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視野下Warhorse(《戰馬》)的字幕翻譯(2 / 2)

明白嗎?然後咱們就能在一起了。

除了上述例子外,影片中德文郡居民用第一人稱指代自己時,字幕翻譯中多處用了具有明顯中國北方方言色彩的人稱代詞“咱/咱們”來傳譯。安托瓦納·貝爾曼認為:異國情調化也可能通過用當地語言來譯外國口語以達到通俗化的效果。(謝天振,2008:129)“由於漢語口語能夠暗示出人物之間教育與社會背景的差異,這也正是英語文學作品中使用方言主要目的之所在,因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運用漢語口語傳譯英語中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忠實地傳達原文的意義與風格。”(Han Ziman,2004:107)字幕中用“咱/咱們”來翻譯“I/we/our”等第一人稱代詞,雖不能確切反映出德文郡居民的身份與特點,卻也比較恰當地表達出類似的背景信息,即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鎮。

二、字幕翻譯中的宗教文化

英國人與中國人有著不同傳統和信仰。大多數英語文化國家的人們信仰基督教,他們認為上帝才是惟一能夠拯救他們的真神,所以周末去教堂做禮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祈禱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遇到難事急事,祈求上帝的護佑可以說已成為一種很自然的本能。但中國文化深受儒家文化、道教與佛教影響,遇到急事難事,很多人會求“佛祖保佑或菩薩保佑”,因而有人戲稱“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影片中,受到驚嚇的戰馬喬伊在戰場的無人區狂奔,最終轟然倒地,身上纏滿了鐵絲。戰場兩側的英德軍隊分別看到了喬伊。此時,一位英國的士兵率先走出戰壕,揮舞著白旗,朝著喬伊倒地的方向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前行,背誦著《聖經》的段落:

例4 —The Lord is my Shepherd,I shall _disibledevent=WP92.

[2] David Katan.Translating Cultures—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16.

[3] Han Ziman.Dialec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107.

[4] 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17-18.

[5] 謝天振.當代外國翻譯理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129.

[作者簡介] 袁素平(1973— ),女,江蘇淮安人,碩士,淮陰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