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用力扔,用力摔:~了吧,沒用了。
【拽窩窩】一種兒童遊戲,將軟泥做成窩形,窩朝下猛地摔下去,發出很大聲響:作業還沒寫完就去~,看這衣服弄得全是泥點子,自個兒洗洗去。(隋振山《從山裏走來》)
【拽爪子】上肢有殘疾的人:為了你們潘家,我兄弟搭了十幾條命,我也成了~。我得罪了二龍山,也不能在這待了。(高滿堂 孫建業《闖關東》)
【跩】泛指身體不靈活,走路搖晃:兩條鴨子似的小短腿,若從身後看,就沒那麼再像的了,可是,他走起路來並不顯得怎麼~。(張鈞《偽都煙雲》)
【跩劃】搖晃,搖擺:這玩藝兒真好玩,一碰就直~。(汪玢玲李少卿《長春市民俗方言誌》)
【跩跩達達】形容走路搖搖晃晃、一走一晃:白鴨很快遊向了南岸,徑直向大寶家~地走去。(苗中一《和氣屯的煩惱》)黑熊像人一樣立起身子……用左爪子抓起一個苞米棒子放進筐裏,轉身又~地朝地子門口走。(於雷《屬龍女》)
【轉轉哄哄】咬文嚼字,故弄玄虛:都是你爹教的,一個個~的。(思妃《天歎》)
【拽巴】拿出,拉出:槐道庚慌忙把頭從閻家梁那兒不透氣的懷裏~出來,隨機應變……(王正寅《落鳳坡遺案》)忙活,比喻辛苦:“多雇兩個小夥計不就結了!”二玍把一塊糖咽進肚裏,又抓把爐果,邊吃邊說:“何苦老少不著閑地~。”(張鈞《偽都煙雲》)拉弦:“爺們,這是什麼人在拉呀?”跑堂的說:“是俺家老掌櫃,他沒事好~兩下子。”(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拽辮子】比喻抓別人的短處:正大光明,不怕~。(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拽達】拉,拖:姆怕野豬群後邊有老虎,就~這死豬奔這兒來了。(於雷《屬龍女》)
【拽貓尾巴上炕】形容勞累過度,炕都上不去了:春耕時,生產隊的大鍾三點就敲響了。插秧插到天麻麻黑才回來,~的力氣都沒有了。(隋振山《從山裏走來》)
【拽死拽活】累死累活,拚死拚活:咱們這些人天天~,像老驢老馬似的幹,可吃些什麼呢?(陶勉《鴨綠江三百年》)
【拽腿】比喻拖累:誰能和你比呀,輕手利腳的,俺們有孩子爪子的~,你說咋能“解放”啊!
【專心磨眼兒】一心一意:像前麵說到的閻梁,不正~地往農網工程裏鑽嗎。(李吉明《風雨》)
【磚門臉子】比喻人徒有其表:別看她們出門在外打扮得像朵花似的,那都是~給人看的,那寢室造得跟豬窩似的!(溫福林《心路》)
【磚頭】磚,紅磚:明兒個給你拉兩車~,趕緊把圍牆豁口封上。(陳世凱《歲月踏歌》)
【磚瓦石塊】泛指建築材料:蓋房子,~一樣也不少了。(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轉房】滿族舊俗,丈夫死後,妻子可不分輩分在夫族中“改嫁”:阿薩克達死後,沒過周年,族人就商量著,把她~了,她又被塞進她丈夫的親七叔被窩裏。(於雷《屬龍女》)
【轉角子房】外體呈九十度角的房:不遠了,過紅綠燈直行一百米,那個~就是了。(《關東文學》)
【轉年】也說“轉過年”。某一年的第二年:~冬天,經過一年的苦練奮鬥,飽含汗水的誓言變作了成功的現實。(宋遜風《霧開河上的倩影》)轉過年,鴨綠江一帶鬧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鴨綠江的傳說》)
【轉天】明天,第二天:~一早,謝永強背著包有些悲壯地走出了家門,他沿著村道一直向前走著。(張繼《鄉村愛情2》)
【轉】欺騙、玩弄:你啥意思吧?薑明水發現自己被~了,心裏有點惱。(李吉明《風雨》)
【轉半天磨】想了好半天:老袁撓著頭站了起來,在屋裏轉了半天磨,突然站住,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攻其不備。(成玄《張作霖演義》)
【轉不過勁兒】又作“轉不過彎兒”。想不明白:“咋還~來呢?”說著又問滿囤:“除了這七坰,還有兩坰甜菜地咋安排呢?”(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五格格聽丈夫回家突如其來地一說,頭腦直覺發脹,一時轉不過彎兒來。(張鈞《偽都煙雲》)
【轉不過磨兒】弄不清楚,想不明白:地下一個猴兒,樹上“騎”個猴兒,一共幾個猴?咋~來呢?兩個猴兒唄!
【轉不過彎兒】見本頁“轉不過勁兒”。
【轉不開磨】狹窄:這是個憋死牛的地方,車都~。(隋振山《從山裏走來》)腦瓜不靈活:就這麼點事兒都~,你還能幹什麼!(溫福林《心路》)
【轉腚】掉腚,跟隨:鄭爺罵你不是東西,他說你靠著那幾句高麗話就知道跟著高麗娘們兒屁股後麵~。(於雷《屬龍女》)
【轉桄子】改變主意,變卦兒:昨天還好好的,可今天早晨突然~了,你說怪不怪?(《二八月傳聞》)
【轉過神】明白過來:杜玉說完,哭著跑回了班組,餘廠長半天才~來。(《愛你無悔》)
【轉筋】罵人話,抽筋:老子打鬼子那咱,你還不知道在哪兒~呢,教訓俺你還不夠格!(《難忘歲月》)
【轉楞】轉動,形容心眼兒多:我了解她,可能~了,心眼兒一轉一個道。(陳明遠張子清《時代足音》)
【轉迷溜】指原地轉圈:愁得小媳婦哭天抹淚,愁得縮脖子無心落腸的,在地下~。(王鬆林《滿族薩滿神話故事》)
【轉磨磨】因高興或著急而原地打轉轉:貪婪的葛珊達樂得圍著金銀直~。(吳寶三等《黑龍江傳說》)
【轉盤】環行島:頭一次進城,走到一個~,轉圈兒五個褲襠叉,竟給我轉迷糊了。(隋振山《從山裏走來》)
【轉圈兒】周圍,周邊兒:工地西頭的火龍崗下邊,是一塊~長滿了荊柴棵子的荒草地。(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早先年,咱們老白山~就是衝天的大林子。這山根下有個屯堡,叫雙河村。(王德富薛延霞《長白山人參故事》)
【轉湯子】指帶瓤的瓜果壞了:他聞了聞,又拿在手裏輕輕搖了搖說:“你這香瓜保準~了!”(《春風》)
【轉悠】溜達,閑逛:王老變根本就沒什麼事,是騙他老婆的。在外邊~一陣子,看天黑了就又回來了。(徐娟《關東風俗故事》)轉動:他~眼珠子,想出個主意。(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轉軸】已定的事,忽然改變:莊豐田昨天還好好的,可今天早晨突然~子了,你說怪不怪?(《二八月傳聞》)滾動,打轉:由於水的坡度過大,排一進此地,排深亂晃,散木在腳下直~。(曹保明《長白山木幫文化》)
【轉軸腦瓜】形容心眼兒多,點子多:劉大華跟她爹都不說真話,長了個帶滾珠的~,姑娘我可轉不過他!(李微《秧歌選》)
【轉轉嗬嗬】形容走路不緊不慢、身子搖晃:不出所料,老趙穿著老太太的藍色免襟大布衫,戴著一頂老太太大絨帽~地走了上來,他表演的是小品《小草》。(李東旭李興華《轉王趙本山》)
【轉轉磨磨】原地轉圈子:~地,你不走想幹啥?(汪玢玲李少卿《長春市民俗方言誌》)千方百計想辦法:他~想弄一張文憑。(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莊戶手】幹農活兒的能手:幾年來,她學會了耕耘鋤割,趕車打場,蹚地碼垛,樣樣拿得起,放得下,貧下中農誇她是好~!(梁之《長白山人》)
【莊稼把式】種莊稼的好手:謝大戶說十年也出不了個~,兒呀,你再想想你還能做啥?(張永軍《北方獵人部落》)
【莊稼茬子】秋收後,留下的莊稼根莖,如:苞米茬子、高粱茬子、豆茬子等:秋天,苞米、大豆都被收割了,剩下一些~蓋不住地壟。(於雷《屬龍女》)
【莊稼底子】種田的出身:看到小王懂得好多地裏的事情,趙玉林尋思:“他也是~。”(周立波《暴風驟雨》)
【莊稼飯】普通農家飯菜:拍黃瓜、烀茄子土豆辣椒醬,幹豆腐卷大蔥……這些~菜,吃起來又實惠、又可口。(陳世凱《歲月踏歌》)
【莊稼嗑兒】大實話,百姓話:趙光明……心裏想:他們嘮的雖然盡是些個~,卻道出了一條很重要的馬列主義原理。(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
【莊稼沒棵】形容莊稼又高又密:這七八月~的,別說是幾隻雞,就是藏起幾個大活人來,讓俺咋找?(謝頤豐《激蕩山河》)
【莊稼耙子】貶義,鄉下人,莊稼漢:你們有些人管俺們叫~,別小瞧人。要是沒俺們種糧,你們城裏人就喝西北風去吧!
【莊稼起身】莊稼拔節、長高:~時節,戴洪元在後邊扶犁,王才在前頭牽牲口,玉米葉把王才的手臉刮拉得血痕道道。(宋遜風《春風化雨》)
【莊稼院兒】農家:咱們~,地是根本。(周立波《暴風驟雨》)
【樁兒】土匪黑話,丈夫:你別怕,你要是真沒~就跟俺吧。俺跟政委說,你是俺老婆。(於雷《屬龍女》)
【裝】對他人不屑:原來都是一個公社的,以前就認識,這次卻和我~,在所長麵前跟我動手動腳,我不服氣,就給了他一拳。(丁誌闊《百年關東》)使上圈套,套弄:話頭是你引起來的,到了兒,隻說上這麼幾句不鹹不淡的話,這……這不是把我老薑頭~進去了嗎?(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這可是你爹上趕著跟人家說的呀。你若不幹,不就把爹~進去嗎!爹這張老臉往哪兒擱?(張鈞《偽都煙雲》)
【裝巴】形容草草、隨意地裝東西:他來了,也是火燎腚似的~一年用的東西就走,七八年了,沒見他領他那傻兒子和那大龍女來。(於雷《屬龍女》)
【裝彪賣傻】裝瘋賣傻,故意裝作瘋癲癡呆的樣子:你再給我裝膘(彪)賣傻,我可真崩了你。(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裝大】過頭、過分:我想我真的是~了,秀娟好像都感到意外了。(《終結愛情的死亡遊戲》)
【裝大把】裝作了不起,很高傲的樣子:腦瓜筋一繃我~兒,答應把一百塊借給張發。(《黑龍江藝術》)牛萬福咋咋呼呼有點兒~了,“你們看,他從北京到新京,登基三回,每回三年,三三見九,地火遍地燒,迎風吼!這當然也是天意。”(張鈞《偽都煙雲》)
【裝大瓣蒜】也說“充大瓣蒜”。貶義,裝腔作勢,裝相:土球子,你真他媽不是東西,竟敢到老子的關口~,你就告訴大當家的,我也不怕惡人先告狀。(《北方曲藝》)行了,這事兒你少操心吧,你又不是我媳婦兒,充啥大瓣蒜。(電影《喜蓮》)
【裝大尾巴狼】又作“裝大尾巴蛆”。貶義,裝模作樣:王玉忠,你挺能~啊,裝這麼大扯。(馬星海英寧《東北一家人》)俺笑咱倆都是小姐身子丫環命。行了,都別裝大尾巴蛆了,一家一半兒。(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裝大尾巴蛆】見上條“裝大尾巴狼”。
【裝豆包】形容人多,擁擠:門口的小木牌上寫著定員二十名,實際監押的是二十七名,每個人占著巴掌大塊地方,十分擁擠。白天坐著還湊合,晚上一倒下就像~似的一個挨一個貼著。(張鈞《偽都煙雲》)
【裝犢子】罵人話,不是人,裝人:一到動真格的時候,老老小小都他媽給我~。(趙韞穎《老娘淚》)
【裝棍兒】裝作誰也惹不起的樣子:一看黃老四那副德行,馬豔華笑了。“不跟我~了?那上炕睡覺吧!”(何慶魁王永奇《聖水湖畔》)
【裝鍋】指往蒸鍋中擺放、碼放餃子、包子、豆包等麵食品:誰尋思~的活兒好誰去幹好了,煙熏火燎氣又熱乎的,像誰願意幹似的!(溫福林《心路》)
【裝憨】故作不知:你別~兒,這錢你準動了。(劉天相《鴛鴦鞋》)假裝憨厚,裝傻:怪就怪咱平日愛占便宜不處人,~的石根總想占咱的婆娘,咱就先占了他的婆娘就結了仇。(張永軍《北方獵人部落》)
【裝呼】裝腔作勢:還有,上級認為我對搶糧事件處理不得當,撤我的職是遲早的事。更主要的我看黨國用的官員不行,都是憑裙帶關係上來的,沒啥本事,還都~的。(高傑賢《拂曉長春》)
【裝假】把自己當外人,客氣:在爹娘麵前我就不~了,還行吧!養活了幾十號人,一年下來多少還能剩點。(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裝緊】裝相,對他人不屑:那個臭婊子老和老子~,老子不看在咱兄弟魯石的份上早宰了她了!(張永軍《北方獵人部落》)
【裝老衣服】壽衣:他死的很明白,他從清泉旁一回來,就讓兒孫們把~找出來穿在身上。他說他要死了,閻王讓他和千日善老人一塊去。(於雷《屬龍女》)
【裝夢種】裝瘋賣傻:姆姐夫是個小人精,姆姐說了他的醜事,姆姐夫也不聲張,~,隻是嘿嘿地笑。(於雷《屬蛇女》)
【裝明公二大爺】不懂裝懂,裝明白:不懂不要緊,隻要虛心學習,懂也不難。怕的是明明不懂,還~!
【裝模】給人假相,假裝:不一會兒,就鑽進食雜鋪一個便衣,狗裏狗秋地~來買東西,可他一進屋就四下地撒目,終於找到了正在晾著的粥鍋,鎖柱兒還沒撈著吃呢,就給端走了。(張鈞《偽都煙雲》)
【裝嫩】假裝年輕:都一臉地壟溝子了,你還~,臉拍得像個白骨精!裝作不懂事:這事誰都明白,你不要在那兒~好不?(陳明遠張子清《時代足音》)
【裝炮兒】目中無人,自以為大:也不看看這是啥地方,竟敢跑這兒~來了!(謝頤豐《激蕩山河》)
【裝屁】狂傲,裝模作樣:炮筒子脾氣的馬蓮一聽這番話,情緒激動了起來,嗓門兒也大了:“我閨女和你兒子處對象,我還得必須給你留下點兒好的印象?你跟我~兒哪?”(何慶魁王永奇《聖水湖畔》)國勢調查那幾天,案頭上擺著日本“金槍”牌兒煙卷兒,一杯香噴噴冒著熱氣的茶,坐在一把轉椅上扭過來,調過去吆五喝六地,看他那神氣勁兒,真他媽的是小人別得地,得地就~。(張鈞《偽都煙雲》)
【裝槍】比喻利用他人去做某種事:別給人家~,要找領導你就自己去。(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裝瓤子】泛指室內裝飾裝潢:二嬸家的房子已經封頂了,就剩~了。(《難忘歲月》)
【裝肉頭】裝傻,裝作不懂事理:如果舞客~,不肯花錢,舞女也不免要明指暗示地拿話兒敲打,舞客不好意思,隻得又裝出挺有派頭地掏錢去買酒。(張鈞《偽都煙雲》)
【裝孫子】裝作順從、老實:你這會兒~,……在早,他們整得咱們窮人眼淚流成河。(周立波《暴風驟雨》)
【裝五作六】裝腔作勢:事情雖好,身份莫丟,也不可召之即來,他~一番,又發出通電。(成玄《張作霖演義》)
【裝稀濘】假裝糊塗,裝傻:我了解他,那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眼下~,這裏指定有故事!
【裝熊】裝老實,假裝無能:天黑前收拾完任務夠艱巨的,自己是班長,不能~,他看著大夥,黃雨東、小潘、袁路都眉頭皺著,是呀,大家也累了,“先休息十分鍾!”(溫福林《心路》)“老子就裝!”田野:“就怕你到公安局~!”(馮延飛《美麗的田野》)
【裝煙】滿族的禮節,把煙袋裝好煙遞給客人抽,以示尊敬:來,上炕坐,我先給你~,咱倆慢慢嘮。(施立學《關東歲時風俗論》)
【裝煙禮】滿族訂婚習俗之一:女方要穿上新衣、新鞋、梳妝打扮,親自給男方家來人以旱煙裝煙袋,依次相敬,這叫做~。(曾慶中《關東風土·人情·掌故》)
【裝煙錢】滿族訂婚習俗之一:女方……親自給男方家來人以旱煙裝煙袋,依次相敬,這叫做“裝煙禮”。男家尊長要贈給女方錢幣,通常叫做~。(曾慶中《關東風土·人情·掌故》)
【奘】高大粗壯:沒到過原始森林之前,真的沒見過這麼~的紅鬆呢,四個人都沒抱過來!(隋振山《從山裏走來》)這棵樹很~。
【壯棒】壯實,粗壯:這根柱子真夠~的了,能頂住梁柁。(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壯肥】指為牲畜增膘、增肥:秋高氣爽,天氣轉涼,正是牲畜~搶秋膘的好季節。(隋振山《從山裏走來》)
【壯臉】爭氣,露臉:這孩子還真給父母~,學習好,品行也好。(汪玢玲李少卿《長春市民俗方言誌》)
【壯門麵】添彩長氣,壯聲勢:老尼姑為~,又忙從大北關白衣庵、大南關吉祥庵邀二十多位尼姑助陣。(成玄《張作霖演義》)
【壯腰眼兒】撐腰,壯膽兒:是啊,李富貴一門兒想發家,就死乞白賴拽住了能給他~的滿囤。(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
【撞大運】碰運氣:買獎券那是~的事。(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撞頭】打牆時立在一頭的木板:~埋歪了,快正一正。(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撞羊頭】頂撞,打架:你少跟俺整那~的樣兒。操!今年上秋,人家的豆子都快熟了,你給摟了,人家就有借口不交公糧,你替人家交啊?(於雷《屬蛇女》)
【追兒】滿族語,兒子:“這兩隻小雁是我的~和尾倫,仰承尊敬的穆坤達阿牟其給以關照。”肖香梅說道。(於雷《屬龍女》)
【追著哇著】形容催促很緊:我不~,他根本就不能去。(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錐子風】形容東北冬季西北風刮在臉上像錐子紮的一樣疼:長白山頭一年四季老北風,俗稱鵝毛大雪~,刮得山頭形成了一片酷似北極氣候的凍原。(施立學《關東故事學》)
【墜搭】物品掛在、背在身上晃蕩著的樣子:書包在肩上~著。(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跟隨:小馬駒在車後~著。(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墜腳星】成為負擔和拖累的孩子:其實不是俺不願出工,是家裏有個~。孩子小沒人看。(陳世凱《歲月踏歌》)
【墜金】吞金,一種自殺手段:那時,不少淘金人隻好把金子吞進肚子裏帶出去,結果金子沒帶出去,人也~死了!最終鬧個人財兩空!(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墜子】專指耳環:聽好了:金戒指、手鏈子,項鏈子、~一樣都不能少!(《難忘歲月》)
【贅腳】見本頁“贅腿”。
【贅掯】累贅:這一天,讓孩子~得哪兒也去不了。
【贅腿】又作“贅腳”。拉後腿,扯後腿:那我們還爭什麼平等?哪兒來的自由?誰都有~,我不去,別人又得泄勁啦。(黑龍江藝術學校《小戲選》)他是初把,都怕贅腳,誰也不願意帶他去,他自己進深山老林子,轉了不少日子。(王德富薛延霞《長白山人參故事》)
【準成】準確,可靠:劉老漢也被鐵山的情緒感染著:“這招兒~,沒冒兒!”(梁之《長白山人》)他說:“那東西不如我的腿~……”(《參籽紅似火》)
【準稱】放心,可信:葛紅,跟你妹子說實話,他這玩意兒~不?(戲曲《露把臉兒》)
【準乎】準,確定不變:說請我吃飯都說了八百遍了,還有沒有個~話兒了?(陳明遠《風流東疆人》)
【準信】準確的信息或消息:把股權證都先拿回去,礦上再核計核計,最好別把這七八十萬塊錢都押到一郎一個人身上,稍等個三天兩頭的,一定給大夥兒準信。(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準作兒】一定之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沒有個~那怎麼行。(《關東文學》)
【拙】笨:婆婆左看右看也看不出繡的是什麼字,就罵她笨、~。(瞎話《懶婆婆掉眼淚兒》)
【拙重】樸實,厚重:關東二人轉就像關東人一樣,粗豪,~,可著嗓門大吼。(霍長和金芳《二人轉檔案》)
【拙嘴笨腮】嘴笨,不善言辭:在大年初一的晚上,他這個~的人也能跟全家人講了一套“政治課”。(國興《主人》)席間,女人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且~,不知如何表示。(施立學《關東故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