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枕邊骨灰盒(2 / 3)

不幸的人最能體會不幸人的不幸。

所以,她看著孤苦無靠的張式春,一種憐憫與同情油然而生。

凡是有同情心的人都樂於助人。

凡是樂於助人的人都具有一種自我犧牲精神。

這中年女人有一副強壯的身板,各種莊稼活都能拿得起來。她不畏“寡婦門前是非多”,不懼種種流言蜚語,大著膽子幫助張式春犁田、擔肥和打柴。

一次,張式春上山割狼衣草,日落西山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捆不上。

這種狼衣草葉麵很滑,如果技術不好,捆上一提,“嘩啦”一下子又散開了。

這時,擔著沉甸甸兩捆柴草的中年女人來到張式春身邊,放下擔子,拿過張式春手裏的繩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兩捆狼衣草捆好了,擔起來試試,分量也就五六十斤。盡管她事先給張式春的雙肩做了兩個棉護墊,怕把他的肩膀壓腫磨破,但她還是叮囑地告訴張式春,下山的路不好走,兩捆狼衣草也很沉,要走慢點,她會來接他。說著,挑起自己那一百多斤重的柴草,一陣風似的走了。待張式春吃力地擔著狼衣草還沒有走出幾十米遠,那中年女人已經跑上來,接過他的擔子,不大一會兒就挑到她放柴草的地方。她放下張式春的狼衣草,又擔起自己的柴草,再向張式春叮嚀一聲“慢慢走,當心滑倒”,又甩開大步向山下走去。

可是,當她剛走出不多遠,隻聽身後“咕咚”一聲,像倒了一麵牆似的。她急忙轉身一看,隻見張式春連人帶草捆呼呼隆隆地滾了下來。

她驚叫一聲,扔掉肩上的擔子,奮不顧身地撲上去,雙手將滾落到麵前的張式春抱在懷裏。

嚇得魂不附體的張式春宛如一隻在大海中遇到颶風襲擊的小舟,正在驚濤駭浪中顛簸,卻突然落到一個風光旖旎、陽光明媚的極為溫馨的港灣,一種生命的期冀所產生的是無比強烈的依賴和無限的欣慰與感激。

從這天起,張式春與那個中年女人相依為命了。

也就是從這一天起,張式春陷入無休止的懺悔之中。他覺得這樣做對不起妻子周雪影,也對不起兒女們。

可是,生命的寄托和對孤獨的療治,又使他難以自拔。

不久,那個中年女人懷孕了。

“這可怎麼是好呀!”當那中年女人告訴張式春她已懷孕時,嚇得他六神無主,惶恐不安。

“不怕的,不管發生什麼後果,都由我承擔。”中年女人仿佛已深思熟慮地安慰他。

不幸的是,到分娩時,那中年女人因為難產,一命歸西。

她在臨死之前,將自己的兒女叫到麵前,流著眼淚說:是她主動喜歡上了張式春,如果有千錯萬錯是她一個人的錯,不要怨恨張式春。張式春本來就活得夠苦了,她死後,千萬不要難為他。

那中年女人的兒女記住了母親的話,對張式春不但沒有責罵,而且在後來公安部門的調查中還為他解脫。

可是,張式春對於這個善良的中年女人之死,認為自己是罪孽深重,不可饒恕。

於是,他用給父親百年之後準備的木質上乘的棺柩埋葬了那個中年女人。

就在那個中年女人落土的當天,他跑到公安局“自首”,說那中年女人是他害死的,請求政府對他嚴加懲處。

公安局派人到三溪口村調查,無論是那中年女人的兒女還是村幹部和鄉親們,都說那中年女人是因難產而死,與張式春無涉。

於是,公安局告訴張式春,以後不要再到公安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