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後,陪伴我最多的則是另一件東西——隨身聽。隨身聽應該是90年代校園中普及率最高的物品之一吧。那時聽英語、聽歌曲,所有的載體都是磁帶,體積小、攜帶便捷的隨身聽也就成了同學們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我的隨身聽是一部銀灰色的“愛華”,與“索尼”同是那個時候最為流行的品牌。當時特別喜歡機身上的幾個指示燈,電量充足時,綠色的小燈會一直亮著,隨著電量減弱,會依次變為橙色、紅色,那時,我經常會在晚間登上樓頂平台,看著城市的萬家燈火,聽著自己喜歡的歌,思念著遠方的爸爸媽媽。就是這部小小的隨身聽,還有慢慢收集起來的上百盒磁帶,陪我度過了好幾年的時光。
2000年以後:這個世界真精彩
90年代後期,電腦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上大學時開設了微機課,每周會有一次的實踐上機,最初的新奇過後,每每對著單調的DOS操作環境,敲一些md、cd命令,隻覺枯燥而乏味。上班後,電腦成為日常辦公的常用設備,軟件也由單調的DOS操作環境不斷升級到WIN95、WIN98、WINXP操作係統,不僅屏幕色彩鮮豔了許多,而且功能比過去要豐富多了。到後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電腦的娛樂性越來越強,而網絡的迅猛發展,又提供給我們更廣闊的應用空間。業務工作需要時,可以很方便地從網上找到資料;工作累了的時候,鼠標一點,從網上找幾首自己喜歡的音樂欣賞,或者找一部電影看看;想念遠方的朋友了,打開聊天軟件,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可以通過屏幕看見她的笑容……一天打開郵箱,竟意外地接到了媽媽發給我的郵件,原來退休後的媽媽也不甘落伍,不但學會了操作電腦,寫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發給我們看,而且還申請了QQ號,空閑的時候,還會跟我們聊天呢!
以上是30出頭的我30年間經曆的種種變化,它也應該是同齡人的共同感受吧!正是這些再熟悉不過的點滴變化,讓我們在感受生活變化的同時,進一步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