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陽光照耀著愛爾蘭荒蕪的西海岸,我們的船航行在丁戈港岩石密布的入海口。船上三十多雙眼睛緊盯著水麵。突然,一位年輕的女士指著不遠處喊道:“快看呀!”隻見一隻巨大的海豚躍出水麵,在空中劃出一條大大的弧線。它頭向下跳回水中,然後又一次躍出水麵。就這樣一次次快樂地在空中劃出條條優美的曲線。
“那就是幫我們掙外快的小東西!”船長吉米開著玩笑,高興地向我們介紹愛爾蘭最友好的海豚芬吉。
幾百年來,丁戈港這個孤立的小漁村為水手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港灣,以躲避大西洋上洶湧的巨浪。1983年秋天,丁戈港的漁民們發現這裏來了一位新客人:每當他們出海時,總有一隻海豚在他們的拖網漁船邊遊動。根據古老的傳說,海豚的出現預示著好運氣,但海豚有時會被船上巨大的漁網纏繞住,這時漁民們多半會殺死海豚,因為漁網是很昂貴的,從網上解下一隻拚命掙紮的海豚十分困難,而將海豚殺死後就很容易把它從網上弄下來了。可這隻海豚不僅會躲開漁網,而且經常進入港口。“它很快就會遊走的。”人們都這麼想。
但它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像時鍾一樣準時出現。每天清晨,每艘拖網漁船離開碼頭時,它都歡快地在船邊遊動,有時,它一天要陪伴30多條船出海。
黃昏時分,當人們駛回港口時,它都會遊去迎接,直到船靠近碼頭,然後又遊去迎接另一條船。
漁民們叫他芬吉,那原是個有著邋遢大胡子的丁戈漁民的名字,這名字和海豚那絲綢般光滑的皮膚實在不大相稱。
1984年春天的下午,當地一位電工約翰·奧康納和他12歲的女兒正在潛水。突然,這個女孩看到那隻海豚正在她下麵遊著,而且還抬頭看著她呢。小女孩吃驚地瞪大了眼睛,而海豚則一直陪著他倆回到岸邊。
從此,約翰·奧康納就開始和另一位專業潛水員羅尼·菲茨吉伯一起經常陪芬吉遊泳。逐漸地,海豚對它的人類玩伴的信任程度增加了。到了1986年,它變得頑皮而又富有感情。奧康納說:“它會用嘴搶掉我們的一個橡皮腳蹼,還會撞或推我們,讓我們給它抓癢。有時把我們都惹火了,因為它太頑皮了。”
然而,芬吉很快就向大家證明,它可不僅僅是個淘氣的玩伴。一天,一位潛水員爬上船時不慎把麵罩和潛水通氣管掉在了水裏。他向別人借了麵罩,又潛回水中找尋。菲茨吉伯也趕來幫他。當他在水下尋找麵罩時,覺得芬吉在推他的肩膀。菲茨吉伯猜想它又想找人玩了,就沒理它。
後來,菲茨吉伯用眼角瞟了芬吉一眼,發現它嘴裏叼著樣東西。他回頭仔細一看,芬吉叼的東西正是他們要找的東西。
小鎮名流
芬吉很快就成了丁戈港最著名的居民。當地人常在港口的一處雜草叢生的懸崖邊徘徊,為的是能看到它,或者在星期天全家坐上摩托艇去拜訪它。漁民們去除了芬吉常去的地方的漁網,他們寧可少捕些魚,也不願它被漁網纏住。
都柏林和倫敦的電視台都聽說了這個現象。他們到丁戈港來采訪時,芬吉很樂意表演一番。當水下攝像機開動起來後,一位電視台的工作人員第一次穿上水下自給呼吸裝備,很不自在地坐在了港口下方的水底。芬吉先是盯著那人的麵罩看了看,然後慢慢地調整自己的高度,最後輕輕地把頭擱在他大腿上。
越來越多的旅遊者趕來看芬吉。這些年來,芬吉和鎮上的居民以及旅遊者交上了朋友,給大家帶來了安慰和鼓舞。
在眾多的受益者中,有一位叫希拉裏·泰勒的女士。就在八個月前,她那當專業潛水員的兒子伊恩為幫助一個朋友的船起錨而死在了水下,他當時年僅24歲。
一天早晨日出之前,神情恍惚的希拉裏來到芬吉常去的海灘邊漫步。當時風疾浪高的天氣讓她不禁悲從中來,她哭幹了眼淚,望著水麵喊道:“我愛你,伊恩!”
突然,芬吉出現了。它的頭在波浪中時隱時現,離希拉裏隻有3米遠。它大聲地呼吸,從它的氣孔中噴出混雜著空氣的水柱,隨後就消失了。“它是聽到我的聲音才出現的!”希拉裏想,在她兒子死後,她第一次感覺到了快樂。
以後的一星期裏,希拉裏天天和芬吉一起遊泳。芬吉看起來很喜歡她,讓她撫摸它那巨大的身軀。就這樣,溫柔的海水,殷勤的海豚,還有她在芬吉那仿佛微笑著的臉上所看到的快樂。她說:“是芬吉幫我恢複的,它給了我愛,這愛流入我心中,愈合了我心中因伊恩的死而留下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