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與判斷是非的六條政治標準
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以較多的篇幅闡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這一方針,就其具體的針對性來看,主要是強調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這表明了黨真誠地希望在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領域實行民主,繁榮科學文化,加速社會主義建設。而就“雙百”方針的深遠意義來看,實際上涉及如何正確對待人民內部的思想問題、精神世界的問題,如何真正有效地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思想界的領導地位。所以,“雙百”方針對於加強和實現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毛澤東認為,對待科學文化,“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或者說兩種不同的方針,這就是放和收”。他反對那種不許人家說不同的意見,不許人家發表錯誤的意見,發表了就“一棍子打死”的“收”的方針,主張采取“放”的方針,這就是:“放手讓大家講意見,使人們敢於說話,敢於批評,敢於爭論;不怕錯誤的議論,不怕有毒素的東西;發展各種意見之間的相互爭論和相互批評,既容許批評的自由,也容許批評批評者的自由;對於錯誤的意見,不是壓服,而是說服,以理服人。”這種在民主的軌道上“放”與“爭”的結合,表明“雙百”方針是正確地反映了真理發展的規律,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毛澤東指出:“百花齊放是一種發展藝術的方法,百家爭鳴是一種發展科學的方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方針不但是使科學和藝術發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廣之,也是我們進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
這時,毛澤東認為,為了幫助人們發展對於各種問題的自由討論,有必要提出判斷我們的言論和行動的是非、辨別香花和毒草的標準。他根據我國的憲法的原則,根據我國最大多數人民的意誌和我國各黨派曆次宣布的共同的政治主張,提出了如下六條標準:(1)有利於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2)有利於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是不利於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3)有利於鞏固人民民主專政,而不是破壞或者削弱這個專政;(4)有利於鞏固民主集中製,而不是破壞或者削弱這個製度;(5)有利於鞏固共產黨的領導,而不是擺脫或者削弱這種領導;(6)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國際團結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國際團結,而不是有損於這些團結。毛澤東特別強調:“這六條標準中,最重要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兩條。”他指出,提出這些標準,是為了幫助人民發展對於各種問題的自由討論,而不是為了妨礙這種討論。大多數人有了明確的標準就可以使批評和自我批評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就可以用這些標準去鑒別人們的言論行動是否正確,究竟是香花還是毒草。當然,這是一些政治標準。為了鑒別科學論點的正確或者錯誤,藝術作品的藝術水準如何,當然還需要一些各自的標準。
這裏應當指出,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發表後,發生了反右鬥爭擴大化的嚴重錯誤,使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以及六條政治標準的基本精神受到嚴重損害,造成了曆史的不幸。這是我們必須永遠記取的教訓。但是,我們又不能因噎廢食。就六條政治標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精神來看,反映了我國人民政治生活的客觀要求,同後來鄧小平概括的四項基本原則明顯地體現了思想的一致性。首先,都是以國家憲法為依據而提出的全國人民應當遵循的政治生活準則。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明確規定的社會主義道路和工人階級領導的地位,是中國人民百多年來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鬥爭的偉大成果和曆史經驗的結晶,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願望,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本。六條政治標準和四項基本原則都體現了憲法所規定的這一國體要求,把它作為判斷人民內部是非的政治標準,有利於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其次,都是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陣地的需要。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工作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我們必須首先從政治上認識問題。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製度將長期並存,國外敵對勢力從來沒有放棄他們“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要對社會主義的中國搞“和平演變”。而在國內一定範圍內的階級鬥爭也是長期存在,而這種特殊形式的階級鬥爭,同國際敵對勢力與我們之間的滲透和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的鬥爭密切聯係、相互交織。應當說,貫穿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還是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問題,正是這種密切聯係、相互交織的鬥爭的嚴重反映。鄧小平既堅決領導糾正了反有鬥爭擴大化的錯誤,又肯定反右鬥爭的必要性,這正是就這個鬥爭具有上述的性質而言的。而在改革開放之初,自由化思潮重新露頭的時候,鄧小平就明確提出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政治主張,並要求長期堅持下去。正如黨章所規定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這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需要。再次,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麵。毛澤東、鄧小平都把“六條標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提了出來。我國是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無論是實現國家的富強,還是人民的團結,都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意誌,必要的集中和紀律,否則隻能是一盤散沙,那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毫無疑義,四項基本原則,是形成全國人民統一意誌的基礎,是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對它的任何損害和削弱都是錯誤的。當然,四項基本原則作為判斷人民內部是非的標準,實質上是主張在憲法的範圍內享有討論的自由,因而它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的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