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大學生中倡導健康、生態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生態文明建設最後要落腳於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
在大學生中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是生態文明視域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綠色消費成為各國人們所追求的新時尚。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的方方麵麵。在大學生中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主要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需要大學生為生存環境的清潔而努力和付出,從點點滴滴做起,從我做起,把節能環保貫穿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二是把大學生的消費與環保、節能結合起來。在消費中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等為特征的新型消費行為,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而且能夠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物種的保護等方麵有所作為。
與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密切相關的是適當的生活和消費方式。適當消費是一項值得提倡的消費方式。從資源環境學的角度來看,消費涉及從環境中攫取資源以及攫取資源的方式。從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看,超前消費和消費不足都會對資源造成極大破壞。超前消費會增加資源的壓力,而消費不足又使得人類對資源的掠奪不擇手段。從大學生群體來看超前消費現象目前比較突出。一些大學生為了滿足虛榮心,盲目攀比,穿名牌,高消費。大學生消費並不是一件純粹個人的私事,經濟上還不獨立的在校大學生,消費理念還不夠成熟。在大學生中提倡“適度消費”,即夠用即可,注重對商品基本功能的需求,不是以“張揚顯赫”為目的,而是以不妨礙使用為前提。提倡大學生的適度消費,在整體國力水平還不是很強之際,“適度消費”作為一種消費觀念,還可以促使大學生更多關注精神的享受,讓他們懂得並非隻有現實的商品以及物質占有才能使人快樂和幸福。
總之,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中堅力量,應該在全社會生態世界觀的建構中起重要的帶頭示範作用,應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生態文明視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自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馮·塔朗貝,非開放係統論與人類社會、人文科學係統[J],自然科學哲學問題,1987(2)。
[2]E·拉茲洛,即將到來的人類學生態時代[J],國外社會科學,1985(1):15
[3]大衛·格裏芬,後現代精神[M],王成兵,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奧〕弗·馮·維塞爾,自然價值[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第六編 審美價值哲學發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