。

2.機讀目錄的構成

機讀目錄的組成部分有:記錄頭標區、地址目次區、數據字段區、記錄結束符。

3.機讀目錄功能塊

《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為數據字段區設置了若幹個功能塊,編目時使用。

0標識塊:該包含用以標識記錄或標識在編文獻的號碼,共有20個字段。除001、005字段外,都需人工錄入。其中與普通圖書著錄有關的,主要有010字段等。

1編碼信息塊:該包含固定長的編碼數據元素,定義有27個字段。其中與普通圖書著錄有關的,主要有100、101、102、105、106字段等。

2著錄信息塊:該包含除“附注項”與“標準編號與獲得方式項”之外的ISBD著錄項目。該塊定義有10個字段,其中與普通圖書著錄有關的,主要有200、205、210、215、225字段等。

3附注塊:該字段與ISBD的“附注項”相對應,包含以自由行文方式對著錄項目或檢索點作進一步陳述的附注信息,可涉及文獻或其內容的物理組成的各個方麵。附注塊定義有35個字段,其中與普通圖書著錄有關的,有300、304,305、306、307,308、310、312、314、320、327、328、330、345、393字段等。

4款目連接塊:該塊是為了連接與該記錄有關的其他記錄而設置的。該塊定義有36個字段,按被連記錄的類型歸為6類。普通圖書采用410、41l、421、422、423、453、454、461、462、463字段等。

5相關題名塊:該塊包含在編文獻上除正題名之外的有關題名。所定義的字段有18個,分為統一題名、不同題名與其他相關題名三部分。其中與普通圖書著錄有關的,有500、501、510、512、513、514、515、516、517、540字段等。

6主題分析塊:該塊包含按照詞語或符號的不同體係構成的主題數據,該塊通過不同的字段來記錄不同類型的主題檢索點。所定義的字段有21個,分為主題標目、主題分析與分類法三部分。其中普通圖書著錄選用的有600、601、605、606、607、610、686、690、692字段等。

7知識責任塊:該塊包含對在編文獻的創作負有知識責任的個人或團體名稱。該塊所定義的字段有11個,分為個人名稱、團體或會議名稱、商標與家族名稱四部分。其中普通圖書著錄選用的有701、702、711、712、730字段等。

8國際使用塊:該塊著錄國際上一致約定的、不適合在0至7功能塊處理的字段。該塊所定義的字段有6個,其中普通圖書著錄選用的有801、830、850字段。

9國內使用塊:該塊含有中國國內各係統在使用本格式基礎上,處理本單位館藏信息等超出通用範圍但又有交換意義的數據字段。2001年修訂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在該塊定義了一個字段,即:905館藏信息。

4.機讀目錄在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中的作用

(1)用於采訪時的查重,速度快、準確率高。

(2)可以打印賬冊、卡片款目、標簽、條形碼、新書報道、書目推薦等。

(3)解答讀者谘詢,幫助讀者檢索文獻,資源共享。

(4)用於管理和流通統計,進行書庫清點,剔除滯書,進行時間段和讀者群的流通統計等。

5.計算機編目步驟

進行計算機編目,首先應該製定《計算機編目規則》,嚴格按照規則進行編目,保證文獻編目工作的連貫性、一致性,保證機讀目錄的質量,利於一定範圍內書目資源共享和讀者檢索與利用文獻資源。

*新文獻的編目步驟:

(1)查重

利用機讀目錄從題名、責任者、分類號、ISBN號等檢索點作為入口進行查重工作。查重的根本目的在於了解受編文獻的編目狀況,查找是否已有待編文獻的記錄,如找不到該書已有記錄,作為新書編目;如查到為本館已有圖書,作為複本處理,調出該數據添加本館館藏信息,如登錄號、索書號、館藏地點等。這樣做,可以加快編目速度,避免重複編目,提高目錄質量。在查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叢書、多卷書,包括上下冊圖書,必須用題名查重。

②帶有“時間特征”的題名,查重時應去掉時間。

例1:《江蘇省中小學圖書館學術論文第三屆獲獎作品》,查重時應取:“江蘇省中小學圖書館學術論文第”查重,這樣便可以將不同屆次的圖書集中。

例2:《2001教育年鑒》,查重時應取“教育年鑒”查重,便於將不同年代的圖書集中。

③新版圖書用題名查重,或者從“出版說明”中找出第一版的題名進行查重,便於將不同版本的同一著作集中。

④譯著以原文題名查重,便於將不同版本的譯著集中。

(2)套用與修改

查重後確定不是本館已有文獻,就作為新書目編目。可以查閱書目數據庫,套錄其有關記錄,也可以通過聯機注冊套錄CNMARC數據或下載網上免費書目數據。對套錄數據逐字逐斷進行分析,根據本館製定的《計算機編目細則》決定取舍,或修改或直接錄用,並詳細核對各個著錄項目內容是否著錄完整,如有缺漏,必須補充完整。發現錯誤或與本館編目細則不相符之處應及時加以修改,結合本館實際添加本館的館藏信息,再刪除不需要的信息,然後存入本館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