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又被稱為香獐、麝鹿,成熟的雄麝腹部香囊分泌的麝香,被全世界公認為天然香料之王,在國際市場價格一路飆升約為黃金的7倍。暴利使得非法獵麝活動屢禁不止,麝的生存實際上已處於瀕危狀態。1989年1月,我國將麝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002年10月,我國又將麝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本文講述的是鄂西三峽庫區一對情深義重的林麝,它們兩次與人邂逅並結下了人獸不了情……
雌麝悲壯一跳,掩護“夫婿”不惜舍身飼犬
2004年12月下旬,鄂西三峽庫區遭遇了一場多年來罕見的大雪。
一個滴水成冰的清晨,鄂西巴東縣溪丘灣鄉曾家嶺村35歲的村民譚世鐸等人,正帶領4隻獵犬在村東頭森林中的雪地追捕野兔等獵物。突然,訓練有素的獵犬莫名地興奮起來,譚世鐸在雪地上發現了兩行新的動物蹄印,經過仔細辨認竟是無比珍貴的林麝!原來,長江三峽的森林中早年間經常有林麝出沒,然而,由於多年來過度的非法獵捕,使林麝幾乎遭受滅頂之災。近年來,隨著村民野生動物保護法製意識增強,加之公安機關“治爆緝槍”專項行動,生生不息的林麝終於迎來了生存發展的春天。
譚世鐸知道林麝同熊貓一樣,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非法獵捕是要判刑的。然而,嗅到麝香味的4隻獵犬早已按捺不住,循著這股奇香朝前一路狂奔,譚世鐸一行隻好一路緊追而去。
林麝的身體嬌小,體形有些像鹿。它前腿短,後腿長,站立時前低後高,一副怪模樣。走起路來像兔子,由於後腿發達,善於跳躍,在山崖峭壁之間蹦跳自如,稱得上來去如風。
4隻獵犬在後麵奮力追趕,兩隻林麝累得筋疲力盡,隻好選擇一棵有傾斜樹幹的大樹,迅速爬上大樹。尾追而來的獵犬隻好圍住大樹興奮得一陣狂吠。累得氣喘籲籲的譚世鐸上前一看,好家夥,大樹上被圍困的正好是雌雄一對林麝。
譚世鐸出身於土家獵人世家,對林麝的情況並不陌生。經過一番仔細觀察,他分辨出這對林麝雌雄的異同:隻見這隻雄麝體呈褐色,前胸部似乎穿有橘紅色的小馬褂,它的上犬齒特別發達,猶如獠牙,特別引人注目,譚世鐸便將這隻雄麝稱作“長牙”。另一隻沒長獠牙的是雌麝,體毛深棕色,體背體側較深,腹毛較淡;下頜白色,頸兩側各有白色毛延至腋下,呈兩條白帶紋。頸背、體背有土黃色斑點,排列成四五縱行,在腰及臀部兩側的斑點,明顯而密集。它渾身各種花色搭配得當,譚世鐸便將它稱作“花子”,冬季正是林麝發情交配的季節,可以肯定“長牙”和“花子”是一對情侶。這對林麝被圍困在大樹之上,對眼前的境遇似乎有些絕望,“呦呦”地叫個不停。
林麝之所以馳名中外是因為麝香的緣故,雄麝的臍部和生殖器之間有香囊,能夠分泌儲藏香液形成麝香。麝香的氣味濃鬱強烈,用於傳播繁殖信息,雌麝聞香追蹤而來,經過香味引誘與之交配。
此時,令譚世鐸感到有些恐怖的是,“長牙”低頭撥弄著自己的香囊,似乎想咬破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譚世鐸聽老一輩的獵人講過,林麝有一種特殊的保護本能:當公麝被人追到無路可逃之時,便會自行撕裂腹下的麝香囊,然後抽身投岩而死。“投岩麝退香”這句話便是這麼來的。譚世鐸猜想它們可能誤認為身陷“絕境”,正準備以死相拚。他趕緊叮囑夥伴讓人和獵犬撤退。誰知此時震撼人心的一幕瞬間發生了。
隻見“花子”朝“長牙”深情地望了幾眼,淒慘地叫了幾聲,似乎在對“心上人”道別,然後縱身跳下大樹,一路朝前飛奔而去,原來它企圖引開樹下的敵人。
果然,4隻凶狠的獵犬朝著“花子”一路追去,譚世鐸則迅速上前嗬斥著獵犬,想叫停它們。不過他還是晚了半拍,最前麵的一隻獵犬咬住了“花子”的右後腿:危急關頭,譚世鐸撿起一塊石頭朝這隻獵犬砸去,獵犬被擊中後慘叫了一聲,頓時鬆開林麝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