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代文學為中心
朱萍楊元麗
由古典文學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在古代題材電視劇中占有一定數量的比重。以與清代相關文學類電視劇作為例,主要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視劇就有41部(查實的有20部)。從原著的來源來看,在改編為電視劇的古典文學中,絕大多數是古典小說,並且以名著居多,如電視劇《紅樓夢》改編自清代小說《紅樓夢》,電視劇《荒山孤女》、《陸判》等改編自蒲鬆齡小說《聊齋誌異》,還有《儒林外史》,這些都是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還有一部分電視劇則改編自戲曲作品,如電視劇《孟麗君》改編自清代杭州才女陳端生的長篇彈詞《再生緣》。另外還有根據神話傳說改編的,例如《茅台酒的傳說》、《寶蓮燈》。這些電視劇改編自同名或非同名文學作品,有的完全尊重原著的情節安排,有的則在編劇或導演的主觀理解基礎上進行一些改動,甚至是對原著完全沒有的情節進行創作添加。例如電視劇《範進中舉》、《兩根燈草》、《浦郎三妻》、《匡超人傳》改編自清代小說《儒林外史》,這幾部都是《儒林外史》中的幾個章回;電視劇《孟麗君》中的主人公“孟麗君”是清代才女陳端生的長篇彈詞《再生緣》中的主要人物;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則改編自《紅樓夢》原著,大部分內容都基本按照《紅樓夢》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拍攝。
與清代相關文學類電視劇作之內容
從原著的角度來說,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視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的作者在作品中明確提到了故事發生的時間,例如《儒林外史》和《再生緣》,其中的背景時間甚至地點都在原書開始就交代得很清楚,具體像《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時成化末年,正是天下繁富的時候……”“話說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個鄉村,叫作薛家集。”這樣電視劇就可以按照書中所寫的背景選擇相應的人物服裝和建築場景,然後按照導演的理解再現當時的情境。
第二類的原著作者則或有意或無意地沒有設定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如《紅樓夢》和《聊齋誌異》。其中典型的是《聊齋誌異》的拍攝,因為原著中很多篇目都沒有提到故事發生的朝代,因而主人公的服裝等便由電視劇的創作者根據古代文化的相關知識自行安排。然而,無論有沒有具體地設定背景,故事的內容事實上還是與作者本身的經曆有一定關係的,例如《儒林外史》係列,雖然原著交代了一定的時代背景,但主要事跡則是吳敬梓根據自己對當時入仕科考種種怪狀有所反思而撰寫的,而原著中的個體人物和相應事件都在曆史上沒有真正地存在和發生過,創造出這樣的形象和故事隻是為了反映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
從電視劇的情節來看,各個劇目的內容都較原著更為豐富。正因為取材於文學作品,故事安排的自主性比較高,受曆史真實、社會環境的約束較少,對人物和情節的藝術渲染則較多。
以清代相關題材的文學作品為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鬼神題材
典型的是由蒲鬆齡小說《聊齋誌異》中的部分故事改編的電視劇,包括早期拍攝的《聊齋》係列劇中的《魯公女》、《冥間酒友》、《陸判》等和後來重新拍攝的、融入了海峽兩岸演員的新《聊齋》三部中的《花姑子》等。蒲鬆齡《聊齋誌異》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話傳說的形式寫出來的,情節的曲折離奇也往往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但內容卻深深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譬如:人可以變成老虎為哥哥報仇;小孩的靈魂附在蟋蟀的身上,而蟋蟀所向無敵;人和鬼魂可以結為夫婦;花妖和狐女也像人一樣可親可愛。電視劇在原作的基礎上大多根據劇情需要做了適當的增刪,但基本保留了原著固有的主題。
以鬼神為主要內容的電視劇也表現出不同的幾個主題。
一為情犧牲
主要表現為《聊齋》係列劇中的《香玉》、《魯公女》等。《香玉》講述凡人黃生報花仙愛慕之情以命相救;《魯公女》講述張於旦與魯公女穿越生死的愛情。這類主題歌頌了真情之至。
二善惡報應
代表作品有《聊齋》係列劇中的《冥間酒友》、《陸判》等。《冥間酒友》改編自《聊齋誌異》中的《王六郎》一篇,原著中作者感歎:“置身青雲無忘貧賤,此其所以神也。”身為落水鬼的王六郎放棄了投胎的機會,救了一名落水的婦女,最終感動上天修成正果。《陸判》中才疏學淺但不懼鬼神的朱爾旦因為貪欲使得他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詮釋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
三對智慧賢良、德貌兼備女性形象的塑造與頌揚代表作品有《聊齋》係列劇中的《花仙奇緣》、《嬰寧》、《荒山狐女》等。《花仙奇緣》中的花仙葛巾是個美麗嫻雅的女性,幫助常母起死回生,姐妹二人還在瘟疫之時醫治百姓,因身世遭到猜疑,憤然離去。敢愛敢恨,性格鮮明。《嬰寧》是塑造純真女性形象中最動人的故事之一。嬰寧天真憨純,但受到世俗眼光的汙染後不再歡笑,和鬼母一同離開。作者在這裏也不無遺憾。《荒山狐女》中重點塑造了“美而賢”的方氏和“美而慧”的施舜華兩位女性形象,在主人公張鴻漸遇到危難之時,全靠兩個女性的智慧賢良幫助他渡過難關。
四愛情之外的情感恩義
代表作品有《聊齋》係列劇中的《冥間酒友》、《荒山狐女》。《冥間酒友》中用歌詞道出“結出生死誼”,“分什麼貧富貴賤長幼尊卑”,“管什麼時空難錯仙凡路遠”,強化了守信重義的道德觀念。《荒山狐女》中的狐女施舜華對張鴻漸夫婦的多次幫助,都是不計代價、不求回報的。這些主題雖然都是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但是表達的是人民的美好純真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