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連隊收獲情況
1934年各種雜糧收獲數量如以連隊為單位,則以屯墾第五隊為最多,收獲雜糧數量達1430石;以屯墾第三隊為最少,收獲雜糧數量僅140餘石。各連隊普遍收獲雜糧數量多在250石至300石之間。
(三)百川堡收獲情況
1934年百川堡墾殖聯合辦事處所轄各隊收獲雜糧。三個師墾隊及辦事處公田共收獲各種糧粟2192餘石,麻25斤。73師墾隊收獲糧粟數量最多,為807餘石。
(四)軍官屯墾隊收獲情況
1934年三個軍官屯墾隊共收獲雜糧1868餘石。第一隊全隊各組員收獲共356餘石,平均每人收獲雜糧為6石左右。組員中收獲數量在5石以下者幾占半數以上,達33人;5石至10石者有18人;10石至20石者9人;收獲在20石以上者僅1人。第二隊全隊各組員共收獲603餘石,平均每人9石,組員中收獲量在5石以下者有10人,5石至10石者有18人;10石至20石者有32人;20石以上者僅1人。第三隊全隊各組員收獲雜糧為908石,平均每人約14石,組員中收獲量在5石以下者僅2人,5石至10石者有11人;10石至20石者有43人,占全隊組員人數三分之二以上,20石以上者有9人。
三個軍官屯墾隊作物收獲數量共為116餘石,其中第一、二隊公田全部受災,故沒有收獲,第三隊沒有自種麵積,半種麵積為324.25畝,收獲作物116.55石。
總的來看,1934年軍官屯墾各隊種植麵積、受災麵積以及收獲數量等情況,以第三隊為優良,第二隊次之,第一隊最差。第三隊每人平均種植在80畝左右,多數俱在七八十畝,30畝至50畝者僅5人。受災麵積亦以第三隊為最輕,全隊僅9頃,占原種麵積五分之一弱。收獲數量亦當推第三隊為最優,平均每人收獲量14石,10石至20石者有43人,占全隊組員人數三分之二左右。第一隊全隊種植麵積不少,但各組員種植麵積差距較大,其受災亦較重,超過原種麵積一半以上,其收獲量各組員平均數較低,僅及6石左右,組員中一半以上人數收獲量尚不及5石。第二隊的種植麵積、受災麵積及收獲數量等情況均位於第三隊之下,第一隊之上。
(五)407團2營收獲情況
1934年407團2營種植作物種類有高粱、蓧麥、胡麻、黑豆、豇豆、玉蜀黍、糜子、穀子、黍子、蕎麥、麻子、黃豆、馬鈴薯、小黍子、小糜子、蔬菜。馬鈴薯收獲數量為25000斤,其餘作物共收獲342.3石。
三、作物收獲價值
(一)全墾區收獲情況
1934年全墾區各項作物收獲總值為86700餘元,特種作物煙草售價為最高,為28500餘元,占總額32.93%;糜子次之,為18700餘元,占總額21.64%;再次為豌豆,為11510餘元,占總額13.29%;小麥值11450餘元,占總額13.21%;其餘價額都在5000元以下,其百分比也都在5%以下。
(二)各連隊收獲情況
各屯墾連隊各種作物的收獲價值以屯墾第五隊最高,共達8069餘元;以屯墾第一隊居第二,達5987餘元;409團第1連及屯墾第六隊均各達5000餘元。第410團第7連因水災過重,各項作物淹沒殆盡,故收獲物折價僅900餘元,其餘各連隊概約在2000元至3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