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保護
愛爾蘭海洋局的凱文·弗蘭那瑞從1983年起就開始密切觀察芬吉。他認為芬吉曾被人豢養過,也許是從英國某個水族館裏放出來的。弗蘭那瑞說:“因為它明顯地習慣於和人接觸。每個月都有18到20隻其他海豚來到這個港口,和芬吉一起遊戲和捕食,還有海豚來和它交配。隨後,別的海豚都會離開,而它則留了下來。這說明它很不尋常。”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類似的報道,孤獨的海豚冒險進入淺水區,和人類交上了朋友。但芬吉在這個特定的港口連續生活了整整14年。
海洋哺乳動物研究人員埃默羅根說:“據我了解,這是單個‘友好的’海豚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有文獻記錄的最長時間之一。”大部分這種海豚都會在幾年內消失或死去。
1989年,芬吉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官方決定在丁戈港實施爆破,以便加大港口的水深,讓大型漁船也能停靠。當地人都為芬吉的安危擔心。
專家認為,隻是炸藥爆炸所造成的震動波一項,就足以破壞海豚的聲納係統,從而威脅它的生命。“我們必須保護芬吉。”奧康納想。潛水員們了解到,震動波是以直線方式向遠處傳播的,根據這個原理,他們設想出一個計劃。
8月的一個早晨,奧康納·菲茨吉伯和其他一些潛水員駕駛摩托艇離開了港口,他們吸引著芬吉和他們一起走。在港口的入海口,他們繞著海峽右轉彎,然後讓摩托艇在海口外漫無目的地兜圈子。芬吉興致勃勃地圍著他們跳躍著,它當然不會想到,人們把它帶到這裏來,是為了用周圍密布的岩崖保護它免受致命的震動波的傷害。
“我們已帶芬吉到達了。”奧康納用無線電通知岸上的人。然後潛水員們跳入水中,陪著芬吉玩,和它一起遊泳,撓撓它的肚子。與此同時,爆破人員則開始實施爆炸。直到無線電中說:“好了,夥計們,今天我們幹完了。”奧康納等人才離開水中。這些潛水員們的工作持續了三個星期。
治愈創傷
現在,芬吉不僅給丁戈港的人們帶來快樂,而且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歡樂。在夏天的旺季,每天有幾百名旅遊者登上特製的觀光船去看它。詩人海斯科特·威廉斯在和芬吉一起遊泳之後深受感動,他特意為這次經曆寫了一首詩。印度作家維克拉姆·塞思在接手寫一部名為《艾倫與海豚》的歌劇劇本後,去和芬吉遊了一次泳,這激發了塞思的靈感,他把這部作品獻給了芬吉,隨後又寫了一部同名的兒童讀物。
其實,芬吉最好的禮物送給了那些每年夏天和它一起遊泳的殘疾兒童以及生病的孩子們。5歲的腦癱兒休伊·漢彌爾頓無法自己站立,隻能在拐杖的幫助下走路。他每天在倫敦的家中接受治療,躺在治療桌上,由他媽媽羅賓活動他的手和腳。這個有著金色頭發的男孩經常會傷心地哭起來。一天,羅賓為了讓兒子放鬆,就說:“想象一下你正在海裏,在和一隻海豚一起遊泳。”
休伊很感興趣,很快就平靜下來了,聽他媽媽描繪著他在海水中和一隻友好的海豚嬉戲的情景。不久,休伊每天都要和海豚一起“遊泳”了。羅賓想:“如果我帶他去和一隻真的海豚遊一次泳,那會怎麼樣呢?”經過一番尋找,羅賓聽說了芬吉的事。
去年8月的一天,太陽剛從丁戈港升起,羅賓和她丈夫喬看著休伊臉朝下浮在水麵上,就像他在浴缸裏鍛煉那樣屏住呼吸。突然,那孩子的頭僵住了,芬吉正從他下麵遊上來。休伊一動不動地浮在那兒好一會兒,盯著芬吉的眼睛看。最後,休伊抬起頭,又咳又嗆,但笑得開心極了。
“奇跡,”休伊說,他的雙眼閃閃發光,“太神奇了。”
兩周後休伊返回家中,他變得注意力集中而且心情愉快。羅賓說:“他和芬吉遊過泳後,我在他身上看到一種嶄新的樂觀精神。”
沒人知道為什麼芬吉能夠治愈人們的創傷並緩解人們的悲傷。許多人認為海豚複雜的聲納係統使它們能夠體驗人們的情感並做出反應。專家們觀察了芬吉和人們的交往情況後認為,理由其實很簡單:芬吉體現了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它快樂、自由並充滿愛心,還有它那富有感染力的笑臉。
同樣沒人知道它為什麼把這個懸崖環繞的港口作為它的家,丁戈港的酒吧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這個野生動物是人類獲得的一件禮物,它給藝術家帶來創作的靈感,給失去親人的人們帶來希望,給悲傷的人們帶來歡笑。
(鄭芸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