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蘇聯文化代表團也來到了中國訪問,這批具有敦煌藝術風格的產品,作為禮物送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得到了極高的讚譽。
在全國美術家協會的報告上,美協負責人江豐對清華美術小組和林徽因挽救景泰藍藝術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景泰藍日趨完美的工藝,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工藝品,多少人還會記得,是林徽因的纖纖玉手為它點亮了未來。
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有一段關於介紹林徽因與景泰藍"緣分"的文字:
在我的書桌上放著兩個精美的景泰藍小罐,它們造型優美,圖案簡潔典雅,帶著濃厚的民族風格。這是林徽因親自設計的產品。有一段時間我把它視為紀念林徽因的珍貴物品,包好收藏起來。
…………
我久久地凝視著它,眼前呈現出林徽因為恢複瀕於停產的景泰藍手工藝嘔心瀝血的日日夜夜。如果編寫《中外曆史之謎》的作者知道林徽因晚年的健康情況,一定會寫一條"林徽因健康之謎"編入書中。醫生們一次又一次地對她發出病危的"黃牌"警告,她都闖了過來。她不但活了下來,而且是怎樣的活啊!她的肺已布滿了空洞,腎也切除了一側,結核菌已從肺轉移到腎、腸。她一天吃不了二兩飯,睡眠不到四五個小時,但卻在梁思成陪同下,帶著她的助手莫宗江、常沙娜等人,多次跑到景泰藍工廠去調查,了解它的工藝程序及材料特點。
她很快就得出結論:工人師傅的手藝是高超的,但是由於傳統產品的造型庸俗、色彩單一、圖案煩瑣,致使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瀕於停業。於是她以驚人的毅力和她的助手們一起研究設計適合景泰藍生產工藝的造型、圖案及配色。為了探索和發展民族傳統的優良圖案,她對我國曆代圖案進行了研究。她已不能像設計國徽時那樣親自畫圖了,她的意圖常常是由她最親密的助手莫宗江來完成。我不止一次在林徽因處看到莫宗江畫的工筆圖案,那真是一張張極美的藝術品。
她如願以償了。當蘇聯著名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接過林徽因設計的景泰藍禮品時,高興地說:"這是代表新中國的新禮品,真是美極了!"
景泰藍現在已被認為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立於世界手工藝品之林。有朝一日人們也許會專為北京景泰藍寫一本書,但是人們會不會記得有一位被結核病苦苦折磨的弱女子,為它獻出了自己最後的心血。
時至今日,當人們佇足觀望,凝視著每一件景泰藍作品,讚歎它攝人心神的美時,不要忘記,曾有一位美麗的女人,以生命做賭注,才得以成就景泰藍璀璨奪目的現在。
如今,中國已經憑借高超的技藝,成為國際琺琅藝術委員會當之無愧的成員,景泰藍也在世界琺琅藝術中拔得頭籌,首都北京更是成為當今世界景泰藍文化藝術中心,吸引著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琺琅愛好者,前來觀摩學習。
沉睡於九泉之下的林徽因,即使未能親眼目睹景泰藍的今時今日,若她靈魂有知,一向驕傲的她,想必也會十分欣慰的。
我們雖沒有林徽因的天賦與才華,無法完成這樣高水準的任務,然而,每個女人也都有機會,通過其他方式,為自己贏得榮耀,取得成就。
切勿努力不足,貪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