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中租賃相比,摩山保理的煉金能力也不弱。2014年4月,中植資本和摩山投資分別出資9000萬元和1000萬元創立摩山保理,同年5月,中植資本增資1.8億元,京江資本增資2000萬元,同年6月,總共出資2.7億元的中植資本將所持摩山保理股權以6億元轉讓給泓昇集團,兩個月賺得3.3億元,而本次並購,泓昇集團又將此份股權作價10.8億元轉賣法爾勝,獲利近5億元;而京江資本和摩山投資通過本次並購分別獲得作價8000萬元和4000萬元的法爾勝股份,但二者入股摩山保理時的出資額分別為2000萬和1000萬元,不到一年時間同樣分別賺得6000萬元和3000萬元。
涉嫌隱瞞關聯交易
盡管標的股東涉及多家公司,但江陰耀博、首拓融興、京江資本均屬中植係旗下,也就是說,法爾勝在本次收購中的對價方主要為泓昇集團、華西集團和中植係。通過分析華中租賃前五大客戶名單,《證券市場周刊》記者發現,其2014年和2015年1-5月營收中,存在隱瞞關聯交易的嫌疑。
根據公告,華中租賃2014年營業收入中,前兩大客戶分別為江陰市華西熱電有限公司和焦作市中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分別占當年營收的24.94%和21.72%;2015年1-5月的營收中,前兩大客戶分別為江陰華西鋼鐵有限公司和焦作市中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分別占比26.66%和25.69%。
公告披露,華西熱電和華西鋼鐵為華西集團控股子公司,屬於關聯交易,除此以外,標的公司華中租賃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團隊成員,其他主要關聯方、持股5%以上的股東未在前五名客戶中持有權益。
但是,《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查閱焦作市中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資料發現,其唯一股東為海潤泰達控股有限公司,而海潤泰達正是中植係旗下公司,中植係間接持股華中租賃29%的股權,公告中對此隻字未提。
如果中宸高速確屬關聯方,意味著華中租賃成立至今的營收中,有半數來自大股東的“關照”,一旦關聯交易減少,華中租賃的業績將會大打折扣。
除了中植係,華西集團的出現同樣詭異。眾所周知,融資租賃的合同期一般較長,尤其對於重資產公司來說,通常與設備折舊期相當,但通過客戶名單不難發現,華西熱電在2014年成為華中租賃第一大客戶,2015年卻迅速消失,兄弟公司華西鋼鐵取而代之,甚是蹊蹺。
在江蘇省官方新聞網站上,《證券市場周刊》記者發現2014年10月的一篇報道中曾提到,“江陰華西鋼鐵有限公司斥資1.1億美元到香港設立機構,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既然華西集團曾打算讓華西鋼鐵出麵入股華中租賃,為何華西鋼鐵又迅速成為華中租賃的客戶呢?
客戶名單外,法爾勝大股東泓昇集團和華西集團之間的微妙關係同樣未在公告中提及。2014年10月,華西股份(000936.SZ)以發行股份方式定增6億元發展倉儲業務,泓昇集團以4370萬元認購1000萬股,增發後持有華西股份1.13%的股權,而華西集團正是華西股份大股東。
不僅如此,根據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江蘇華西集團公司2015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債項信用評級報告》,華西集團在2014年9月還為泓昇集團做出了一份5.3億元的連帶責任擔保,巧合的是,此份擔保金額與華西集團在本次收購中通過股權買賣賺得的差價十分接近。雙方之間的密切往來,會對本次並購產生何種影響呢?
盈利畫餅
法爾勝對於本次並購合理性的評估,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華中租賃和摩山保理拋出的誘人業績承諾。
原股東承諾,華中租賃2015-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億元、3億元和4億元,累計完成淨利潤9億元;摩山保理2015-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1億元、1.2億元和1.6億元,累計完成淨利潤3.9億元。
然而,標的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與其業績承諾相距甚遠,尤其是華中租賃,還存在違約事件以及上述提到的關聯交易,更需投資者警惕。
根據公告,華中租賃2014年和2015年1-5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億元和351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8346萬元和1988萬元,扣非後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954萬元和1982萬元。也就是說,2015年華中租賃扣非後淨利潤需要同比增長300%才能完成當年2億元的業績承諾,而上市公司渤海租賃(000415.SZ)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融資租賃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僅分別為38.62%、19.18%和24.64%,成立兩年的華中租賃承諾如此之高的增長率底氣何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華中租賃獲得政府補助金額高達4523萬元,2015年1-5月政府補助金額僅為3.06萬元,政府補貼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