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勝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人類獨具創造性的價值活動,既造成了不同民族、國家價值的獨特性、差異性,也鑄就了一定時代各民族國家價值的共通性、同一性。普世價值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它根植於人類複雜而深厚的社會曆史實踐之中,存在於多種多樣的民族價值特殊體中。
一、什麼是普世價值
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生存發展完善的意義和效用。所謂普世價值,是指在同一時代,對於世界各民族、國家具有普遍意義和效用,且得到全人類共同認可的價值。例如,科學、民主、公平、正義等就是現時代人類的普世價值。之所以在這裏要加上同一時代的限定詞,是因為價值作為一個在特定曆史實踐中生成的關係是不斷變化的,在不同曆史時代差異性、變動性很大,在質和量上都很難達到相對“統一”。把握“普世價值”這一概念要注意防止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兩種極端化思維方式。固然,價值是一種主體性存在,這就決定了同一客體的價值在不同主體那裏的可變性、差異性、相對性,但這並不妨礙其中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絕對性、統一性、共同性。同樣,我們這裏所謂的“普世價值”也是相對意義上的,它並不是指同一價值客體對於全人類具有絕對等同的,不包含任何差異的普遍性價值,而是指它對不同民族國家意義和效用上盡管有一定的特殊差異,但其根本價值準則是一致的、共同的。譬如,生命的價值、生態的價值,在當今時代不同民族、國家主體那裏存在著意義和效用的特殊差異,但是在尊重生命、保護生態的根本價值準則上,不同民族國家仍能夠達到普遍的價值共識,因而它並不妨礙在此方麵普世價值的存在。可以說,普世價值本身存在於世界各民族國家豐富多樣的價值特殊體中,是在無數的民族、國家的價值差異中整合而成的,並同各個民族、國家的特殊價值是相互統一和相得益彰的。例如,愛國主義價值,盡管在不同的民族、國家那裏,其具體內容、表現形式、實現方式等有一定的差異,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統一的唯一模式,然而就其都表現為人們對其所屬國家的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和無限忠誠熱愛精神情懷的價值精髓來說,它具有普遍性、共通性、內在一致性。因而,我們完全可以說,愛國主義是對各個民族、國家的生存發展完善具有普遍的積極意義和效用的一種共同價值,是一種普世價值,然而它卻是在各民族、國家各不相同的價值差異中整合而成的,並得到了各民族、國家的普遍性認同。
二、普世價值何以可能
價值作為主客體關係範疇,既與客體有關又與主體有關,它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價值客體是普世價值存在的客觀基礎,主體具有共同或相同的利益、需要與理想追求是普世價值存在的主觀依據。因此共同或相似的價值客體和相同(或相似)的主體內在尺度構成了普世價值賴以存在的兩大基本要素。這兩大基本要素無論從邏輯上還是曆史發生的角度看都根植於人類的曆史實踐活動中,並在全球化的曆史環境中獲得了更加適宜的生成土壤,從而得以顯現。
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曆史,使各民族國家日益麵對複雜、充滿危機和不確定性的風險世界。當代社會,以勞動社會化為根基的經濟全球化潮流,把人類帶進了生產關係國際化、社會交往普遍化、信息傳播網絡化的嶄新曆史階段。日益加深的全球化交往和網絡化互動使各民族國家越來越成為共同生存、休戚與共、高度相幹的利益共同體,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和平與發展等越來越顯現為對各民族國家具有普遍意義與效用的公共價值客體;人類公共生活的領域日益形成,全球協作與合作的要求更加迫切,這些奠定了全球性公共價值客體形成的實踐基礎。
全球化生活與實踐,使不同民族國家的人們麵臨著越來越多的相同問題和實踐挑戰,例如生態問題、環境汙染、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疾病傳播、信息安全、恐怖主義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因其廣泛性與複雜相幹性,單靠某一民族國家的力量是難以解決的,必須進行國際範圍內的廣泛合作與全球化係統治理。在攜手合作、共同解決這些共同問題與挑戰時,各民族國家之間會暫時擱置分歧,進行文化對話與價值溝通,從而達成一定程度的價值共識,形成普世價值。
從普世價值的主觀依據方麵來看,基於人性的共同性,以及全球化交往中不同文化普遍的交流與對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會形成共同的價值體驗、價值情感和價值追求,普世價值就會產生。文化是人類心智的產物,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人們在各自特殊的曆史實踐中應對複雜環境的創造物。由於不同文化中的人具有普遍的人的基本屬性,具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尤其是在終極價值層麵上,例如求真、向善、趨美,渴望自由、平等、幸福、正義等是人類共同的美好追求。因此,不同民族國家的文化必然具有天然的共性和相遇性,即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奠基於共同人性之上的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確存在著許多普遍性因素、共同性因素,這些構成了共同的主體內在尺度,這是普世價值得以產生的主觀依據。全球化時代是一個文化多元化、文明多樣化發展的時代。隨著全球化進程在各層麵的全麵推進,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碰撞、交流、商討、對話的機會越來越多。普遍性的交往與對話活動日益成為當代人類的生存方式和活動方式。這種普遍深入的文化交流與對話,有助於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溝通、理解、相互尊重與彼此交融,擴大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共識,發現並確認存在於不同文化中的普世性價值。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民主、法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是整個世界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這就深刻地闡明了民主、法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等作為普世價值存在的根據。事實上,在國際關係領域中集中反映並體現這些人類共同文明成果的《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原則能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與遵循,就是普世價值客觀存在的有力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