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林麝屬於國寶級的野生保護動物,譚世鐸於是給溪丘灣派出所打去了報警電話。
所長楊運釗接到報警電話,立即向巴東縣林業公安部門通報了情況。然後和副所長田旭趕赴20公裏開外的現場,楊所長對村民們的行為表示讚賞,但明確指出待林麝康複後要放歸大自然,任何人不得長期非法飼養甚至出售牟利。
鑒於“花子”的傷勢較為嚴重,譚世鐸提出由他來喂養“花子”一段時間,楊所長同意並強調治療期間林麝的安全由譚世鐸承擔。譚世鐸當即立下了軍令狀。
“花子”究竟吃什麼食物呢?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令譚世鐸大傷腦筋。起初,他們專門為它采來了野草。誰知“花子”對這些食物連嗅也不嗅,它似乎在絕食以示抗議。
萬般無奈之下,譚世鐸隻好去查詢林麝喜歡吃的食物。得知林麝喜歡吃菊科、薔薇科植物的嫩枝葉,地衣、苔蘚等,特別喜食鬆或杉樹上的鬆蘿,食物要以灌木嫩枝葉為主,關鍵要鮮嫩。
了解了林麝的這些嗜好,譚世鐸於是每天清晨花兩個小時進山采食,將沾滿朝露的嫩葉等林麝喜食的食物放到“花子”麵前。也許被譚世鐸的誠心感動了,加之好幾天未進食實在是饑腸轆轆,“花子”終於開始進食了。
雄麝多情探望,森林召喚夫妻雙雙把家還
2005年5月12日深夜,辛勞一天的譚世鐸和家人早入夢鄉,突然被看家犬一陣接一陣的嗚嗚聲驚醒(為了防止林麝受到驚嚇,狗被套上了嘴籠子)。譚世鐸擔心有賊,特別害怕關在牛圈中的林麝有什麼閃失,便披衣起床外出察看究竟。
由於這天沒有月亮,等到譚世鐸打著手電筒摸到牛圈外,他突然聞到一股奇異香味,這奇異的麝香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
譚世鐸走進牛圈,發現“花子”躁動不安,興奮地打著響鼻。他用手電筒仔細觀察,發現石頭砌成的牛圈洞口,有幾撮粗硬的深褐色毛發和一些油脂,好像是另一隻林麝在洞口留下的。
第二天夜晚,譚世鐸將看家犬鎖進堂屋,自己則搬到牛圈的樓上,搭了個簡易鋪睡下了。他特別留心樓下牛圈裏的動靜,想弄個水落石出,到了午夜,他突然聽見“花子”興奮地打起了響鼻。譚世鐸便偷偷地起身下床,躡手躡腳地從上朝下窺探。他排除了盜賊作案的可能,卻在夜幕中隱約發現牛圈外有另一隻林麝!難道它是去年被“花子”舍身相救的“長牙”?它正從牛圈石牆的縫隙裏探望關在裏麵的“花子”,神情焦急。接下來,它竟然用頭和蹄子試圖刨開石牆,妄想將自己心愛的“妻子”偷走!被關在堂屋的看家犬,還是聞到了特殊的麝香味,更感到外麵的動靜,又發出嗚嗚的低吼,並刨門欲出。雄麝驚恐萬分,像一團黑影疾馳而去……
譚世鐸愣怔了半天,再度為動物的愛情慨歎起來。
第三天晚上,譚世鐸仍然睡在牛圈樓上,那隻雄麝果然又如期而至。他拉亮外麵的電燈,突然的燈光雖然將那隻雄麝嚇跑了,但借著強烈的燈光,驗證了他幾天來的推測,那隻雄麝正是去年被圍困在樹上的“長牙”!原來它並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情郎,它循著氣味找到了自己心愛的雌麝,便冒著生命危險幾次前來探望,並且試圖將心愛的雌麝救走……
感慨之餘,譚世鐸決定盡早將“花子”放生。在譚明發的精心治療下,譚世鐸將放生日定在5月15日。這天下午,楊所長和譚家人牽著“花子”,在眾多鄉親的簇擁之下,來到村東頭的森林中,將這隻雌麝放生。由於喂養治療了7天,“花子”剛開始還有些猶豫,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獲得了自由,等到確信無疑後,它便撒腿一溜煙跑進了林中。
“花子”會順利回到它的家嗎?為了驗證這個問題,譚世鐸又在牛圈樓上多睡了一夜。這天晚上,那隻雄麝再也沒來。想到它們一家久別團圓,譚世鐸欣慰地笑了。
(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