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發稿,《證券市場周刊》記者仍未收到公司方麵的回複。如果怡亞通並沒有對外出租上述房產,那麼其將上述房產劃歸為投資性房地產的依據,將不複存在。
此外,投資性房地產按照公允價值計量要滿足兩個條件: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能夠取得同類房地產的市場價格。一般而言,臨街的商鋪、住宅比較容易滿足這兩個條件,而怡亞通的上述房產均是物流中心、供應鏈基地、倉配中心,要找到同類房地產的市場價格,並不是那麼容易。《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曾致電並要求怡亞通方麵提供上述房地產公允價值詳細的評估依據及過程,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複。
而且,由自用房產變成投資性房產之後是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因為很容易受人為因素影響,即便有相關認定機構出具的文件,其客觀公正性仍然很難予以保證。
從會計上講,將自用房產變成投資性房地產,不僅能增加公司淨資產,為現金緊張的公司創造再融資與借貸的條件,還能少計提折舊,增加公司淨利潤。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怡亞通的大規模現金支出始於2013年,而公司將自用房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也是始於2013年四季度,因此怡亞通做出以上會計調整背後的動機似乎不言而明。根據2015年半年報,怡亞通的中西部供應鏈整合基地項目和上海洋山保稅港供應鏈基地一期項目、華南物流配送中心項目的投資性房地產已經用於上市公司向銀行貸款的抵押。
怡亞通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之前的賬麵價值為7.47億元,其房屋建築物折舊年限為20-46年,按照30年計算,怡亞通每年可以少計提折舊2490萬元,占2014年全年淨利潤的比例為7.98%。
此外,根據2014年年報中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及金額”,怡亞通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為3493.99萬元,占2014年淨利潤的比例為11.20%。
60億應收款零計提
截至2015年上半年,怡亞通的應收賬款賬麵餘額為62.44億元,其中1年以內的為59.77億元,但卻並未計提任何的壞賬準備,金額如此之大的應收賬款,為何一點壞賬準備都不計提呢?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注意到,怡亞通的會計政策規定,對所有應收款項均是采用單獨計提壞賬準備方法,即運用個別方式評估減值損失。
一般而言,應收款壞賬計提政策分為單獨計提法(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單項金額非重大)、按信用風險特征組合計提法,其中後者又包括多種方式,以賬齡分析法最為常見,也被多數上市公司所采用。
對比上述會計政策,如果采用單獨計提壞賬法,管理層在評估時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從而提供了利潤操縱空間;如果采用賬齡分析法,管理層必須按照嚴格的量化標準計提,不會存在操縱空間。
與怡亞通對全部應收款采用單獨計提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依據申萬三級行業劃分,另外9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對絕大部分的應收賬款均是按照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
從計提比例來看,除了中儲股份(600787.SH)、華貿物流(603128.SH)不對1年以內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之外,其餘7家上市公司對1年以內應收賬款均有計提壞賬準備,其中外運發展(600270.SH)對7-12個月以內應收款壞賬的計提比例高達30%,萬林股份(603117.SH)對7-12個月以內應收款壞賬的計提比例為20%,最低的飛馬國際(002210.SZ)對1年之內應收款壞賬的計提比例為1%。
綜合來看,相比同行大部分上市公司,怡亞通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計提政策明顯較為激進,截至2015年上半年,其1年以內應收賬款的賬麵餘額為59.77億元,假設按照1%計提壞賬準備,那麼需要要多計提壞賬5977萬元,假設按照5%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那麼需要多計提壞賬2.9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怡亞通2014年的全年淨利潤也僅有3.12億元。
除此之外,自2013年以來,投資收益已經成為怡亞通淨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2013年、 2014年、2015年上半年,怡亞通的投資收益分別為4154.99萬元、6155.38萬元、3203.5萬元,占當期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0.75%、19.71%、13.83%。
這主要得益於怡亞通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將持有偉仕控股(00856.HK)15.88%的股權,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調整為長期股權投資。對此,怡亞通在年報中解釋稱,上市公司決定長期持有偉仕控股的股權,故轉入長期股權投資,此外雖然對偉仕控股的表決權比例低於20%,但由於公司在偉仕控股董事會中派有代表並參與財務和經營政策的決策,所以公司能夠對偉仕控股施加重大影響,因此按照權益法進行核算。
偉仕控股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主要從事信息科技產品的分銷及服務,近年來保持良好的成長能力,根據Wind資訊,2012-2014年,偉仕控股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4.44億元、5.03億元、6.07億元。怡亞通如果將持有的偉仕控股股權歸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那麼偉仕控股公允價值的變動,將計入綜合收益,不會影響當期利潤;但是,如果按照長期股權投資適用的權益法核算,那麼當期權益增加額,將計入投資收益,增厚當期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