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袁偉民追憶:與興奮劑的那場艱難鬥爭(2 / 2)

但這次,袁偉民卻特別強調對EPO血檢的嚴格性。很多人認為袁偉民是杞人憂天,但很快就傳來消息:這次國際奧委會批準在悉尼奧運會進行EPO血檢。

袁偉民當機立斷,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所有血檢超標的中國運動員均不得參加悉尼奧運會。

受這項決定影響最大的是人們所熟知的某省女子中長跑隊,他們獲得奧運會參賽權的7名隊員中,有6人被證實使用了興奮劑或有強烈的使用興奮劑嫌疑。

不久,一位國務院領導人收到該省一位負責人的信,要求對運動員再進行一次血檢。袁偉民明白,興奮劑檢查必須突然襲擊。因為運動員在使用興奮劑之後,可以再使用“掩蓋劑”迅速消除痕跡。如同意重查,對方一定做好了準備,就可能查不出任何問題。

於是,袁偉民咬緊牙關,堅決不同意重查。

那段時間,各方的壓力不斷向袁偉民襲來。

9月5日,該省一位領導打電話給袁偉民談血檢問題,談了40分鍾。第二天,該省一位副書記和副省長專程來京找到袁偉民,為此,安排了一個座談會,總局領導都出席了。其中一位省領導甚至說,據她所知,國際上運動員都在用興奮劑,我們不用就吃虧了。之後兩天,又有一位上級領導兩次給袁偉民打了長達40多分鍾的電話,潛台詞都是希望“高抬貴手”。

回憶起那段經曆,袁偉民說:“那時的壓力真大啊!因為沒讓去的運動員裏,好幾個是能拿金牌的。出了興奮劑問題是我的責任,成績不好也是我的責任,如果因為興奮劑問題影響了北京申奧,我還得多一條‘罪名’。再加上那麼多領導找我,我也沒聽。我當時心想:大不了從悉尼回來我不幹這個局長了!”

對外公開“血檢超標”消息

9月6日,距離奧運會開幕隻有10天了。

興奮劑事件是公布還是不公布呢?不公布,扛不住,這麼多已報了名的運動員要留在家裏;公布,就是送上門的炮彈,引火燒身。

經過反複推敲,袁偉民決定坦然麵對,他請新華社主動公布消息:2名中國運動員由於尿檢呈陽性,25名中國運動員由於血檢超標,將不參加悉尼奧運會。

這一石激起千層浪,無論在出征前的首都機場還是一抵達悉尼奧運村,中國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都被中外記者團團圍住。一位記者問:“中國代表團總人數減少十分之一,什麼原因?對此有何看法?”對此,袁偉民早有交代,對外表態上要把握一個度,既不回避,也不能誇大,以免讓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攻擊我們。

因此,麵對記者發問,發言人沉著明確地回答:“中國代表團參賽人數確有一些變化,主要原因是有的隊員在血檢中有疑問……同時,有的隊員出現傷病,有的項目削減了部分替補隊員……運動員人數減少,教練員、醫生人數也要相應減少。”這樣準確清楚的回答,既實事求是地表明了態度,又防止了有人誇大其詞,把代表團總人數減少等同於“血檢超標”人數。

事實證明,袁偉民的決策是正確的。中國在興奮劑問題上的嚴厲舉措,使得國際輿論風向大變——

美聯社報道,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我不失望,我很高興,這是好消息……我們相信中國人,他們與興奮劑進行著鬥爭,這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當時的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羅格說:“這是個好跡象,表示中國希望有一個幹淨的體育,這對北京申辦奧運會是一個很好的信息……”

對袁偉民而言,這場與興奮劑的艱難鬥爭,他終於打贏了!

(摘自江蘇人民出版社《袁偉民與體壇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