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野豬與家豬(3 / 3)

曹原張著嘴半天才說:“那……不試怎麼知道呢?所有那些知名的大公司不都是合並合並再合並才有今天這麼大的嗎?如果合並沒有好處,那他們瞎折騰什麼?誰也無法保證怎樣做就一定能賺到錢、一定能融到資,但是,總得不斷想辦法往前推進呀。投入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不投入就一定沒有回報,對不對?”

許克反問道:“如果試了還是不成,怎麼辦?如果最後證明就是無論怎麼試都不成,怎麼辦?對了,假如你現在沒創業,你會在幹什麼?”

曹原的腦子有點像堆棧,先入後出、後入先出,所以他回答的順序正好相反:“我如果今天沒創業,那就是正在準備明天創業。我不會去打工,我隻會四處混,做點小生意、想些鬼點子,隨時找機會創業。怎麼叫‘最後’?哪一天算是‘最後’?錢花完了算是‘最後’?別人都退出就剩你一個人了算是‘最後’?這些都不是‘最後’!隻要還活著,就沒有‘最後’。試了不成,不成還試,生命不息,創業不止。”

“為什麼死活不肯打工呢?”

“一旦開始打工這人就毀了,習慣了別人給你發工資、替你承擔風險、替你決定方向,你就很難再開始創業了,誰會有福不享自找苦吃,野豬一旦變成家豬就再也不想變回野豬了。”

許克“撲哧”笑了出來,卻見曹原一臉肅穆毫無說笑的意思,也收起笑容,深深吸一口氣再長長地吐出來,先點下頭又無奈地搖搖頭,說:“確實如此,你和我們這些家豬不一樣,你無牽無掛,我們的機會成本太高啦。相比之下,你是職業創業家,而我們都是part time,兼職創業的。”

曹原忽然激動起來,挺直身板說道:“從古到今,最大的創業就是造反,就是革命,就是打天下,劉邦、劉秀、朱元璋就是典型的創業者,你見過有兼職打天下的嗎?像咱們這樣創業,全身心投入都不一定能成功,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的還不如老老實實當家豬。”

許克臉上有些不自然,他避開曹原的目光,向四周掃視一遭,把身子傾過來低聲說:“你看看周圍,除了那桌打牌的,其他的要麼神秘兮兮要麼熱火朝天,哪桌不是在談項目?就這麼一家上島咖啡,裏麵至少有十撥人在琢磨造反打天下,有幾個能成的?風險多大呀。所以,說說容易,但各自都有各自的難處。”

這回輪到曹原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按說他和許克就像九幫網和謀房網一樣也很互補,許克動不動蹦出幾句洋文,而他最熟練的英語是“OK”;許克八成是隻“海龜”,而他絕對是隻“土鱉”;許克理智保守,而他偏執狂熱;許克是精英,而他是草根;他在某一刹那曾想過如此互補的兩人是否也應該來一次緊密合作呢?但很快就懷疑起來,如此互補的人為什麼溝通起來竟是如此的雞同鴨講呢?

許克也陷入了沉思,和他現在那些合作夥伴相比,曹原也許正是他冥冥之中一直在尋找的那種人:全力以赴、義無反顧,不需要鼓動、不需要安慰,自己再也不用整日做babysitter。如果由曹原來做馬力十足、永不停息的發動機,而他許克來做操控方向盤的人,這不是一個很完美的組合嗎?也許,曹原是對的,自己真到了離開外企、全身心創業的時候了;也許,等簽完德塞克那個項目,為自己的外企經曆畫—個圓滿而輝煌的句號,就可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