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華失聲大笑起來,他把沾著魚汁的手往桌下一放,小花貓以為是魚塊,跳上去咬了一口……
64.音樂傳習所 日
劉天華在示範拉奏二胡練習曲,黑板上寫著練習曲線譜。
劉天華在講述手指柔弦法和弓法。
劉天華在黑板上寫著什麼。
特寫:中國二胡演奏法改革要領——
1.汲取中國三弦拉戲指法優點,擴大二胡音域。
2.借鑒西洋小提琴某些技法、結構。
鏡頭搖向劉天華激動的臉部。
劉天華畫外音:“最根本的,是要有改革國樂,讓它無愧地立於國際音壇而享譽世界的膽略和大誌!”
樂聲起。
安華在拉奏練習曲。
韓小娟在拉奏。
肖仲清在拉奏。
全教室學生在拉奏……
65.所長室 日
陶一倫正在肖所長麵前吹捧托羅伯:“托羅伯教授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是中國任何樂器所不能比擬的,唉……中國的音樂、中國的樂器在小提琴麵前太丟人了!”
托羅伯傲然地抽著煙。
陶一倫對正在沉吟的肖所長煽動說:“所長,張副教務處長的高見不能聽而不聞,在這裏隻應開設西洋音樂班,這是中國音樂的必走之路。至於什麼‘國樂’……應該停辦!”
肖所長猶豫地:“這樣做,似乎不太妥帖吧。我是搞西樂的,但自己國家的音樂也不能一腳踢開啊!”
陶一倫:“丟了這幾件破樂器有什麼可惜呢!”
劉天華走進所長室來,他壓住心頭氣憤,有禮貌地問陶一倫:“請問教務長,你是哪一國人?”
陶一倫先是一愣,接著嗤地一笑:“劉先生問此話,未免太幼稚了吧。”
劉天華不緊不慢:“如果教務長還知道自己是個中國人,總不至於把祖先傳下來的寶貝隨便丟棄吧。”
陶一倫跳起來:“什麼寶貝?丟人!”
“不!”劉天華理直氣壯,“教務長滿口稱讚西洋音樂先進,我不反對……”
陶一倫得意地:“這就行了。”
劉天華語言犀利:“可是,它畢竟是外國的音樂,中國應該有中國自己的音樂!是的,眼下它落後了點,可是,有誌氣的中國人應該大膽改革它,使它在國際樂壇上占據其應有的位置!想一想吧,我們黃帝的子孫們,如果在9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上,沒有自己民族的樂聲,在國際樂壇上沒有中國音樂的席位,我們怎麼對得起自己的祖先!”
肖所長有所感動,他站起身來:“劉先生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他望了望站在門外的學生。
陶一倫看著驚訝不已的托羅伯,表示歉意地:“托羅伯教授,您別見怪,這是我們內部事……”
托羅伯聳了聳肩膀。
陶一倫譏諷地對劉天華:“那麼請問劉先生,你的二胡一定能壓倒小提琴囉?”
劉天華笑了笑:“西洋小提琴有它的長處,中國二胡有它的特點。如果陶先生還懂得一些音樂的話,就該知道,音樂,不論是哪個國家的,都在無形中互相汲取營養!”
肖所長點頭表示讚同。
托羅伯也不得不承認地點了點頭。
陶一倫麵紅耳赤,無處發作,他衝著門口的學生:“都走開!”
安華抗議地:“我們反對撤銷國樂班!”
韓小娟忿忿地:“我們不願忘記祖宗!”
肖仲清鼓動學生,齊呼:“校方不表態,我們不走!”
陶一倫惱羞成怒地跳起來,被肖所長按住,他向學生解釋:“我,並沒有想到要撤銷國樂班。”
劉天華向學生們一揮手:“下午,班裏舉行國樂演奏會,都回去準備!”
學生們滿意地散去。
陶一倫懊喪的臉。
66.小洋樓 日
一間客廳裏,一式西化家具。
托羅伯略帶譏諷地說:“劉先生要跟我學小提琴,難道不覺得是忘了祖先?”
劉天華振振有詞:“在藝術上的相互借鑒,我想正是為了繼承祖先傳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難道貴國從來沒有效仿過中國古老的藝術?”
托羅伯一時無言以答,他順手拿起桌邊咖啡喝了一口,忽見桌上的《唐詩三百首》笑了笑說:“密斯特劉,中國幾千年前,出了這個唐詩。難道閣下個人也想采個胡琴三百首而名揚天下?”
劉天華直言不諱地:“是的。不過,搞這項事不光是我劉某一個人,而是很多很多的中國人。”
托羅伯:“這是一種空想呢,還是……”
劉天華:“這個,請您放心。中國人一旦下定決心想搞什麼,就能搞成功!”
托羅伯:“難道你不怕被人譏笑你也拜倒在洋人的足下?”
劉天華坦然地:“托羅伯先生,我認為我跟你學的是藝術,而不是國事、政事。是的,我們應該承認,也並不掩飾西洋小提琴從它的結構和演奏力,都比中國胡琴強。西洋的記譜作曲也比中國高明。所以,我今天才來這兒向您求教。我認為學習西洋先進的東西,借以武裝自己,提高自己,並不可恥。因為,藝術不是政事。”
托羅伯:“那麼,劉先生願意花多少錢作酬金呢?”
劉天華:“任您開口。”
托羅伯:“如果以一個禮拜為一期計算,三十塊大洋是起碼的了。”
劉天華一咬牙:“可以。”
少頃,托羅伯站起身:“好吧。劉先生每天晚上來這兒。”
劉天華有禮貌地:“好。”隨後走出門去。
陶一倫從內房走出,他焦急地:“托羅伯教授……”
“嗯——”托羅伯做了個手勢,“他,學不成材的。”
兩人對笑。
67.劉天華家 傍晚
小提琴聲不絕。
內房裏,劉天華專心地拉奏小提琴。
小提琴拉奏化為二胡拉奏,劉天華放下二胡,伏桌書寫什麼。
68.客廳 傍晚
殷尚真把—碗豆莢放在桌上,向內房喊:“壽椿,吃晚飯了。”
小洪寶奔進客廳,見桌上豆莢,翹起嘴巴:“又是豆莢!媽,怎麼老是吃一個豆莢菜!”
小琴寶懂事地:“哥,別嚷吆!”
小洪寶:“我不吃豆莢!”
小琴寶:“我要吃!”
殷尚真含著淚:“乖,聽話。媽不是不買好菜給你們吃……爸爸學小提琴要交很多的學費……”
小琴寶乖乖地在飯碗上夾了一個豆莢:“爸爸交學費,我們就吃豆莢。哥,吃吧!”
小洪寶眼中閃著淚花,夾了一個豆莢放進自己飯碗裏。
69.劉天華家內房 傍晚
劉天華一咬牙,拿起小提琴繼續拉奏起來。
小提琴化作二胡。
柔弦的手指,靈巧的拉弓。
五線譜上出現《苦悶之謳》的曲名。
劉半農手提小提琴箱進來:“二弟!”
劉天華抬頭:“大哥!您回國了!”
劉半農揚了揚提琴:“我從國外給你帶了一樣好東西!”
“小提琴!”劉天華感激地從劉半農手中接過小提琴:“謝謝大哥!”
劉半農歎了口氣:“在國外,我們中國在音樂上的地位實在太低了……”
劉天華心情沉重地放下小提琴,又從桌上拿起二胡,胸懷壯誌地說:“應該讓它盡快地抬起頭來!”
劉半農感慨地點著頭:“二弟,你改革國樂的大誌,有位先生很讚許。”
劉天華:“誰?”
劉半農:“魯迅。”
劉天華:“魯迅先生?”
劉半農:“他聽過你的演奏,說你是一位很有民族骨氣的人。”
劉天華無限激情地推開窗門,輕風吹拂著他堅毅的臉龐。
70.文興齋樂器廠 日
邵祖複陪同劉天華觀看工人們製作胡琴。
邵祖複喜悅地:“天華,二胡這麼一改,音色就好多了。”
71.製作拉弓的工場 日
一位師傅拿了一張弓走來,遞給劉天華:“劉先生,這樣改,對嗎?”
劉天華接過弓,仔細觀察,這是類似小提琴弓格式的“調節弓”。他用手擰了擰調節螺絲,點點頭。
72.琵琶工場 日
邵祖複又喜又擔憂地訴說:“天華,改製的琵琶訂貨的不少,可還拿不出去。”
劉天華從桌上抱起一隻廿四品的琵琶:“為什麼?”
邵祖複:“原來是四相十品位,工人們熟悉,現在是六相,又加了半音。他們半音吃不準……”
劉天華抱起琵琶撥動了幾下,聽了聽音,順手拿起桌上一支鉛筆校正品位位置。
工人們圍上來觀看。
73.文興齋樂器廠門市店麵 日
群眾爭相購買二胡,琵琶。
74.劇場 夜
正在演奏的樂隊。
標著“文興齋”廠號的二胡、琵琶在拉奏、彈奏……
75.大禮堂音樂會 夜
劉天華在拉奏二胡獨奏曲《空山鳥語》。
台下掌聲不絕,連聲呼叫:“再來一個!”
報幕員:“承大家抬舉,劉先生再為諸位演奏他創作的琵琶曲《歌舞引》。”
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劉天華手抱琵琶彈奏《歌舞引》。
台下觀眾席裏不住發出讚歎聲。
托羅伯像不相信自己耳朵似的,他有點驚訝:“看來,中國也有了中國的‘小提琴’和‘吉他’……這位劉先生真不簡單!”
陶一倫幸災樂禍地:“這有什麼用處,音樂傳習所停辦了!”
76.“北大”教務處 日
學生們在請願,一條條橫幅十分醒目。
“要求恢複音樂傳習所!”
“我們要國樂!”
“誰忘記祖宗就是不孝子孫!”
張有杉滿頭大汗地吆喝:“同學們,都回去……”
學生齊呼:“為什麼要停辦音樂傳習所?”
安華、韓小娟衝上一步:“請答複我們!”
張有杉麵露凶色:“這是張作霖大帥的號令!誰再聚眾鬧事,當即拘捕!”
肖仲清向學生一招手:“走!到教育部去!”
請願隊伍向前衝去。
77.劉天華家客廳 日
客廳裏坐滿了人。
劉天華神情激憤地:“政府不讓我們搞國樂,我們自己組織起來搞!”
頭部受傷的肖仲清站起來:“對,我們自己搞!”
安華用手摸了摸負傷的左手:“最好有一個什麼組織……”
“辦個國樂學校!”韓小娟一招手,“劉老師當校長!”
眾人議論。
劉天華胸有成竹地拿出一疊紙:“大家的想法和我一致。我想了個意見,不知大家讚成不讚成?”
邵祖複:“天華,說吧,大家聽你的。”
劉天華一字一個音:“創辦‘國樂改進社’。”
眾人愣了一下,爆發出一陣掌聲:“對!創辦‘國樂改進社’!”
邵祖複舉手:“我參加!”
安華舉手:“我也參加!”
韓小娟、肖仲清相繼舉手:“算我一個!”
眾人舉手:“我參加!”
78.劉天華家 夜
燈下,劉天華在譜寫樂曲。
琵琶曲《改進操》的特寫。
曲譜下注著一行字:為紀念“國樂改進社”成立而作。
《音樂集誌》第一卷第一號推向畫麵。
書麵在翻動著。
劉天華畫外音:“我們愛好音樂,我們不相信音樂的最大目的隻是供人聽聽而已。我們覺得在音樂上,同在別的藝術上一樣,應該有嚴肅的態度。我們相信一國的樂曲,自有它的前途與使命,同時我們目下的國樂正是沉淪下去了,所以我們組織國樂改進社……”
歌聲驟然而起:
古老中國曆史悠久,
民族之聲怎能丟,
切莫自暴自棄,
應該挺胸昂首!
黃帝的子孫,
改進國樂大步走!
中華民族子孫優秀,
民族之聲在胸口,
要有奮進勇氣,
敢闖險風逆流,
民族的歌聲,
應該響徹全地球……
歌聲中疊印下列畫麵:
壯麗的長城。
奔騰的黃河。
連綿的泰山。
秀麗的園林。
無垠的草原……
79.劉天華家鄰街屋前 日
這裏是掛著“樂友社”招牌的小型樂器店。
青年司機徐湘雲掏錢:“買一把二胡。”
殷尚真交二胡,點錢,發覺多了:“先生,你多給了五元錢。”
徐湘雲笑笑:“聽人說,國樂改進社經費缺少,我這是……”
走進門的劉天華感激地:“謝謝你的好意相助。這錢你拿回去,我們自己能設法解決。”
徐湘雲認出劉天華:“您是劉先生吧?”
劉天華點頭。
徐湘雲:“我是開車的,我常去聽你的演奏,我喜愛國樂。這錢,你一定得收下。雖不多,也是我對國樂改進社的一片誠心。”
劉天華拉著徐湘雲的手:“謝謝!請問大名?”
徐湘雲:“車夫徐湘雲。”
劉天華將銀元緊緊握在手中。
80.印刷廠 日
圓盤機在轉動。
《音樂集誌》第二號推向畫麵。
第三號、第四、五、六、七號,相繼推向畫麵……
81.劉天華家 日
見底的米罐子,一隻手拿著小碗伸進罐子舀出半碗米。
殷尚真手端小碗歎了口氣。
“二嫂!”劉北茂突然出現在麵前,他手裏捧著一把銀元,“拿著吧!二哥的情況我知道了。”
殷尚真輕歎著:“當官的哪管我們死活,你二哥已一年多沒拿到薪金了。為了改進社的費用,你二哥東奔西走……”
劉天華進門來了,他一見劉北茂,一步上前:“三弟,你到底也來北京工作了!”
劉北茂打量著劉天華,心疼地:“二哥,你太辛苦了,人也瘦了許多……”
“這沒什麼。”劉天華讓劉北茂坐下,話音帶著喜悅:“眼下,改進社的工作十分順利,北大二院、藝專、女子高等師範都有改進社的社員。工人也有來參加的!”
劉北茂又捧出銀元:“二哥,收下吧。”
劉天華略思:“好吧,眼下改進社正需要經費,我收下。賬,我記下了。”
“二哥,你……”劉北茂眼含熱淚,“你支持我念完大學,像父親一樣關心我。我這點算什麼……”
兩人進了內房。
劉北茂坐上椅子,順手從桌上拿起一把二胡,仔細打量著:“二哥,我們北京大學有些外國教授十分欣賞你的二胡演奏。他們說‘中國也有了二根弦的小提琴’。說這句話的是個音樂權威,名字是……對!托羅伯!”
劉天華有些意外:“托羅伯?”
劉北茂:“聽說,這位托羅伯還暗地裏拿了你的二胡曲,偷偷地在自己臥室裏用小提琴演奏……”
82.托羅伯臥室 日
托羅伯正在用小提琴拉奏《空山鳥語》,他拉著拉著,露出驚奇的目光。
雷斯走進臥室:“嗬!多美妙的樂聲!”
托羅伯停止拉奏,點了點頭。
雷斯談起生意來:“怎麼樣,閣下的新作能貢獻給我灌唱片嗎?”
托羅伯手一揮:“不!這不是我的作品。”
雷斯:“哪位閣下的?”
托羅伯:“中國的國樂導師。”
雷斯迫不及待地:“叫什麼名字?”
托羅伯:“劉天華。”
雷斯:“名字好熟悉……”他從譜架上拿下《月夜》《空山鳥語》譜子看起來。
托羅伯踱著步,突然走到雷斯身旁,感歎地:“我們以前曾說過的中國‘叫花’胡琴,眼下這個劉天華搞的曲,通過這兩根弦的‘提琴’發出的聲音,讓人吃驚!看來,中國人在音壇能占上席位了!”
雷斯放下曲譜:“我很想把這些中國曲子灌成唱片,你能幫我忙嗎?”
托羅伯從桌上拿出兩張票:“明天,北京飯店開音樂會,劉天華準會到會。”
83.北京飯店大廳 日
音樂會還沒開始,張有杉陪同托羅伯入席。
托羅伯:“張閣下,聽說音樂傳習所又要恢複了?”
張有杉:“還在吵架呢。胡適教授主張‘解放詩詞,必須丟開音樂’。因為音樂束縛了詩詞。周作人教授更是竭力反對,他說‘吹吹打打幾個月便學得會的音樂,還要成係嗎?’……不過,蔡元培先生堅持要辦……”
托羅伯:“閣下您的高見呢?”
張有杉露骨地:“我是讚成胡適教授的。中國的音樂,無可救藥!”
托羅伯拍拍張有杉的肩膀:“難道閣下不知道新冒出來的一個派?”
張有杉疑惑地:“什麼派?”
托羅伯:“劉天華的中國國樂派!”
84.雷斯辦公室 日
“哈哈哈哈……”陶一倫笑著:“劉天華的中國國樂派!誰承認了?”
雷斯:“中國人。這一點你比我清楚。”
陶一倫:“這有什麼用!要有威望的人承認,比如……像閣下,像托羅伯教授!”
雷斯從辦公桌上拿起《空山鳥語》等樂曲,放到陶一倫眼前:“托羅伯教授很欣賞這些中國樂曲。”
陶一倫不無驚訝:“閣下您呢?”
雷斯收起樂曲:“我準備灌唱片。”
“啊?”陶一倫簡直呆住了,“雷斯閣下,您是位舉足輕重的音樂家啊!”
雷斯伸出雙手:“可我也是個商人!”
85.北京飯店門口 日
音樂會結束了,人們興高采烈地走出大門。
一輛小轎車駛到飯店門口,徐湘雲走出司機室,把劉天華和雷斯迎進車內。
陶一倫上前:“雷斯閣下,那邊灌唱片的事……”
雷斯探出頭:“很對不起,以後再奉告閣下!”
徐湘雲啟動車子,車子故意從陶一倫身邊擦過。
陶一倫大驚:“媽呀!”
人們哄然大笑。
轎車在飛駛。
雷斯:“劉先生,您編演的樂曲優美動人,如果……”
劉天華聽出話中之音:“您有什麼高見,盡說不妨。”
雷斯:“劉先生的樂曲,如果能奏出高亢的旋律……”
劉天華果斷地:“完全可以。”
86.劉天華家 日
高亢而鏗鏘的旋律在空中回旋。
一把二胡在引弓。
畫麵上出現二胡曲《光明行》的樂譜。
劉天華對譜拉奏,他邊奏邊用筆修改音符。
87.托羅伯家 日
《光明行》的旋律在托羅伯房間裏回蕩。
托羅伯用小提琴演奏。
雷斯從沙發上站起身來:“天才!中國的音樂天才!”
樂聲不絕。
88.國樂改進社 日
劉天華手拿著報紙,憤怒地在向社員們講著什麼。
報紙推近畫麵,上麵登著有關“五卅”濟南慘案的文章和照片。
89.長安街 日
民眾聲援“五卅”運動的遊行隊伍。
90.清華大學小禮堂門口 日
安華、韓小娟、肖仲清手拿戲票在兜售。
大學生爭相購票。
一條大紅橫幅推向畫麵:國樂改進社聲援“五卅”運動義演會。
91.清華大學小禮堂後台 日
劉天華在檢查演出的節目。
化妝的梅蘭芳在一老昆曲樂師陪同下來到劉天華身邊。
梅蘭芳尊敬地:“您就是劉天華先生吧?”
劉天華辨認,恭敬地:“梅蘭芳先生!”
二人緊緊握手。
梅蘭芳:“有件事想求助於劉先生。”
劉天華坦然地:“好哇!”
昆曲老人:“梅先生要去美國演出,就是這譜子還在梅先生肚子裏……”
劉天華略一沉思:“梅先生,明天上我家詳細談。”
開演鈴聲響。
劉天華手拿胡琴上台。
台下一片掌聲。
劉天華演奏《光明行》。
後台,梅蘭芳聽著樂聲對昆曲老人說:“中國音樂有救了!”
92.劉天華家客廳 日
梅蘭芳在清唱《宇宙峰》。
劉天華伏桌記譜。
93.舞台上 夜
梅蘭芳在演出《宇宙峰》。.
樂隊裏,劉天華在對著整理的線譜校正音符。
樂隊敲打著戲曲鑼鼓。
劉天華愣愣地在想著什麼……
《梅蘭芳曲譜》推向畫麵。
94.劉天華家 夜
劉半農、劉北茂看著《梅蘭芳曲譜》。
殷尚真端出酒菜:“天華,該吃晚飯了。”
劉天華正在一旁用手指敲著大腿,口念“鑼鼓經”。
劉北茂:“二哥,你真不簡單哪!”
“是啊!”劉半農合上“曲譜”對劉北茂:“你我都進過大學,天華僅念了初中二年級,這是他擇業定、勤發奮的結果。”
劉天華還在專心地敲、念“鑼鼓經”,被殷尚真從椅子上拉起來:“天華,別讓大伯、小叔挨餓!”
劉天華如夢初醒:“啊!該吃飯了!尚真,有酒嗎?”
“我這兒已在喝了!”劉半農舉起酒杯又呷了一口。
劉北茂倒了一杯酒遞給劉天華:“二哥,你太辛苦了,我敬你一杯!”
劉天華接杯:“大哥,三弟,來!一起幹!”
三隻酒杯碰在一起。
95.劉天華家 夜
客廳亮著燈光,笑聲頻頻傳出。
劉半農正在吟詩:
屋子裏就著火爐,
老爺吩咐開窗買水果,
說天氣不冷火太熱,
別任它烤壞了我。
屋外躲著一個叫花子,
咬緊了牙齒,對著北風呼“要死”,
可憐屋外與屋裏,
相隔隻有一層紙!
劉北茂驚歎地:“大哥在文學上真是個天才!下麵該二哥來一段二胡獨奏。”
劉天華說聲“好”,隨即拿起二胡引弓拉奏。
琴弦上“輪指”“滑音”奏出《空山鳥語》的旋律。
夜空中響著《悲歌》的樂聲。
琴弦上手指挪動“清官”(上)清徵(六)升高半音撥法。
劉北茂用手輕拍著桌子,看著劉天華拉奏《獨弦操》。
單根內弦拉奏的特寫。
《閑居行》運用“汪音”技法拉奏的特寫。
劉半農用足踏著地,打著三拍子。
劉天華以一板兩眼的三拍子在拉奏《燭影搖紅》……
劉半農大為驚奇:“二弟,你的樂聲,真是自抒妙意,感人至深啊!”
劉天華憨厚地一笑:“大哥過獎了。在國樂改革上,還剛開始呢。”他扳了扳指頭,“今年我37歲,我要爭取能改革到100歲……”
“100歲?”劉北茂插話道。
“怎麼?”劉天華伸出胳膊,挑戰地:“三弟,敢來比比手力嗎?”
“比!”劉北茂伸出右手。
劉半農有興地:“我當公證人!”
兩手比力。
片刻,一隻手被壓倒了。
劉天華:“三弟,你用兩隻手!”
劉北茂雙手連同身子一齊向劉天華的手壓去。
劉天華一使勁,又把劉北茂掰倒了。
劉半農笑著:“三弟,你徹底垮了!”
劉北茂:“二哥能活100歲!”
96.天橋劇場 日
門口圍著一群人。
賣藝的正敲鑼耍猴,觀眾被猴子的滑稽表演引得哈哈大笑。
97.劇場內舞台上 日
昆曲老人正口念“戲曲鑼鼓經”。
劉天華在一旁記譜,他突然感到陣陣惡心,停下筆來。
昆曲老人一驚:“劉先生,你怎麼啦?”
劉天華強打精神:“沒什麼……大伯,請你把‘水底魚’再……哼一遍……”
98.劇場門口 日
劉天華擠進人群,雙目注視著賣藝人敲打的耍猴鑼鼓。
99.劉天華家天井 日
耍猴鑼鼓在這裏響著,劉天華在一旁記譜。
殷尚真注視著劉天華的神態:“天華,你的臉色……”
劉天華剛說了聲:“沒什麼……”便從椅子上倒下身去。
殷尚真大驚失色:“天華!天華——”
洪寶、琴寶驚呼:“爸爸——”
100.劉天華臥室 日
安華、韓小娟在安慰殷尚真,自己也禁不住哭泣。
劉天華躺在床上,臉色通紅,氣喘不息,他手中緊抓著一疊紙。
劉半農、劉北茂陪同大夫匆匆而入。
大夫來到床前,搭脈、觀察。
房門口站著肖仲清、昆曲老人、邵祖複等人。
大夫走出臥室。
101.臥室門口 日
劉半農焦急地跟上:“大夫,我二弟……”
大夫歎了口氣:“患了‘猩紅熱’症。”
102.臥室內 日
劉天華微微睜開眼,他吃力地望著滿屋探病者,聲音微弱地:“謝謝大家……我會好的……”
劉北茂走到床前,忍住悲痛,勸慰地:“二哥,醫生說你的病能治好,你能活100歲……”說著忍不住抽泣起來。
劉天華突然睜大雙目:“我不能死!我不能這樣死……”他緊抓紙的手一鬆,紙片“啪”地落地。
殷尚真撲上:“天華!天華——”大哭起來。
滿屋哭聲……
特寫:日曆:公曆年,中華民國21年6月8日。
落地的紙,驟然飛揚起來,紙片飛向畫麵。
紙片的特寫:
“搜集關於國樂的名書:《古今樂器》,組織圖書館、博物館的意見。”
“關於組織樂器廠,改良樂器製造的設想”。
“創設國樂學校的規劃。”
“組織研究所。”
紙片在空中飛揚,紙片化為一麵麵旗幟,飄揚的旗幟上,疊印出下列畫麵:
劉北茂在劉天華遺像前接過二胡,堅定地表示:“二哥,為了繼承你的遺誌,我決定去重慶國立學院搞音樂工作!”
國樂隊在演奏《悲歌》……
徐湘雲在汽車內拉奏《空山鳥語》……
澈塵、亦能在拉奏《良宵》……
中國民族樂團在演奏《光明行》……
畫外音:“我國傑出的民族音樂大師劉天華先生以自己短暫的37個春秋寒暑,為振興、開拓我國民族音樂大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劇終)
[作者簡介]
陳複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江陰市文化館原副館長、政協江陰市委教文委原副主任。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劉天華,著有長篇紀實文學《樂神劉天華》(華僑出版社出版),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專題研究文章60餘篇,為上海電視台文化生活欄目撰寫電視片《劉天華》稿,獲全國專題片評比獎項,著有長篇傳記文學《上官雲珠》等5個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