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管業務亟待突圍
金融
作者:付竹
中國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交易量占比僅為20%,與美國約為70%的占比相差甚遠,中國投資者結構不平衡的現象突出。長周期內,機構投資者的平均收益遠大於市場散戶平均收益;即便在單邊下跌市中,機構投資者的平均虧損也遠小於市場散戶的平均虧損。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市場,既有利於建立相對理性、有秩序的市場投資環境,有助於降低市場波動,回歸投資本源,也有利於散戶資金在長周期中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
券商資管是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基於券商全業務鏈優勢,券商資管能夠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如廣發資管將權益類產品的投資鏈條從原有的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或者一級半市場延伸,打造產業資本投資鏈,在助力實體經濟和微觀企業發展的同時,使客戶能夠分享經濟成長的收益。此外,債券類產品可在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量化對衝類產品需要優秀的投資團隊,其他類型的創新業務如跨境資產配置、資產證券化等,個人投資者目前還無法直接進行投資。因此,大力發展券商資管業務,既是建設機構投資者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夠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產品,有助於實現客戶資產的保值增值,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投資需求。
借鑒國外構建特色
受益於上半年A股行情的驅動,截至2015年6月30日,券商資管行業總規模已突破10萬億元,券商資管產品發行規模同比增加近2倍。作為券商資管的優勢業務,主動管理業務規模有明顯上漲。數據顯示,89家券商累計主動管理規模2.19萬億元,占券商資管業務總規模的21%。其中,上半年主動管理規模過千億元的券商資管有5家,分別是中信4128億元、申萬宏源1623億元、廣發1465億元、國泰君安1452億元和華泰1394億元。主動管理規模比例最高的為廣發資管,達42.78%。
券商資管業務大致可分為集合業務、定向業務、專項業務、QDII業務和創新業務。產品類型從最初簡單的股票型資產管理計劃,逐漸發展形成了涵蓋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量化對衝型、FOF型等多種產品序列,覆蓋了風險收益水平由低至高的各類投資業務;此外,還有為高端和機構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的各類產品。具有QDII業務資格的券商資管可以為客戶發行海外投資產品,實現資產的跨境配置。券商資管是券商業務中能夠連接投資和融資兩條業務線的平台。
近年來,券商資管還興起了規模巨大但收益率較薄的通道業務,目前占券商受托資產管理規模的主要部分,其中最大的業務來自銀行委托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也是券商資管的新興業務,目前發展勢頭良好。
資產管理的核心環節是產品設計、產品銷售和投研管理,一般來說,券商會將整個價值鏈條加以模塊化,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進行參與並構建特色。國外投行中的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都是業內著名的資產管理者,高盛在產品設計環節更具優勢,美林則以產品銷售見長,而摩根士丹利在這兩個環節較為均衡。
國際投行經驗顯示,綜合性券商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服務於高淨值客戶。美國高淨值家庭金融資產總規模超過20萬億美元,戶均資產150萬美元左右,占全美家庭金融資產的70%。綜合性券商通過全產業鏈優勢,滿足客戶複雜的資產管理需求:經紀業務為客戶提供全產品類的金融產品;投行業務通過承銷、並購、股權投資等能力和資源,為客戶帶來獨特的投資機會;資本中介業務通過做市、股權質押融資等方式,為客戶提供流動性;海外業務可滿足客戶全球化資產配置的需求。
嘉信理財是從折扣經紀商到網絡經紀商再轉型到資產管理公司的成功範例。嘉信模式的特點是大眾理財,準入門檻較低,憑借折扣經紀商和在線銷售低成本代銷大量理財產品。嘉信理財在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做大資產管理規模。20世紀70年代初,嘉信以折扣經紀商起家;1975年,隨著傭金的自由化,嘉信向所有客戶提供傭金折扣服務;1986年開始對個人養老金賬戶執行免費政策,吸引了大量客戶資產;1988年設立第三方顧問平台,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第三方投顧將其客戶資產放在嘉信,為嘉信帶來大量客戶資產;1992年,公司設立嘉信共同基金Oncesource平台,是首個全麵免附加費和交易費的共同基金超市。隨著客戶資產管理規模的擴大,嘉信的客戶篩選能力得到提升,其服務對象逐漸向中高端客戶遷移。2000年,公司活躍客戶戶均資產僅為11萬美元,2013年已提升至25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