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護城河(2 / 2)

圍繞這一新的清淤理念,從2003年6月開始,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家設計提出了以高低二台、“親水”平台護城河治理改造方案。2005年5月,市政府啟動了“唐皇城複興計劃”,對護城河再次實施景觀改造、汙水截流改排、護城河退水清淤、河道砌石襯底、護坡植草加固、修建攔水大壩、更換護城河橋欄杆、環城林帶整理的係統改造工程。

2006年4月,護城河治理改造工程和平門至東門試驗段竣工,護坡露土的地麵被草皮覆蓋,生機盎然的綠色在春光中看去讓人感到格外舒服。試驗段竣工後,護城河又分期分段進行了治理改造。

隨著清淤工作的更加科學化,護城河周邊環境的改善更是西安城建改造中的得意之作。在我的記憶中,環城西路地區,過去是一個大的水暖建材批發市場,綿延好幾公裏,它的走向幾乎和護城河平行。這個建材市場配套設施落後,管理粗放、無序,嚴重影響著西安城市麵貌。200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決定“以生態綠地襯托古城牆”,提出“曆史性”、“文化性”、“以人為本”三位一體的設計理念,在經濟利益和城市景觀方麵做出了正確的抉擇,拆遷了這一水暖批發市場,將環城西路建成與西安古文化相協調的、有特色的生態環境城市公共綠地。經過近五年的努力,到2005年,環城西苑建成。它替代了原城牆西北角至玉祥門護城河外沿的水暖建材批發市場,占地155.9畝,這是一個集城市綠地、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好去處。苑者,花園之稱謂。如今,你在新建成的環城西苑裏漫步,綠地紅花相互映照;誇張的馬勺臉譜、現代雕塑點綴在綠樹青草之間;小橋流水,盈盈草地,一派田園風光。

而在西門以北因一池碧水而得名的“夢湖園”,由觀景平台、水中森林、樹陣廣場、中心廣場、拴馬柱廣場、生肖柱廣場、休閑區等功能板塊組成。中心廣場5340平方米,其中水域麵積1220平方米,音樂噴泉流淌出輕柔舒緩的音樂,噴射出參差不齊的水柱給人以遐想,給人以愉悅……

護城河改造整治工程完成後,凸現出了城牆的雄偉、護城河的秀麗、環城公園的雅致,達到了牆、林、河、路協調統一,水清、地綠、景美的效果,為市民、遊客提供了全方位的視覺感受。與鍾樓遙相呼應的大南門廣場是一處更要提到的地方。這裏是國家元首或重要客人來訪時仿古入城儀式的舉辦地。舉辦入城式的時候,大紅燈籠高懸,宮女手執宮燈迎客,武士披甲戴盔恭候。讓人夢回漢唐,思載千裏。

1998年6月25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對我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時就曾體驗了這一具有東方色彩的仿古入城儀式。《香港商報》駐西北高級記者陳榮慶曾用他的筆記錄了這一瞬間:

晚上8點30分,南門外廣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還有粗獷、豪邁、雄壯的鼓樂聲。克林頓夫婦在西安市市長馮煦初偕夫人陪同下踏著紅地毯來到距記者席30米的廣場中心,應禮儀官之邀,登上禮賓台,主賓先後致歡迎詞、答謝詞。馮市長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情好客的西安人民用贈鑰匙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美國人民的友誼和打開城門對外開放的意願。克林頓總統笑容可掬地接受了古都西安的城門鑰匙。

接著,高懸的護城河吊橋被緩緩放下,鮮紅的迎賓地毯鋪開,鑼鼓喧天,絲竹管樂,舞女們舒展長袖翩翩起舞,貴賓們在地方官的陪同下,由宮女引導緩緩進入城門。大南門仿古入城儀式展示的是西安這坐有著幾千年文明曆史的古城更加開放的信心!

水是城市的靈魂。水使西安變得靈動起來。為使護城河水變清,曲江水廠每天向護城河注入五萬立方米的清水,僅此一項政府每年將支付三百多萬元的水費。

環城公園已經向市民免費開放。輕柔的音樂、護城河兩岸護坡的射燈、親水平台的仿古照明燈、不斷變換色彩的城河輪廓燈與城牆垛口上的裝飾燈把西安城的夜晚裝扮得五彩斑斕。護城河真的變成了掛在西安脖子上的一條美麗項鏈。

問尹清渠何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護城河的水由濁變清,由死變活,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古城老百姓幾十年的夢想和期盼,改革開放使夢想變成了現實,使期盼得以實現,護城河的風雨變遷不也是改革開放30年社會發展進步的縮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