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獅科技重組方業績增長幻象
公司與產業
作者:王東嶽
9月2日,猛獅科技(002684.SZ)發布重組草案稱,公司擬以6.6億元向屠方魁等17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深圳市華力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力特”)100%股權;同時,公司擬向宜華集團、陳樂伍、陳樂強3名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6.6億元,用於支付購買資產的現金對價、支付本次交易相關中介機構費用、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評估基準日,華力特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麵值約為2.39億元,評估增值4.25億元,評估增值率約為177.17%。
重組草案中,猛獅科技表示,華力特是中國領先的智能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有著較廣闊的市場前景;本次交易的實施有助於公司顯著改善經營狀況,提升整體資產質量,擴大資產規模和增強盈利能力,以實現股東的利益最大化。
但事實上,近年來,華力特的營業收入增速明顯放緩,淨利潤增長亦停滯不前。
在營收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華力特的應收賬款卻增速不減,2012-2014年的年均增幅約為31.11%。除此之外,華力特還存在海外業務波動風險等問題待解。
此前,為登陸資本市場,華力特已進行了三輪嚐試,但均以失敗告終。再次衝擊,華力特仍然前途未卜。
海外業務存風險
華力特是一家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專業變配電解決方案的智能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客戶提供電力自動化技術及整體解決方案為基礎的行業變配電設備集成業務和中性點電阻接地裝置。
2011年4月,華力特首次遞交上市申請,但未能獲得證監會通過。
發審委在審核意見中指出,國外加納業務的快速增長構成華力特業務增長的主要來源,其毛利貢獻度申報期內分別為10%、31%、37%,且加納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三大客戶,公司以加納為主的國外業務是否可持續對公司盈利能力構成重大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8-2010年,華力特實現的營業收入金額分別為2.12億元、2.43億元和2.93億元,年均增幅約為17.56%。其中,國外業務營業收入由2707.23萬元上升至9812.74萬元,占營收的比重由12.95%上升至33.45%,年均增幅90.38%。
2012年6月,華力特再次遞交上市申請,但卻在2013年5月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此後,華力特迅速與英唐智控(300131.SZ)“聯姻”展開並購重組。2013年12月,英唐智控發布重組預案,公司擬以6.74億元收購華力特。
重組預案顯示,華力特海外業務2011年實現收入1.0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1.34%;2012年,華力特海外業務收入額下降至0.79億元,同比下滑25.47%,占營收的比例下降至22.12%。
預案中,華力特表示,由於第一次申報IPO未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華力特內部對資源分配進行了相應調整,優先用於發展國內業務,對海外業務資源投入的減少影響了其發展。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在2014年5月英唐智控發布的重組草案中,華力特的海外收入金額發生巨變。
根據重組預案,2012年,華力特第三大客戶為Electricity Company of Ghana Ltd,公司當年對其的銷售金額為1922.95萬元,占當期收入的5.4%。
而在重組草案中,Electricity Company of Ghana Ltd一舉躍升為華力特第一大客戶。根據重組草案,2012年,華力特對Electricity Company of Ghana Ltd的銷售金額為10893.06萬元,占當期營收的29.28%。公司當年對外銷售實現的營業收入由7876.28萬元一舉躍升至15892.24萬元,占營收的比例高達42.72%。
2014年9月5日,英唐智控發布公告稱,由於華力特資金往來等重大事項尚需進一步核實,在證監會二次反饋意見回複到期日前,公司未能向證監會提交反饋意見回複相關文件,特申請延時回複。2014年9月12日,英唐智控宣布終止重組。
此次重組,華力特的海外銷售值得關注。重組草案顯示,2013年,華力特外銷金額僅為4787.09萬元,同比下滑69.88%。同期,公司內銷金額增長至39319.39萬元,同比增長84.54%。
2014年,華力特的內銷金額同比下滑14.42%,外銷金額增長至9917.74萬元,同比增長107.18%,占比上升至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