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一章(1 / 2)

在職場中,為人處事一定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千萬不能把事情做絕。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你才會進退自如,才不會陷入人生的陷阱之中。

身在職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領導,一定要懂得為自己留條後路。為什麼呢?下麵我們來看一個耐人尋味的經典故事,相信你會深受啟發。

在一片茫茫沙漠的兩邊,有兩個村莊。要到達對麵的村莊,如果繞過沙漠走,至少需要馬不停蹄的走上20多天,如果橫穿沙漠隻需要3天就能抵達。但橫穿沙漠實在太危險了,許多人試圖橫穿,卻無一生還。

有一天,一位智者路過這裏,讓村裏人找來了許多胡楊樹苗,每半裏栽一棵,從這個村莊一直栽到了沙漠那端的村莊。智者告訴村裏人說:如果這些胡楊樹有幸成活了,你們可以沿著胡楊樹來來回回;如果沒有成活,那麼每一個行路者經過時,都要將枯樹苗拔一拔,以免被流沙淹沒了。結果,這些胡楊樹苗栽進沙漠後,全都被烈日烤死了,最後成了通往兩個村莊的路標。沿著這些路標,兩村人平平安安的走了十幾年。

有一年夏天,一個外地僧人堅持要一個人到對麵的村莊去化緣。大家告訴他說:你經過沙漠的時候,遇到要倒的胡楊一定要將其向下再插深些;遇到即將被淹沒的胡楊,一定要將其向上拔一拔。僧人點頭答應了,然後就帶了一皮袋水和一些幹糧上路了。

然而,在沙漠行走途中,僧人並沒有按照大家告訴他的話去做。遇到一些將要被沙漠徹底淹沒的胡楊時,這個僧人想:“反正我就走這一次,淹沒就淹沒吧。”他沒有伸出手去將這些胡楊向上拔一拔,接著向前走。遇到一些被風暴卷得搖搖欲倒的胡楊時,這個僧人想:“反正我就走這一次,倒了就倒了吧。”這個僧人也沒有伸出手去將這些胡楊向下插一插,繼續向前走。但就在這位僧人走到沙漠深處之時,靜謐的沙漠驀然間飛沙走石,許多胡楊被淹沒在厚厚的流沙裏,也有一些胡楊被風暴卷走了,沒有了蹤影。僧人像沒頭的蒼蠅似的東奔西走,卻再也走不出這片大沙漠了。僧人在氣息奄奄的那一刻十分懊悔:如果自己能按照大家囑咐的那樣做,那麼即使沒有了進路,還可以擁有一條平平安安的退路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給別人留後路,就是給自己留後路,堵住了別人的後路,就堵住了自己的退路。做事一定要給自己留條後路,不可把事情做得太絕。人生一世,萬不可使某一事物沿著某一固定方向發展到極端,而應在發展過程中有充分的認識,冷靜地判斷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以便有足夠的條件和回旋餘地采取機動靈活的應對措施。

然而,職場中,不少人一看見客觀事物發生變化,馬上就轉變了主觀態度,目光短淺又無情,不給自己留後路,結果,最終使自己在原地無路可走。事實上,如果你執意把事情做絕,不給自己留條後路,那你以後的路就會更加難走。

艾米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了七八年,在經曆了不少波折和坎坷之後終於坐到了區域總監的位子。但不幸的是,她陷入了金融危機所引發的裁員潮:公司為了壓縮人力成本而對全國所有的區域做了整合,艾米所在的區域就被整合掉了。擺在她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從基層銷售員做起,要麼就拿著企業提供的N+1的補償主動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