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資產負債率還是從對盈利能力的影響來看,怡亞通理性的做法是,減少杠杆工具的使用,增加股權融資。事實上,從2014年以來,怡亞通已經加快了股權融資的步伐,2015年5月,公司已經順利完成了12.29億元的增發。不到1個月,怡亞通6月2日又宣布停牌籌劃重大事項,之後的進展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
怡亞通停牌時,二級市場仍然處於極度亢奮的牛市中,不過天公不作美,在其宣布停牌之後不久,資本市場便開始出現罕見暴跌,上證指數從6月12日的5178點,最低下探至2850點,跌幅高達45%,股價腰斬的個股更是比比皆是。
隨著資本市場的急轉直下,包括譽衡藥業(002437.SZ)、廣聯達(002410.SZ)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宣布終止定增計劃。毫無疑問,怡亞通此次定增事項恐也難逃不利的結果,尤其如進展公告所稱,公司此次定增規模會比較大,怡亞通能否找到足夠的認購方,恐怕會存在變數。
怡亞通從6月2日開始停牌,截至發稿仍未複牌,最新的進展公告稱,公司仍然在落實投資者的認購意向。
怡亞通為了促成此次定增事項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一方麵,本次定增事項會由控股股東、員工持股計劃共同參與,提振市場信心;另一方麵,公告稱本次定增資金,除了用於380平台業務擴張外,還將用於收購某境外上市公司。
不過這些努力能否換來定增事項的順利實施,仍需等待。一旦此次定增受挫,怡亞通的380深度供應鏈業務恐怕會受到很大影響,收入、利潤將難以維持高增速,因此理智的投資人應該等待此次定增事項明朗之後,再做出決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怡亞通順利實現融資,其收入、利潤得以在未來幾年繼續保持高增長,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最本質上的問題上來: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怡亞通現金流能否實現由負轉正,為股東創造真正的價值呢?
從現金周轉來看,怡亞通2014年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的周轉天數分別為71天、47天、8天,按照“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存貨周轉天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計算,怡亞通的現金周轉天數為110天,其中下遊占款、上遊補庫存是造成怡亞通現金周轉較慢的最主要因素。
不少券商及投資人士將怡亞通比作B2C領域的亞馬遜、京東,這兩家企業盡管盈利方麵多年來並不樂觀,但其商業模式之所以還能夠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和追捧,核心原因是它們擁有良好的現金周轉,以京東商城為例,其2014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存貨周轉天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5天、33天、10天,即現金周轉天數為28天。
對比發現,怡亞通的現金周轉能力要遠遠遜色於京東商城,尤其應收賬款方麵,核心原因在於兩者經營模式的差異,京東商城直麵終端消費者,對下遊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幾乎不存在應收賬款問題,或許還能拿到幾天的預收賬款,但怡亞通的下遊是批發商、終端零售店,對下遊的議價能力明顯比不過京東商城。因此,未來怡亞通現金流能否好轉,最關鍵的是其對下遊的議價能力能否實現提升,但是無論怎麼提升,恐怕都無法達到京東商城對下遊的議價能力水平。
此外,放眼國內外,與怡亞通采用同樣商業模式的知名企業幾乎沒有,曆史經驗也無法告訴我們,怡亞通這種商業模式未來究竟能否帶來投資者所看重的穩定持續現金流。
此外,怡亞通庫存管理能力方麵也較京東商城遜色不少,存在改善空間。
對於怡亞通存在的商業模式困境,《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曾經多次致電公司證券部,但是並未得到答複。
地產會計魔方
截至2015年上半年,怡亞通的投資性房地產賬麵價值合計13.95億元,公司對其全部是按照公允價值方式進行計量。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通過翻閱公告發現,怡亞通2013年之後分兩次將部分自用房產,轉入投資性房地產,而在此之前賬麵上是沒有任何投資性房地產的。
怡亞通2014年1月25日發布公告稱,因要將四處自用建築物部分停止自用,改為出租,根據會計準則規定,公司應將上述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並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進行後續計量。
公告顯示,上述四處自用建築物分別為上海怡亞通供應鏈基地項目、上海洋山保稅港供應鏈基地一期、怡亞通中西部供應鏈整合基地項目、遼寧倉儲配送中心。根據2013年年報,上述四處房產轉換日的賬麵價值分別為1.97億元、1.51億元、1.25億元、8620.23萬元,轉換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分別為4.88億元、1.94億元、1.8億元、1.52億元,賬麵價值、公允價值合計分別為5.59億元、10.14億元,增值4.56億元。
時隔1年之後,怡亞通故技重施,再次將部分自用建築物改為出租,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怡亞通2015年1月10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此次用於出租的房產是怡亞通供應鏈整合物流中心,建築麵積9.13萬平方米,出租麵積3.3萬平方米,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
根據2014年年報,該處房產轉換日的賬麵價值為1.88億元,轉換日的公允價值為3.46億元,增值1.56億元。
根據公告,上述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房產”的房屋建築物,均用於對外出租。根據《會計準則-租賃》,經營租賃的租金應當在租賃期內的各個期間按直線法確認為收入,但是《證券市場周刊》記者發現,怡亞通2014年年報、2015年半年報中並沒有形成任何的出租收入,那麼怡亞通究竟有沒有對外出租上述房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