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弟兄
電影劇本
作者:陳希
序幕
1.大山腳下老紀家 傍晚
山東山區的深秋,大山褪去了綠色,留下星星點點的黃葉,斑斑駁駁的,還有石與泥土拚接在一起的灰黃。山腳下老紀家的屋子裏冒出的炊煙,讓這大山的一角有了人氣。
屋裏的人忙前忙後、屋裏屋外兩頭跑。老紀的妹妹淑芳端著冒著騰騰熱氣的臉盆從廚房跑進裏屋。屋裏傳來女人的呻吟聲和其他人大聲說話的聲音混在一起,噪雜不堪。
院子裏很熱鬧,老紀忙著招呼客人。
教書老先生掐指算:“紀兒啊,眼瞅著你過了年要三十一了,都說三十乃而立之年,這要在城裏頭,這年紀還沒個娃兒,那也是臉上沒光的事兒啊。好在……”
老紀爹不服氣地:“好在紀兒他家的肚皮還算爭氣,愣是在我兒三十這門檻上懷上了。村裏老中醫給搭過脈了,說是個男娃!”
老紀:“是啊。梅香年紀也不小了,都二十六了。咱倆年紀是大了點,要不是前幾年搶收,梅香懷著孩子下地,流了,我的娃現在早就會喊爹了!”
教書老先生:“你家的也不容易啊。”低聲問道,“那這回保胎也花了不少工夫吧?”
老紀:“就是,梅香自那事以後總懷不上,說是子女緣分薄啊。沒想到這回終於懷上了,還是個男娃。”
教書老先生:“說是這麼說,可這生男娃女娃,在城裏,還是要有醫學根據的……”
老紀爹怒道:“教書的!你就甭管那麼多了,瞧著我家有孫子了不樂意是不是?哪兒來的那麼多廢話?”
教書老先生:“我說得可都是大實話,愛聽不聽,隨你。”說罷拂袖而去。
老紀爹:“我看你啊,是一腦子讀書勁兒沒地方使,淨胡說八道!一會兒我孫子就要出生了,讓大夥兒看看我們紀家的孫子,讓我堵著你那張破嘴!”對鄉親們,“大家夥兒給我作證啊!”
老紀:“爹,今天是大喜日子,就別動氣了。”看了看手表,“怎麼還沒生出來呢?”
淑芳急匆匆地跑到老紀和老紀爹麵前,滿臉是汗:“哥,哥!說是娃個頭大,不好生。”
老紀:“啥?那可咋辦啊?”焦急地看著老紀爹。
老紀爹:“沒事沒事!大家千萬別慌,再等等看。淑芳你去看好你嫂子,紀兒你趕緊去準備板車,萬一不行得送醫院。”
這時,裏屋傳來了初生嬰孩的一聲啼哭。
院子裏突然安靜下來,大家都望著聲音傳來的方向。
老紀立馬要往裏屋衝。
接生婆抱著剛初生的嬰兒走出屋子,來到院裏的人群前,人群簇擁上前。
接生婆:“恭喜啊!是兒子!”
老紀急忙上前接過嬰兒,揭開包裹嬰兒的小被子仔細察看:“是兒子!是我們紀家的兒子!”
眾人:“恭喜恭喜啊!”
老紀爹接過嬰兒:“來,讓爺爺抱抱!爺爺的好孫子哦!”
老紀:“爹,你先給娃兒起個小名吧,這樣大家都好叫喚。”
老紀爹端詳嬰兒:“這個大胖小兒,身子骨結實,像鐵柱似的,就叫鐵蛋吧。”
老紀:“這名字好啊,長大了,比鐵柱還壯實!”
老紀爹高聲地:“就是!讓那教書的好好看看咱紀家的大孫子長得多好、多壯實!”
剛離開的教書老先生背著手繼續往前走,好像沒有聽到老紀爹的這句話。
老紀爹低頭看孫子,大夥開始哄著逗著嬰兒,可嬰兒卻沒有動靜。
老紀:“爹,這娃兒怎麼這麼乖,不吵也不鬧啊?”
老紀爹:“讓我來哄哄他。”小心地抱著嬰兒,輕輕地在胸前來回地搖晃。
眾人認真地注視著繈褓中的嬰兒,一聲不響。幾分鍾過去了,嬰兒還是沒有動靜,依舊不哭也不鬧。
老紀:“怎麼會這樣?讓我來試試。”抱過嬰兒。
老紀爹:“輕點輕點!”
老紀照著父親剛才的動作又做了一遍,可嬰兒還是沒有反應。
老紀:“爹,這娃兒不動不鬧的,好歹也哭個笑個吧,咋啥表情都沒有啊?”
接生婆上前抱過嬰兒:“我看看。”看了一會兒,在老紀爹耳邊耳語。
人群中有人說道:“怕是個傻娃娃呀!”
老紀瘋了似的:“誰說的!給我滾出來!誰說我兒子是傻娃娃的!”
老紀身邊的鄉親連忙阻攔,拉住老紀。
老紀:“是哪張破嘴隻管放屁不管說話的?給我滾出來!當著我兒子的麵,不出這口氣,我還算當爹的嗎?”
老紀爹攔住老紀,無奈地:“兒啊,算了,別人怎麼說由他們去吧。”
老紀回頭看他爹,不解地:“爹……”
老紀爹不語,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回頭走進裏屋。眾人議論紛紛。
老紀:“滾!都給我滾!”
眾人不歡而散。
2.紀家裏屋內 傍晚
老紀:“爹!究竟是怎麼回事!別人胡說八道也由著他們嗎?”
接生婆抱著孩子:“這娃……”
老紀爹示意由他自己來說。他難過地:“紀兒啊,這娃兒……”欲言又止。
老紀:“爹,這娃兒到底怎麼了?”
老紀爹回頭看看躺在床上疲憊不堪且昏睡著的兒媳婦,把老紀拉到房角,流著淚低聲說:“這娃兒是個傻娃兒。”
老紀:“不可能!不可能!爹,你跟我開玩笑呐?這是不可能的事兒!”衝向接生婆,“你說,我爹在開玩笑那!對不?”
接生婆:“你家的娃個兒太大,出來的時候不太順,可能……”
老紀:“可能什麼?沒有什麼可能的!你們都在說笑話那!”
接生婆:“不是……”
老紀情緒失控,大吼:“不是什麼!”一把揪起接生婆的衣領。
床上躺著的梅香被驚醒,虛弱地:“發生啥事了?”
老紀揪著接生婆的衣領:“我的娃啊,男娃啊!這來得容易麼?你現在跟我說是個傻娃娃!”
淑芳一驚,老紀爹一旁流淚。
梅香驚愕:“什麼?傻……”暈了過去。
淑芳上前照看梅香:“嫂子,嫂子!”
老紀看妻子暈過去了,放鬆了揪著接生婆衣領的手。接生婆趁機把嬰兒塞到老紀手裏跑了。
老紀看看嬰兒,又看看床上的妻子,仰天大喊:“老天啊……”
3.紀家裏屋門口 日
太陽很好,陽光通過門灑在裏屋的地板上,淑芳把嬰兒搖床放在靠近陽光的地方。
坐月子的梅香在床上臥著,她扭過頭來麵對陽光:“今天幾號了?妹子。”
淑芳:“25號了,嫂子。”
梅香在淑芳的幫助下坐起來,半臥著:“那快要出月子了啊。蛋兒也快滿月了。對了,你哥呢?”
淑芳:“哥和爹出門了,說是要好些天才回呢。”
梅香:“哦……”若有所思地,“那他們能趕回來給蛋兒過滿月麼?”
淑芳支吾著:“嗯……”
梅香:“他們出門的時候說沒說起蛋兒過滿月的事兒啊?”
淑芳:“嫂子!就算他們趕不回來,不是還有我們倆給蛋兒過滿月嘛。”
梅香看著窗外遠處村口的道路,低聲說:“這滿月還是一家人過才好……”
4.紀家客廳正門口 日
客廳門口擺了張大圓桌,桌上放了幾盤剛出鍋的菜。圓桌旁是搖床,嬰兒睡得正香。梅香踏在板凳上往門梁上掛燈籠,淑芳往桌上擺菜。
淑芳:“嫂子,你剛出月子要注意身子啊,不能動太多啊。”
梅香:“沒事,我恢複得差不多了。看,你都不讓我燒菜了,我也隻能掛掛燈籠了。”
淑芳扶著梅香下來:“我問過那些生過孩子的人了,雖然說今天是過滿月,可你還是要保重好身子,我哥說……”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
梅香:“你哥說啥?”
淑芳勉強笑笑:“沒啥。就說讓你好好養著,等身體恢複好了再幹活。”看了看桌上的菜,“嫂子,菜都齊了,咱們上桌吧。”
梅香:“你爹和你哥還沒回來呢,再等等吧。怎麼才6個菜呢?不夠啊。今天過滿月可要10個菜,圓圓滿滿嘛。”
淑芳:“嫂子,10個菜太多了,咱們倆吃不完,可別浪費了。”
梅香:“這不還有你爹和你哥嘛。哦,開桌前還得給你娘盛上一碗,再上炷香。”
淑芳:“娘那兒我早就給盛好了,上好香了,嫂子。咱們還是先上桌吃吧。”
梅香:“這可不行,今兒個是蛋兒的滿月,一定得人齊了!”
淑芳:“爹說了,他們不一定能趕回來。”
梅香:“你哥一定會回來的。他兒子滿月,能不回來嘛?我們再等等。”
二人坐在搖床旁等候。
5.紀家客廳正門口 傍晚
天色漸黑,梅香抱著兒子來回走。
淑芳把涼了的菜熱了又端回來。
6.紀家客廳正門口 夜
梅香失落地:“淑芳,你先吃吧。我抱蛋兒回房了。”
桌前留下淑芳一人。
7.村裏小溪邊 日
字幕:6年後。
已經六歲的鐵蛋和小夥伴們在小溪邊捉小魚。
瑞子從小溪的鵝卵石縫中捉到一條小魚:“看!我抓到了!抓到了!”
霜玉:“哇!真的抓到了哦!”
孩子們都圍著瑞子雙手捧著的魚兒看。隻有鐵蛋還蹲著,繼續捉魚。
一會兒,鐵蛋捉到一條更大的魚,高興地:“我……我也有!”
其他孩子沒有注意到鐵蛋捉到魚了。
隻有霜玉跑到鐵蛋麵前:“鐵蛋!你真棒哦!抓到的魚比瑞子的還要大呢!”
其他孩子一聽趕緊又跑過來把鐵蛋圍住了,留下瑞子一個人捧著魚站在一邊。
霜玉:“鐵蛋!這條魚能送給我麼?我可抓不到這麼大的魚啊。”
鐵蛋樂嗬嗬地點點頭。
瑞子聽見了,把自己的魚扔了,走到鐵蛋前假裝看了看鐵蛋抓的魚:“哼!也不怎麼大嘛。我以為有多了不起呢。這是你運氣好!有本事再抓一次大的,這才算是你的本事!”把鐵蛋的手一推,魚掉進溪水裏跑了。
霜玉哭了:“我的魚!”拽住瑞子,“你還我魚,你還我魚!”
瑞子:“你讓傻子去給你抓唄!”說完大笑。
孩子們跟著大笑。
鐵蛋對霜玉:“不哭,不哭,我追。”追那條魚去了。
8.村裏小溪邊 傍晚
太陽下山了,霜玉一個人坐在小溪邊的大石頭上。
霜玉媽媽來找女兒:“玉兒,你怎麼還坐在這兒啊,家裏都要吃飯啦!快回家去。”要牽女兒走。
霜玉掙脫媽媽的手:“不嘛!我要等鐵蛋!”
霜玉媽不耐煩地:“等什麼啊!大家都回家吃飯啦!我看啊,人家倒不傻,你才是個傻丫頭!”
霜玉被媽媽拉著回家了。
9.霜玉家 夜
霜玉和爸爸、媽媽正在吃晚飯。
梅香和老紀來到霜玉家,老紀站在一邊不做聲。
梅香:“霜玉媽,你們霜玉回家的時候瞅見咱蛋兒沒啊?”
霜玉媽:“沒啊,怎麼了?他不是早回家吃飯了嗎?”
梅香:“沒那!天都黑了,這娃還沒回來呢!可急死我了。”
霜玉媽:“玉兒,你今天見過他們家蛋兒沒啊?”
霜玉點點頭。
梅香激動:“玉兒,告訴嬸兒你今天在哪兒瞅見蛋兒啦?”
霜玉:“今天我們去溪邊抓魚,他幫我抓的魚兒被瑞子放了,他就去追。我在溪邊等他等了好久,等到天都黑了。”
梅香:“是村西邊那條溪水嗎?”
霜玉點點頭。
梅香對老紀:“你去叫上爹和淑芳,我先去溪邊找。”跑出去。
老紀喊著:“香!香!”又對霜玉媽,“謝,謝謝啦!”出去了。
10.小溪邊 夜
梅香、老紀、老紀爹和淑芳在溪水邊找鐵蛋,四人分別呼喚著:“蛋兒!蛋兒!”
老紀爹:“這樣找不是辦法,怕這娃是去了別的地方,我們得分頭找。紀兒你去東邊找,梅香你去北邊找,淑芳去南邊,我去西邊沿著溪水找。”
老紀:“爹,這夜裏天涼,你腿腳關節不好,還是我沿著溪水找吧。”
老紀爹:“你哪有我熟悉!這溪水下去就是大河了。你們快去吧。”
淑芳:“哥,你忘了爹的水性啦,比你好多了!我們還是趕緊分頭找吧,家裏碰頭。”
梅香:“是啊,咱就別耽擱了。”
老紀:“好吧,爹,那你當心些啊。”
老紀爹:“去吧,去吧。”
老紀爹看著他們分別向不同方向走去,提起手電沿著小溪向下遊走去。
11.紀家 夜
淑芳回到家看見鐵蛋光著一隻腳坐在家門口,趕緊上前問道:“蛋兒,你咋了?”
不多會兒,老紀和梅香回來了。
梅香看見鐵蛋,急忙上前:“蛋兒,娘找得你好苦啊!”摟住兒子,低頭看見兒子光著一隻腳,“兒啊,你的鞋呢?”
鐵蛋:“鞋,掉了,水裏。”
梅香:“你怎麼身上都濕了,冷吧?來,娘給你換衣服去。”帶鐵蛋回屋。
老紀對淑芳:“早些睡吧,都累了。”看了看時間,“回屋吧。”
12.紀家屋內 夜
老紀屋內隻有簡單的幾件家具。
梅香在給鐵蛋洗腳,鐵蛋坐在炕邊。
梅香:“蛋兒,今天可把娘給急死了。以後天黑之前要回家,知道嗎?”
鐵蛋點頭,笑道:“知、知道了。”
梅香埋怨地:“是霜玉那丫頭讓你抓魚的嗎?抓魚怎麼抓得全身都濕了呢,要傷風的。鞋還丟了一隻。”
鐵蛋腳還在盆裏,人就站起來,邊說邊比劃:“瑞、瑞子,推我,魚跑、跑了,我追,鞋、鞋掉了,找、找……娘給我做,做的鞋。”
梅香把鐵蛋拽下來坐在炕上:“那雙鞋也有點小了,掉了就算了。倒是你人啊,要掉進河裏了,那可就找不回來了。”
鐵蛋笑著:“嗬嗬,不、不回來了。”腳踩臉盆裏的水,濺了梅香一臉。
梅香擦拭臉上的水珠:“你這鐵孩子,你看,把全家給急的,你爺去找你現在還沒回來呢。”
老紀抽著煙進屋。
梅香:“他爹,他爺爺回來了嗎?”
老紀搖搖頭,坐下抽煙。
這時,傳來淑芳的聲音,由小漸大:“哥,嫂子!哥,嫂子!出事兒啦!”推門而入。
老紀、梅香:“咋了?”
淑芳:“村巡查隊來人說爹跳進河裏,上不來了。”哭了。
老紀連忙衝出屋外,梅香和淑芳緊跟著跑了出去。
13.紀家正廳 日
廳正中是老紀爹的靈堂,老紀一家和淑芳都披麻戴孝了。
教書老先生來吊唁:“聽說你爹死的時候手裏還拽著你兒子的鞋?”
老紀:“是啊,他看見河麵上漂的鞋,以為娃兒掉河裏了,想下去撈,結果……”哭泣。
教書老先生:“唉,看來你爹心裏頭還是有這個娃的。可惜,可惜啊!”走到鐵蛋麵前,“娃兒啊,你可要記著你爺啊!”
鐵蛋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14.霜玉家門口 日
霜玉媽在院裏曬玉米。
鐵蛋來找霜玉:“嬸、嬸好!”
霜玉媽:“喲!蛋兒啊,來找玉兒嗎?”
鐵蛋笑著:“嗯,嗯……”
霜玉媽:“我們家玉兒去上學了,等她放學了你再來吧。”
鐵蛋:“學?啥、啥是上學啊?”
霜玉媽:“嗬嗬,上學啊,就是去學校上課,念書。”
鐵蛋若有所思,回頭往家裏跑。
15.紀家院子 日
老紀和梅香在院兒裏幹活。
鐵蛋跑回家:“娘,娘。”氣喘籲籲。
梅香:“蛋兒,跑這麼急幹嗎啊?”舀了一瓢水遞給鐵蛋。
鐵蛋接過水大喝一口:“娘,玉兒念、念書去了。”
梅香:“哦……”低頭不語。
老紀:“得了,那你找別人玩兒去,我和你娘還得幹活呢。”
鐵蛋站在原地不動。
老紀:“咋了?還不動?”
鐵蛋:“我、我也要去!”
老紀:“去啥去,你,你……”
梅香:“蛋兒乖,你歲數還沒到呢。聽話,去玩吧。”
鐵蛋邊說邊比劃:“不!我、我比玉兒大,比、比她高。要去,要去!”瞪大眼睛看著老紀和梅香。
梅香沒辦法回答,把頭背過去哭。
老紀:“你這娃!咋這麼不聽話!”要打鐵蛋。
梅香護住鐵蛋:“他爹,你咋跟孩子過不去呢。他啥也不懂啊!”
老紀用腳狠狠地蹬地上的塵土,抱頭蹲下哭。
16.紀家屋裏 夜
梅香在炕上哄鐵蛋睡覺,老紀坐著抽煙,背對著梅香。
老紀沉默了半天,嚴肅地:“不行!”
梅香一驚:“不行什麼?小聲點,把娃嚇醒了。”低頭看了看炕上的鐵蛋。
鐵蛋翻了個身。
老紀:“要是真的把他給嚇醒了,讓我賠上10年的性命我都願意!總比他這樣腦子糊塗一輩子要好!”
梅香:“你瞎說啥啊!胡說八道!”
老紀:“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啊?好不容易有了個男娃,整出來是這樣的。好吧,出來了,我認了。可這咋把我爹給搭上了呢?好吧,人死不能複生,我也認了。可現在別人家的娃兒都上學了,他一輩子都不可能進學堂啊。我們倆沒讀上書,可咱的娃不能不讀書。我老紀家的娃可一定得有用,是個有出息的娃!”
梅香:“可這不是砸碎了的鍋,攏也攏不起來了嘛?”低頭哭。
老紀:“我想過了,爹去了以後咱家勞力是少了,可再難咱也得再要一個。你好好養著,咱一定得要一個聰明的娃!可不能給別人看癟了!”
梅香:“可、可蛋兒還小,他又這個樣子,我哪兒來的精力照顧兩個啊?”
老紀:“蛋兒已經大了,讓淑芳給幫忙看著就行了,你安心給我再生一個。”
梅香:“可淑芳總歸要嫁出去的啊。”
老紀嚴厲地:“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你要不願意,我就跟你離!指不定別人家就不會生個這樣的傻兒子!”出門,狠狠關上門。
梅香一個人坐在炕上看著熟睡的鐵蛋哭。
鐵蛋側身躺著背對梅香,睜開了眼睛。
17.紀家院子 日
老紀和梅香在院兒裏幹活。老紀在做木工活,梅香的肚子已經大起來了,坐在椅子上剝玉米。
鐵蛋拾柴火回家,他笑著,親熱地:“娘。”放下柴火,上前要去摸梅香的肚子。
老紀見狀,趕緊上前,拾起柴火擋在鐵蛋麵前:“蛋兒,把柴火拿到廚房去給你姑姑。”
鐵蛋樂嗬嗬地:“嗯!”
梅香:“你這是幹啥啊?”
老紀:“我想過了,娃出世前,你別總黏著蛋兒。”
梅香:“為啥?”
老紀:“我怕那個。”
梅香:“怕啥?”
老紀不耐煩地:“我怕他把那傻氣傳給他弟。昨天老中醫說了,這回還是個男娃,我可不想再要一個傻兒子了!”
梅香無奈,生氣地回屋了,老紀低頭繼續做木工活。
18.紀家屋裏 夜
梅香坐在炕上,鐵蛋坐在一旁玩。
梅香到門口左右張望後回過身:“蛋兒,快來。”示意讓鐵蛋摸摸自己的肚子。
鐵蛋拍著手:“好哦,好哦!”
梅香:“噓……別讓你爹聽見了哦!”
鐵蛋靜靜地貼在母親的肚皮上聽著動靜。
梅香:“蛋兒啊,這裏頭的可是你的弟弟啊。”
鐵蛋抬頭看著梅香:“弟、弟。”
梅香:“對,是你弟弟。你是哥哥。”
鐵蛋:“弟,哥。”
梅香:“你以後啊,可要懂事些了,蛋兒是大哥哥了,要照顧弟弟了。”
鐵蛋:“嗯!弟。”摸著梅香的肚子。
老紀突然破門而入,怒道:“蛋!說了不許你碰你娘的肚子。”掄起門邊的笤帚要打。
鐵蛋老實地一動不動讓笤帚一下下地打在身上。
梅香攔住老紀:“是我讓他碰的啊,你別打娃,他啥都不知道。”
老紀放下笤帚:“我最後說一次!蛋兒不許碰娘的肚皮。今兒個開始,蛋兒到姑姑房裏睡。我已經把床給做好了。你自己睡。”收拾炕上鐵蛋的被鋪。
鐵蛋接過被子,默默地走出去。梅香在一旁哭。
19.紀家 傍晚
梅香在裏屋生孩子。
和鐵蛋出生時一樣,淑芳端著冒著騰騰熱氣的臉盆從廚房跑進裏屋,鐵蛋一個人坐在屋子門口石階上。
與鐵蛋出生時相比,老紀家冷清很多。院子外的大門關著,老紀坐在門前,一口接一口地抽著煙。
這時,霜玉爸接霜玉放學正好經過老紀家。
霜玉爸:“今兒個咋在家門口呆著啊?嫂子出門了?來,去我那兒喝兩盅去。我家玉兒考試得了雙百,我買了些好菜犒勞犒勞我家閨女。”
老紀:“閨女啊,遲早是要嫁人的,讀書有什麼用?去去去,我正忙著呢。”
霜玉爸:“你這人怎麼說話的呀。男娃女娃隻要是自己的就可以了。你看,你不是生了個男娃嘛……”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唉,愛理不理吧。”對霜玉,“玉兒,咱回家吃好的嘍!”
霜玉:“爹,我想找蛋兒玩會兒。”
霜玉爸看了看老紀,提高嗓門:“玉兒啊,你沒聽見你紀大叔說了他沒空嘛。再說呀,紀大叔不喜歡女娃娃!咱回家吧!”哼著小調拉著女兒走了。
霜玉看了一眼老紀,又看了看合上的大門,跟著霜玉爸回家了。
老紀低聲地:“快走快走,我兒子快出生了,別耽誤我的時間了。”他說著,有些坐不住了,站起來來回踱了幾步。他四周張望了一下,“還是進去看看吧。”推門進院。
這時,屋裏傳來新生兒“哇”的第一聲啼哭。
老紀趕緊跑向裏屋。
20.紀家裏屋 傍晚
梅香躺著炕上,滿臉是汗,臉色蒼白。淑芳抱著嬰兒,旁邊接生婆在收拾東西。
老紀進屋:“出、出生啦?”
淑芳:“哥!是個男娃!”
老紀:“來,讓我抱抱!”雙手神聖地接過嬰兒,可不知道應該怎樣抱。
接生婆過來指導:“應該這樣抱。都第二個娃了,咋還不知道怎麼抱呢?生疏啦?”
老紀抱起嬰兒,湊近並且十分認真地看:“會不會哭啊?”用力拍了拍嬰兒。
嬰兒哭的聲音很大。
接生婆:“呀!不能這樣拍他的,這剛出生的娃可嫩著了,別拍壞了!”
老紀一聲不吭,輕輕地撫摸著嬰兒,把耳朵貼近嬰兒的臉,全神貫注地聽嬰兒發出的哭聲。
其他人都不做聲了,屋裏隻聽到嬰兒的哭聲,梅香和淑芳默默地流淚。
老紀突然抬起頭,捧起孩子:“會哭!會哭!是個好娃娃!”放聲大哭。
鐵蛋一個人站在屋外默默地聽著屋裏傳來的一老一小的哭聲。
21.紀屋裏 夜
老紀坐在搖床邊哄嬰兒睡覺,梅香躺在炕上坐月子,淑芳一旁照顧。
老紀輕聲地:“寶寶,快睡覺。”
淑芳:“哥,名字你想好了沒啊?”
老紀:“嗯,我這兒子不但得是個好娃娃,而且啊,一定得是個有學問人。所以咱得起個像模像樣的名兒。”起身從櫃子裏取出一本字典翻開,“你看啊,康代表健康、安康。”翻頁,“寶,說明他的珍貴。所以我決定了,就叫康寶。你看,這名字多吉利!”得意地笑著,低頭逗搖床裏的嬰兒,“康寶,康寶。我的好兒子!你要健健康康的,長大以後念好書,多念書,給你爹我爭口氣!”
淑芳低聲對梅香:“嫂子,哥好久沒這麼高興了。”
梅香:“是啊,他也不容易啊。”
22.紀家附近 日
老紀蹬著自行車往家走,車筐裏裝得滿滿的。
鄉親趙大爺與老紀打著招呼:“紀兒啊,今兒個咋回得那麼早啊?”
老紀:“趙叔,我早點回來看我兒子。”
趙大爺:“哦?這早些年不看,怎麼現在倒想起看你兒子來了?”
老紀:“叔,你不知道啊?我家的給我又生了一個兒子!”
趙大爺:“喲!這是啥時候的事兒啊?我咋不知道呢?你啊,肚皮裏麵能藏啊!這……這孩子會哭嗎?”
老紀:“會!可會哭了!你要跟我回家看看不?這小子哭得可響亮了!”
趙大爺:“嗬嗬!會哭就好,會哭就好啊!我就不看了。你還是趕緊回家看你兒子吧!”
老紀:“叔,那我回去了啊!”
23.紀家裏屋 日
老紀將一張新買的中國地圖貼在牆上,又拿了一支筆在地圖上畫了起來。
梅香坐在炕上:“這是啥?”
老紀:“這是地圖啊。”
梅香:“這有啥用?”
老紀:“我們沒念過啥書,可我兒子一定得有見識!”
梅香:“這和地圖有啥關係啊?”
老紀:“看,你這就不懂了吧。”抱起嬰兒,“康寶啊,你看啊,這個大紅星是北京,是咱的首都,你呢,在這兒。從這兒到那兒,有這麼長的距離。”沿著剛才用筆劃出的線比劃著,“你長大了啊,要到那兒去念書,要念大學。給你爹我爭口氣!可不能像……噢,不好的咱不說。”對梅香,“我這是要把這些事兒種在他腦袋裏。我今天去辦貨,他們鎮上的人啊說這叫早教!”
梅香:“啥叫早教啊?”
老紀:“早教,早教就是……其實啊,就是說,這養孩子跟種地一樣,好的地啊,隻要用心種,好好施肥,會結出好莊稼的!”看著嬰兒,“你說是不?康寶。咱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