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新心理戰機構的建立(3 / 3)

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建議下,1953年10月22日的總統指令確定了這個新機構的職責:“通過交流技術向他國人民提供證據表明美國的目標和政策與他們的目標和政策是一致的,而且將會促進他們對於自由、進步和和平的合法的渴望。其任務將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1.向外國民眾解釋和闡明美國政府的目標和政策;2.充滿想象力地描述美國的政策和世界人民的合法渴望的相關性;3.揭露和對抗敵對的歪曲或阻撓美國政府的目標和政策的企圖;4.描繪有助於理解美國政府的目標和政策的美國人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方麵。”(注:US Information Agency, Background information, Washington, D。C。, November 1953, p3.)

另外一份秘密文件則指出,“盡管我們公開的職責並沒有明確指出我們的角色是進行心理戰的武器,在當前美蘇之間的利益衝突中,雙方都尋求通過武裝行動之外的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已經構成了政治戰……我們的行動內容,即我們所傳達的信息,必須為特殊的政治戰需要以及總體的長期的使命而服務。”(注:USIA Strategic Principles, n。d。, OCB Central Files, box 20, OCB 040 USIA (1)。)因此,盡管美國對外宣稱新聞署是一個新聞機構,但是事實上它卻是美國針對蘇聯陣營和自由世界進行心理戰的一個工具。

自由世界的民眾是美國新聞署進行的心理戰的主要目標。正如新聞署署長斯特賴特所稱,“我們與蘇聯競爭的主要是自由世界的觀點。我們尤其關注的是自由世界裏那些左右不定的、迷茫的、無動於衷的,或者疑心重重的人。”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新聞署已經在91個國家建立了208個分處,沒有一個是在鐵幕之後。其中在歐洲有50處,中東和南亞34處,拉丁美洲40處,非洲34處,遠東50處。從美國新聞署的人員配置來看,最重要的10個國家是:德國,印度,日本,巴基斯坦,法國,意大利,泰國,奧地利,越南和韓國。

行動協調委員會

盡管艾森豪威爾本人非常重視心理戰,但是政府內部並沒有在心理戰的重要性方麵取得一致。傑克遜委員會認為心理戰略委員會工作效率太低,需要一個新的機構來進行心理戰,因此建議取消心理戰略委員會。但是艾森豪威爾認為,盡管在杜魯門政府時期,來自國務院的反對意見使心理戰略委員會無法有效地開展工作,但是其製定計劃的功能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1953年9月艾森豪威爾下令解散心理戰略委員會,成立了行動協調委員會(Operations Coordinating Board,OCB)以便“將心理戰因素注入政府的每一項活動”。從此行動協調委員會取代了心理戰略委員會,成為政府內部策劃心理戰的核心機構。

行動協調委員會在很多方麵與心理戰略委員會類似,其成員大體是原來的人手,主要包括國務院的副部長作為主席、心理戰顧問、國防部副部長、中情局和援外事務管理署(Foreign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的局長。其職責也與心理戰略委員會類似,目的是將心理因素置於美國政府的各項活動之中,以便這些心理因素產生有利於美國外交政策的輿論形勢。行動協調委員會繼續製定和發展心理戰活動,其中許多活動都是源於其前身心理戰略委員會的活動。

為了避免行動協調委員會也像心理戰略委員會一樣被部門矛盾所掣肘,行動協調委員會附屬於國家安全委員會,與國家安全委員會一起製定和執行心理戰略。在地區和國家計劃中,國家安全委員會製定了各種各樣的心理戰任務,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政策文件中通常會提到“使……信服”、“說服”、“告知”、“教育”、“澄清”、“勸誘”、“創造條件”、“培養一種……的感覺”等充滿心理戰色彩的言辭。

但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計劃都太廣泛,因此需要行動協調委員會來製定具體計劃。行動協調委員會的任務就是製定具體的行動計劃來補充國家安全委員會製定的大戰略,從而將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變成具體的執行政策。與心理戰略委員會不同的是,心理戰略委員會試圖影響政策製定過程,而行動協調委員會則側重於協調以及實施已經被批準的政策。行動協調委員會通過40多個特別工作小組展開活動,一些工作小組繼續心理戰略委員會所進行的工作,一些處理熱點問題如核武器試驗,還有一些協調在不同地區的工作。在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一項國家安全政策並將其指派給行動協調委員會之後,某個工作小組就會準備該行動計劃的要點。在組織形式上,行動協調委員會的計劃與軍事行動命令相似,通常會列出經過同意的行動,以及負責行動的部門。這些行動涉及外交、經濟、軍事和宣傳領域,此外還有一些需要私人組織進行的秘密行動。

除此而外,行動協調委員會還負責一些公共關係行動,指導各政府機構的公共關係部門按照政府的意圖行事、發布新聞、召開記者招待會等等,以影響國內外輿論。

總之,在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美國又建立了一些新的心理戰機構,改組了舊的機構,使心理戰活動能夠更加協調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