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達到統一而出現的狀態。多樣性的東西共存而達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諧,降低成本;如果多樣性的東西彼此衝突,達不到平衡,也就無所謂和諧,就會使成本攀升。中鐵十二局集團通過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了項目部內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諸多元素實現均衡、穩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發展。
“放心工作吧,家裏有我呢!”這條被企業管理者稱之為政治工作典範的標語,曾經感動了很多到高原的高層領導和在高原深入生活的藝術家們。隊伍開進海拔4600多米的青藏高原無人區,受高寒缺氧的影響,勞動者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直接影響到思想情緒的波動,降低勞動效率。中鐵十二局集團四公司黨委組織在後方工作的女工們,在“放心工作吧,家裏有我呢!”的橫幅上簽名,及時將親情、溫情傳遞到高原,有效地穩定了員工思想情緒。在後方與前方的良性互動中,建設者又將那條標語置換成“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對於惡劣的自然環境,由不適應到基本適應到和諧。“過了西大灘兩眼淚流幹,翻過五道梁難見爹和娘”,這是前赴後繼的朝聖者用生命在唐蕃古道上留下的生死標牌。於是,“要奮鬥就會有犧牲”,似乎成了在無人區建設世界上第一條高原鐵路的必然選擇。然而,中鐵十二局集團在隊伍上場動員大會上卻響亮地提出“要奮鬥不要有犧牲”口號,因為任何代價都沒有人的生命代價昂貴,通過建立可靠的後勤和衛生保障線,將以人為本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在最有可能流血的地方鑄起一座不流血的豐碑。十二局集團的後勤和衛生保障線成為青藏線建設中的典範,在全線學習推廣。
十二局的各項改革一直走在全係統的前麵,改革是要付出成本的,但他們卻將改革成本降到了最低限度。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在企業內部實現新的和諧。這種和諧就意味著承認不同、尊重不同,意味著不再是“統一”與“團結”的口號,而是“兼顧”與“協調”,公平產生認同感。在不同的崗位承擔不同的責任,收入就有明顯的差距,但考核機製是公平的,大家就能認同。如果拖欠員工工資、拖欠養老等各種保險金,就有失公平,員工就沒有安全感。十二局集團從改革之初,采取“強硬措施”對拖欠員工工資和各種保險金的責任人予以嚴厲的處罰。寬容與和解產生效率,物質技術基礎產生的是常規效率,但和諧基礎則能夠產生超常規效率。
實現施工企業與業主、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和諧,是降低項目成本的重要一環。建設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雖然大局利益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但麵對不同的利益主體,圍繞著利益調整,往往會產生各種矛盾衝突,這種衝突任其發展,反映到施工企業,就是成本攀升。中鐵十二局集團項目管理中,將做群眾工作普遍納入項目黨委(支部)書記的職責範圍,他們有時像人民調解員,往來於政府、業主和群眾之間,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成熟的經驗與當地文化融為一體,努力協調各方經濟利益。2004年初,在國家重點工程武九鐵路提速改造施工中,中鐵十二局集團擔負了全線重難點工程大冶湖特大橋施工任務,這座長達3.416公裏的特大橋,有2.2公裏在大冶湖深水之中,必須趕在汛期來臨之前完成水中長橋施工任務,可利用的時間隻有兩個多月。然而,隨著工程開工建設,各種矛盾糾葛也隨之而來,直接影響到施工進度。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受不法分子的蠱惑,與當地政府對抗,阻止施工生產的正常進行,一旦矛盾激化,兩個月的時間就會在消極“對抗”中流逝,其結果,將會使工程成本攀升2000萬元以上,這還不包括由此引發的信譽成本。企業管理者通過協調機製引導職工和當地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各種問題,有效地化解了矛盾。不但消除了征地拆遷中的矛盾糾紛,而且在電力、油料、水泥等生產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兩個月優質高效地完成了2.2公裏水中長橋,受到業主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建築施工企業總是要麵對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行為模式、不同的利益訴求。拆遷補償問題引發的衝突、幹群關係緊張產生的糾紛、貧富差距導致的對立等等,都可能在企業外部和內部出現。麵對利益關係重新調整、利益獲取此消彼長的過程中產生的矛盾,中鐵十二局集團著力建立一種不同利益主體能有效和規範表達自己利益訴求的機製,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200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