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箍】頂針兒:連個~都沒有,這被可咋縫啊。(溫福林《心路》)
【針頭線腦】小,瑣碎:自從訂了這團圓媳婦,把積存下的那點~的錢都花上了。(蕭紅《呼蘭河傳》)咱爹還說咱這個家讓俺看著辦呢,其實呢?~的事是俺說了算,要是動刀子割肉了,刀把還是攥在他的手裏。(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針線笸籮】柳條編成放在炕上裝針線的扁圓形敞口器具:冬日的陽光透過格子窗,灑在炕上的兩個笸籮上,一個是~,一個是煙笸籮。
【真不真假不假】真假難辨,真假不分:~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呀?(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真觸】實際交往:各論各叫是哥們兒,要是動~的,他們兩個那是爺們兒。(施立學《關東故事學》)
【真兒是真兒,昧兒是昧兒】明白就說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形容求真,不含糊:跟他辦事兒就得~,要不非出說不可。(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真個】真的,的確,實在:這地方~是變了。
【真叫勁】真來勁,真有勁:那火車一叫像老牛似的,那汽車也~,跑得飛快,突然嘎的一聲停住,一刹氣把屁股燈都憋亮了。(溫福林《心路》)
【真絕頭】形容不通事理:老絕頭~,人家轟轟烈烈地要入社,他倒好,鬧著要拉馬退社!(陳世凱《歲月踏歌》)
【真狼】形容人毫無親情:哪有這麼“狼”的?親兄弟的台也拆,好朋友的便宜也占,你~!
【真亮兒】清楚,真切:大娘……我記~的,就揣在這個兜了。(《就是他》)才剛人家馮連長在喇叭筒子裏喊的,我聽~的,那還有啥招兒!(崔明祥《兩老漢看打靶》)
【真事似的】跟真的一樣:劉能說:“別說話,我在想你說的話呢。”劉英娘說:“~,你想什麼呢?”(張繼《鄉村愛情2》)
【真是個蟈蟈】罵人話,不是人:苞米苗兒都沒腰深了,二彪子一宿工夫全給拔了,不是人做,~!(《關東文學》)
【真響亮】叫好,叫響:我沒有這麼大的兒子,有兒子我娶她,這姑娘~。(蕭紅《呼蘭河傳》)
【真一半假一半】半真半假:二蛋子不在家,海燕難免會寂寞。再加上與公婆的關係並不好,這就讓他有了可乘之機。思來想去,大牛決定還是先從語言入手,先~地試試她的態度。(丁誌闊《百年關東》)
【真咋的】疑問,真的嗎:“~?”馬蓮驚喜地看著那張錄取通知單,又問:“二芹,是不是你李叔幫找人了呀?”(何慶魁王永奇《聖水湖畔》)
【真章】真實的行動;真切有效的辦法:咳,哪曾想,一動~,兩個都吹了!(《招親記》)一看賀青這股勁頭,他心裏嘀咕:到底是窮苦人出身,上了~夠上個堅決!(《洮河飛浪》)
【真照兒】清楚:當時,我看得可~呢!(汪玢玲李少卿《長春市民俗方言誌》)
【真裝】真貨,原裝:媽呀,這可是件~東西,祖母綠,最上講究的祖母綠!(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真自兒】真舒服,真自在:這一覺兒睡得~。
【真字兒】繁體字:有人說應該恢複~,要我說,那還不如直接恢複甲骨文得啦!
【榛蘑】東北特產,一種傘形菌,多生於背陰坡的榛樹叢中,味道鮮美:你不知道啊,這頓飯吃的是小雞燉~,老好吃了。(《參花》)
【枕頭頂刺繡】奉繡的一種,滿族風俗。指在方形枕頭的兩側堵頭繡上各種圖案:古老的~在表現長白山滿族現實生活的同時,也反映了人民對美好未來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遲秀才《老鄉話東北》)
【枕頭皮子】枕套:那時,結婚隨禮也很隨意,買個臉盆、暖瓶,送對兒~、床單的都行。哪像現在整得這麼大發!(《難忘歲月》)
【枕頭瓤子】枕芯:太老趕了!現在~都用蕎麥皮子、真空綿了,那還有用稻殼子的了?(陳明遠張子清《時代足音》)形容沒大用途、沒大前途的人或物:學習不努力,成天泡網吧玩兒遊戲,將來能出息個~的材料就不錯了。(陳明遠《風流東疆人》)
【枕頭狀】指妻子向丈夫告狀:因為~,鬧得家裏不和。(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陣伍】隊伍,陣勢:這回董貴心眼更毒,想把金鴿子和棒槌姑娘一塊搶走,頭兩天就布好了~。(梁之《一對金鴿子》)
【震】威嚇,嚇阻:“我~~他。”對後車大喊:“大哥!把洋炮給我!”(《親仇》)
【震頭】震動:投奔人家也隻能當個小崽子。要幹將來就自己拉幫,幹出個~來!(成玄《張作霖演義》)影響,名氣、名號:隻是兄弟初出茅廬,還沒創出個~,到你們保險區去,還不是無功受祿白分好處,實在過意不去。(成玄《張作霖演義》)
【鎮】壓倒、因敬畏而佩服:他的舞蹈動作優美,身段也好,三場舞下來就把觀眾~了。(霍長和金芳《二人轉檔案》)
【鎮唬】用恐嚇的方法使人屈服:看你們誰還敢打?上村的那些男人讓阿商達~住了,不再有人靠前。(於雷《屬龍女》)我一陣暴跳,本來尋思能把兒子~住,哪想這小子一點不服軟……(林和平《雞叫三遍時》)
【爭講】爭辯,爭論:一郎,娘也不和你~,娘這麼說就是舍不得你這麼個孩子,你這麼個從小挺好的孩子。(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爭斤撥兩】比喻計較小事,斤斤計較:男子漢大丈夫,為這麼點兒小事~,叫人笑話。
【爭競】計較:你是大人大量,宰相肚裏能撐船,就別跟他~了。(溫福林《心路》)
【爭口袋】爭搶利益:豆枝兒,不是姆給你~,幹啥呀?興師動眾的。(於雷《屬蛇女》)
【爭纓子】貶義,爭先:困難麵前要往前搶,榮譽麵前不要跟人家~。(陳明遠《風流東疆人》)
【爭嘴】兩件事或幾件事相互幹擾:又是播種,又是修渠,兩下不~嗎?(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在吃東西上爭多論少或占別人的份兒:窗台下的瘸舅明白了,高太太和惠子都是餓壞了,都是想悄悄吃一把炒豆子,可兩人見了麵,又實在不好意思和孩子們~了。(高傑賢《拂曉長春》)
【爭嘴窩子】脖頸上麵凹下的地方:小三的~要比別人深。(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掙】撐開:來呀,給我~著口袋,好把大米倒進去。(汪玢玲 李少卿《長春市民俗方言誌》)
【睜眼瞎】患白內瘴的病人:挺好個孩子,怎麼能讓他變成~呢。(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比喻沒有文化,不識字的人:現在都改革開放了,人們富裕了,連山裏農村都沒有~了。(隋振山《從山裏走來》)
【蒸不熟煮不爛】東北俗語,形容人不明事理,腦袋不開竅:對那些個~的主兒是軟了也不行硬了更不中,直弄得他倆兒滿嘴燎泡七竅生煙。(李吉明《風雨》)
【蒸貓】舊時北方流行的一種迷信懲罰竊賊的方法:聽媽媽說屜蒸活貓就等於是活蒸盜賊,能蒸死盜賊!就能找回被人偷走的雞鴨。盜賊要是聽說~,就會悄悄地把偷物送回來。
【整】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搞、弄:萬和十三歲的時候,爸爸也死了,他開始過著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苞米下來~點苞米,毛豆下來~點毛豆,看青的看到他,他就笑笑,人家也不抓他。(高傑賢《拂曉長春》)這東西我看見人~過,並不難。吃喝:還商量個啥呀,老規矩,找個飯館~一頓不就完了。(馬星海英寧《東北一家人》)唱歌:今天得放鬆一下,走,上歌廳~兩嗓子去。(陳明遠《風流東疆人》)拍照:見次麵不容易,來,給俺倆~張合影留作紀念。(《難忘歲月》)抽:那個大煙鬼,一天他~兩包將供嘴兒。(《春風》)說:同不同意,給個痛快話,別~那些沒用的。(小品《相親》)辯論,打鬥:那小子不服氣,結果咋樣,他沒~過我。(溫福林《心路》)扯,掙:這褲子質量不咋地,就穿一天,褲襠就~開線了。(陳世凱《歲月踏歌》)
【整巴】簡單、隨意的整理:牛繼紅瞧著新鮮:“小玲這腦袋~得有意思嘿。”(馬星海英寧《東北一家人》)明個兒大姑夫想法子給你買個洋車子,舊的~~就中。(於雷《屬蛇女》)
【整不出裏表】搞不清,弄不明白:關上門一家人兒,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誰也~來呀!(溫福林《心路》)
【整不出子醜寅卯】弄不明白,弄不出結果:今下晚兒咱整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明天早上人家拍打拍打屁股走了,咱屯改造的事兒可是眼看著泡湯啊。(李吉明《風雨》)
【整出大頭小尾】理出是非,弄出結果:大夥兒你一嘴他一嘴地嗆咕開了,從晌午嗆咕到掌燈也沒整出個大頭小尾來。(李吉明《風雨》)
【整出風】弄出問題、毛病:八百六十雙眼睛盯著,愣整還不得~來呀。(李吉明《風雨》)
【整出頭兒】出結果,水落石出:這件事我保證能把他~來,等他睡著以後,我照他腦袋就是一擀麵杖,給他腦袋削碎了。(何慶魁王永奇《聖水湖畔》)
【整兒】沒有零頭的數目,整數:把錢湊個~存起來。
【整風眼兒去】意指弄到最壞的地步:國兵,你躲不過去,還得挨罰,弄不好還興許把你~去呢!往好了想,也得把你送進勤勞奉士那裏去。(張鈞《偽都煙雲》)
【整個浪兒】全部,整體,整個:真沒想到,姆們以為,於家~都沒了呢。(於雷《屬蛇女》)
【整個六門臭夠】形容事情糟到極限:“老板,你這可是血口噴人,冤枉我!”掌櫃讓他們兩口兒連吵帶鬧地~,沒得吱聲。(張鈞《偽都煙雲》)
【整景兒】搞名堂:一聽說石頭~,我火苗往上躥。(評劇《多彩的夢》)胡鬧,整人:你他媽的多能~,我這經理還沒倒,你就往我後腦海上削。(汪玢玲李少卿《長春市民俗方言誌》)說、做一些不實之事:你少跟我~!你一慣好逸惡勞,不思進取,見錢眼開,無情無義,你出國那是肉包子打洋狗——能回來才怪。(馬星海英寧《東北一家人》)
【整擰鏜】也說“整擰了”。弄錯了,背離了原意:兩回事兒啊,別~嘍。(李吉明《風雨》)於主任,你們兩口子玩弄鬼劃魂兒,俺可不想在中間攪馬勺,你也別整擰了。(於雷《屬蛇女》)
【整事兒】鬧事,挑事,沒事找事兒:賭三嫌新來的小耗子~影響班裏團結,他臉上無光,借機想整治一下,殺殺他的銳氣。(謝頤豐《氣血飛揚》)三軍司令大惑不解:“哎,你跟我~呢?”(馮延飛《美麗的田野》)
【整天價】整天的:可歎我竟淪落煙花女子,祖無德才叫我如此這般。那老兒~幸災樂禍,戲弄著我等人薄命紅顏。(劉海源《王寶川下關東》)
【整整】果然,果不其然:“好容易碰上了這麼個機會,眼瞅著馬糞蛋發燒都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回家~又出了這麼些個岔頭來。”馬蓮歎了一口氣說:“真是橫壟地裏打兔子,一步一個坎兒!”(何慶魁王永奇《聖水湖畔》)~的一頂頭分量加重,那張剛一仰殼摔到下邊。(劉海源《王寶川下關東》)
【整狀】完整,整齊:你看這些木耳,成色多好,多~,多幹爽,漆黑,又有油性!(高滿堂 孫建業《闖關東》)你看咱們家的稻草多~,燒火太可惜了,我剛才出去又沒勻著,就把這個賣了織草袋吧!(黑龍江藝術學校《小戲選》)
【正當】正好,正確:還別說,三懶讓磚跺給砸了一下,還真的給砸~了,一家夥給砸出個鐵飯碗來!(何慶魁王永奇《聖水湖畔》)
【正當香主】事主,正是要找的人:我覺得你是小貓沒長眼睛“瞎唬”吧?花子房磕頭沒找到~吧?(戲曲《露把臉兒》)
【正當營生】正經職業、崗位:見張作霖一個頭磕在地上,認自己作幹姥,甚覺得意,他想,總得把這小子拉幫出個樣兒來才夠意思。這天他對張作霖說:“老疙瘩,幹姥看人從不走眼,你小子有內秀,要鬧騰好了,日後能有出息,可像你這麼散逛不行,先得找個~幹幹。”(成玄《張作霖演義》)
【正倒】顛倒:說他爹是什麼“反共救國軍”,那是文革時整的錯案,撥亂反正那咱都給~過來了。擺正:唉!誰把窗台的花盆給墊歪了,快給~~!(《春風》)
【正道】準:這一槍打得挺~,那剛才還張牙舞爪的小鬼子立馬就窩老啦!(謝頤豐《激蕩山河》)正,位正:這事兒叫你出的,心沒放~,事兒還有不歪歪的?有一匹馬還勻稱地長著四個白蹄,正正道道的白頭囟兒,好像畫家特意在腦門上添上一筆,真招人喜愛。(廣宇《趕車路上》)
【正兒八經】很正經,嚴肅認真:他以為我們一點兒也不會唱,沒想到我們唱得還挺好,這才~地教我們。(霍長和金芳《二人轉檔案》)咱們~地請他來吃頓飯。
【正格】正經,應該:不過,明兒個發送了這些死人,就趕早把這宅院給我騰出來是~的。(思妃《天歎》)
【正角兒】指主角:幹什麼你老是擋著我呀?我是~,你要保證我的正麵給觀眾!(《關東文學》)
【正街】指主要的、繁華的大街:果然大隊解放軍正跑步向牡丹園方向開進。再瞅~,也有一輛接一輛的滿載戰士的軍車向前開進。(溫福林《心路》)
【正經】確實,實在:黃瓜長得~不錯呢!
【正經八百】確實,實在:來人三十五六歲,高高的個子,長得五大三粗,絡腮胡子,一身棉服,外披一條舊拉巴眼的黑大衣,腳穿大號的馬靴,頭戴狐狸皮殼帽子。“真是個~的男子漢!”(曹保明《東北土匪》)
【正流】指江河的主河道:江的~上有一處深潭,水在這裏形成一個很大的漩渦。(曹保明《長白山木幫文化》)泛指正經事:都多大了,一天嘻嘻哈哈、扯皮搗蛋的沒個~兒。(《黑龍江藝術》)
【正日子】事先約定的日子,多指辦喜事舉行婚禮儀式的當天:你沒算算,著眼瞅著要到~了,這幫想當官的用啥拉選票哇?這不就把咱們給成全了嗎?(馮延飛《美麗的田野》)婁保長聽說老張頭要為兒子操辦喜事,直到~也未接著請帖,心裏覺得老大的不是滋味兒,本來不打算出門兒,呆在家裏喝喝茶,實在悶了抽個泡子,睡一覺兒,這一天也就打發啦,可隻覺抓心撓肝的怎麼也坐不住。(張鈞《偽都煙雲》)
【正色】聲嚴厲色:張楠一聽這話醒悟過來了,~道:“什麼形勢所迫?純屬是迫害,一個個的在錢眼兒裏翻跟頭,啥都不顧啦?”(老許《紅男綠女》)
【正頭】正職領導人:北京政府還沒個~,打起仗來不好辦,咱們一勺燴,也請張大帥來主持吧!(成玄《張作霖演義》)
【正形兒】形容舉止言行真誠、樸實:馬六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罵道:“挺大個人,沒個~!”(《走出家門的人》)
【正眼兒】正視,尊敬:記得去省公司投標的時候,自己帶著五萬塊錢去打點,不愣是沒換來人家的~嗎?(李吉明《風雨》)
【正章】正對,應該:你沒錯!你心裏明白,幾次三番的,我也沒少整你,你拿我耍一回也是~。今天你來認錯,不是想悔棋吧?(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正正當當】正好,分毫不差:有天早上,霧鎖大江,從青石嶺上的羊角峰上飛來一棵美人鬆,托著一姊一妹,~落到了葫蘆砬子的頂尖上。(《鴨綠江的傳說》)
【正莊】正經,正牌:這種自行車是~貨。(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真正:對對,這個梁滿囤不錯嘛!~的貧雇農,土改前的光腚娃。(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標準:我是圖稀你的字寫得正樁(莊),要不我自個兒也就寫了。(林予謝樹《咆哮的鬆花江》)
【證見】見證,證明:初犯不初犯誰給你~?我這人麵善又心軟,看在咱們木把兄弟的份上,就算你初犯。(劉海源《王寶川下關東》)
【怔】發愣,發呆:我一看診斷書,頓時~住了,不敢對他明說。
【怔的嗬】呆頭呆腦:睜開眼睛迷的嗬,說話辦事兒傻的嗬,幹起活兒來~……
【掙】跑,逃脫:這金溝可是天羅地網,誰也別再拿命往外~了,那就是~命!(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掙巴】拚命掙紮:看到那個鬼子小隊長滿身是血,還在那~著,他又補了兩槍。(謝頤豐《激蕩山河》)衣服過瘦,緊箍在身上:胖胖乎乎的身板子,穿一件緊身的牛仔服,掙掙巴巴的,不受看。(陳明遠張子清《時代足音》)
【掙死巴命】拚死拚活:你爹為了你們今後過好日子,~地在老金溝淘金,你就這樣報答你爹?(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掙歪】義同“掙巴”:病了幾天,今兒個算~起來了。(王博王長元《關東方言詞彙》)
【掙戲份子】舊時戲班子按角色、貢獻分紅:俺想跟你學戲,將來~自己養活自己。(高滿堂孫建業《闖關東》)
【錚】(器物表麵)光亮耀眼:玻璃擦得~亮。這天,康熙一登上觀星台,就見東北方上空,有一顆~亮~亮的大星,很是驚訝,便問掌管天相的司天侯……(施立學《關東歲時風俗論》)
【錚明瓦亮】光禿禿:那腦門子,~的,年輕的時候他就頭發少。(馬星海英寧《東北一家人》)又明又亮,耀眼:打起鼓來,敲起鑼,推著小車來送貨……還有那~地煙袋鍋呀唉嗨呀。(東北民歌《新貨郎》)
【支】拖延,搪塞:這下可好,一竿子~到2030年去了。(小品《相親》)
【支巴】動手廝打:他心裏悶股火,可又~不過他們。“天龍”就選準這樣的目標下笊籬。(曹保明《中國東北行幫》)勉強維持:你們娘倆現在也是夠難的,~這麼個小吃店,起早貪黑也掙不了幾個錢。(趙韞穎《老娘淚》)
【支不開套】能力低,支應不開:張景惠知道自己的肩膀頭窄,怕~,把快煮熟的鴨子弄飛了。(成玄《張作霖演義》)社員們來了,因為咱事先沒安排好~,那有多丟人。(李吉明《風雨》)
【支不起眼皮】睜不開眼:眾人都在溝底被嗚嗚哭嚎的大風、嘩嘩飛舞的雪粉揍得~,當然發現不了獵犬老醜的聰明。(張永軍《北方獵人部落》)
【支出】凸出,突出:一槍沒打著,那野豬猛地撲過來,~的獠牙像兩把尖刀……(胡鬆林《野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