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換人不換思路降低製度成本(2 / 2)

我們很多項目有的甚至是高風險項目,因為工作需要,換了幾任項目經理,但現場管理卻十分平穩,井然有序,還能實現比上場之初預期更好的效益目標,信譽評價一路領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無論誰當項目經理,都能堅持既定的施工方案,堅持既定的管理思路,堅持統一的工作標準,一路前行;相反,有的項目一換項目經理,前任留下的是“馬桶現象”(坐在那裏還看不出,起身離開就不堪入目),後任要麼沒有思路,要麼思路太多,結果隻能是效益和信譽雙失控。一調幹部一調班子就換思路,這個單位非亂不可。思路決定出路,沒有思路的企業,發展就沒有出路。但是,經常變化思路,也就意味著一會兒指東,一會兒往西,搞不清方向,就會讓人無所適從。一個單位、一個領導,長期不校正自己的思路是因循守舊,就沒有創新;但是,如果經常換思路,經常變政策,經常搞製度重建,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理論上沒有根基,實踐中沒有套路,或者說就是沒有思路的具體體現,更不適應、也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如果一個人有一天在體檢中,被醫生查出這“高”那“高”、這“低”那“低”的,你總不能因此而改變自己的人生信仰、思維方式和奮鬥目標吧。但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必要的治療與鍛煉是應該堅持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們應該收獲些什麼?我們應該在學習討論、對照檢查中,主動“體檢身體”,看清自身存在的問題,既不要無病呻吟,也不要諱疾忌醫,既要堅持好的行為習慣,也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斷提高健康水平。

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要看清問題,抓住矛盾,理清思路。既要認清企業發展的整體思路,也要理清本單位、本部門、本專業向前發展的基本思路。隻有大家的思路都清晰了,方向明確了,思想統一了,我們各項工作才能提高效率,才能做更多的有用功;隻有思路清晰了,我們的一切努力與付出,才不會與企業發展的整體思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追問過去的細枝末節,去糾纏無謂的曆史舊賬,我們應該有更得力的措施、更科學的方法、更完善的製度,去遵循企業發展的整體思路,去實現我們的共同願景。

2009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