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三峽密林邊,巧遇林麝“夫妻”(2 / 3)

“花子”拖著受傷的右腿,跳躍著消失在茂密的叢林中,與此同時,“長牙”趁著混亂之機,早已下樹朝另一個方向逃之夭夭。

事後,譚世鐸向村民們描述起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不禁感歎起雌麝的行為太悲壯了。

回家之後,譚世鐸還有些擔心那隻被獵犬咬傷的“花子”。父親告訴他,林麝是一種相當聰明的動物,它會自己治病,因為它會選擇吃一些有消炎作用的樹葉或藥草,並且野生動物有著相當強的康複力。

據老獵人講,林麝的活動場所比較固定,這一對林麝可能棲息在村東頭的那塊崖壁之上。它們縱使一時受到驚擾而逃逸,但最終總要返回原處棲息,這是一種近乎固執的眷戀情懷,被稱之為“舍命不舍山”。

為了不使這對林麝再受到什麼傷害,譚世鐸提請村長對村民多做些宣傳,讓村民不要傷害它們。

林麝雄獸和雌獸都有發達的尾脂腺。在山路行走時,喜歡將尾脂腺中的分泌物通過摩擦塗抹在路旁木樁或岩石突出處,藉以留下氣味標誌領域。據此,譚世鐸專門在村東森林中偷偷探看過,果然發現了這種粘滿特殊油脂的“油樁”。在他的提醒之下,村民們自覺地將這裏當作一塊禁地。

村民傾心救護,好個桀驁難馴的“麝姑娘”

也許真是人麝情未了,到了2005年5月8日,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變故。

這天清晨,譚世鐸59歲的父親譚明奪像往常一樣去家旁水井背水,突然發現3米多深的井中有些異樣。似乎是一隻活的野生動物,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隻林麝!它也許是夜晚經過這裏,一不小心失足落井,身子卡在兩塊巨大的岩石中間。

譚明奪急忙喊來兒子譚世鐸。譚世鐸感到這隻林麝好生眼熟,原來是去年底被圍在大樹上最後跳樹的那隻“花子”!當務之急是如何將這隻林麝安全地打撈上來。礙於林麝野性十足,強行抱和捆、拖都行不通。最後,還是年紀大的譚明奪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從家中取來一塊寬大的床單布,從井口撒下去將林麝整個罩住。林麝驚恐地掙紮了幾下,便完全陷入一種黑暗之中,隻好呆在裏麵不動了。

譚世鐸便沿著井壁下到井底,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林麝從岩石中取出抱了起來。

這隻林麝體長為兩尺多,體重約十幾斤,跟一隻未成年的山羊差不多。被布匹包裹的林麝當然並不安分,它在裏麵拚命地掙紮,似乎要掙破這令其窒息的黑幕,譚世鐸隻好緊緊地抱住它。

譚世鐸示意大夥兒不要大聲講話,因為他知道林麝這種野生動物,在深山老林習慣了野居生活,人的聲音會讓它更加感到驚恐不安。為了安全和保險起見,他將這隻林麝抱回自家的牛圈,然後放下包裹,小心地鬆開床單,放出林麝來。

誰知,這一下如同孫悟空出世一般,隻見這隻林麝四處奔跑,繞著圈屋轉圈,更為嚴重的是,它竟然不停地用頭撞牆。似乎想用這種倔強的方式以死相拚。譚世鐸頓時嚇出一身冷汗來。他喊來幾位鄰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這隻林麝重新逮住。

為了安全起見,譚世鐸給林麝套上喂山羊用的項圈,不得不用繩子將它拴起來。譚世鐸仔細辨認,這隻林麝正是去年底的那隻“花子”。

“花子”渾身有四五處外傷,最嚴重的是右腹部被岩石卡住劃破的兩處,汩汩地冒著鮮血,露出皮毛下紅白相間的血肉。左前腿關節似乎也骨折了。因為它跑動時總是用三條腿著地,抬起受傷的前腿,它的後尾脊部還有兩處外傷。

當務之急是給“花子”治療外傷。譚世鐸派女兒找來了村裏唯一的獸醫譚明發。

譚世鐸和村裏另一名漢子將“花子”緊緊地按住,譚明發用酒精和雙氧水為它清創消毒。受到刺激,“花子”開始拚命地掙紮,譚世鐸又騰出手來撫摸它的身子,好讓它放鬆。經過半個多小時,譚明發終於將“花子”身上的四處外傷清洗幹淨,有兩處外傷分別縫合了7針和9針,最後,譚明發還給林麝注射了消炎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