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目的論看電影《花木蘭》的字幕翻譯策略(2 / 3)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娛樂的方式,從一開始出現就被認為是它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商業價值。由於製片商在投資一部電影之前,他會盡可能去采取多種方式來吸引觀眾的注意並擄獲觀眾的好奇心,從而獲得高票房,實現經濟利益。為了這一目標,就需要針對電影製作過程中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麵對外國的觀眾,電影負責人還應恰當處理好各國文化和語言等方麵的問題。而字幕翻譯則是一種消除語言和文化阻礙的有效力量,在綜合關照到電影商業目的的前提下,翻譯者在字幕翻譯中應采用目的語文化來進行語言的轉換,使目的語觀眾隻要通過最小的努力就能獲得最大的信息,同時還應滿足不同審美要求和文化程度的觀眾。在進行字幕翻譯過程中,需要傳達給觀眾的信息主要有兩個方麵,即語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前者主要遇到的阻礙是英語中的語言結構和漢語中的構詞存在很大的差異。當在傳達同一個意思的時候,漢語和英語中包含的詞彙數量可能會不同,但在對其進行語言轉換時,翻譯者就要考慮到應怎樣在時空限製範圍內傳遞出重要的信息,並讓觀眾理解其中的意涵。也就是說,在進行電影字幕翻譯中,翻譯者要保證語言信息轉換無誤傳達給觀眾,盡最大努力避免誤解的產生。

三、《花木蘭》的字幕翻譯策略

(一)歸化策略

歸化是以目的語文化作為翻譯方向的翻譯策略,歸化翻譯策略要求能盡可能采用目的語觀眾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傳達電影信息。電影字幕翻譯要適應目的語觀眾的語言習慣和接受程度,如果采用一些難懂的詞彙和陌生的語言結構,隻會讓觀眾喪失對電影觀賞的興趣。電影字幕翻譯本身就受到文化和翻譯過程中的時空限製,由於字幕翻譯中不能添加注釋,而另一方麵也要求能達到一定的票房成績,所以在電影的字幕翻譯過程中,歸化翻譯策略是一種常見並且有效的方法。在歸化翻譯策略的指導下,能有效縮減電影和觀眾之間的距離,並使翻譯語言較為生動、形象,同時觀眾也樂於接受。

在動畫電影《花木蘭》中有一句“Recite the final admonition”,在這句話中,“admonition”的字典意思是“勸告”,但在這一處中,由於花木蘭此時正在接受媒婆的問答,隻有她的回答合格了才能有機會在媒婆的幫助下嫁到一個好人家,所以翻譯者結合影片中的語境,並采用歸化翻譯策略,把這一詞彙譯為“四德”。很顯然,這一翻譯能讓中國觀眾聯想到古代女子需要遵從的“三從四德”,這樣就讓中國觀眾很簡便地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涵。在影片中的另一處涉及:“I can see why,the boy is an absolute lunatic.”在進行這一句的字幕翻譯過程中,翻譯者主要針對原句進行了重新改寫,並且這一句的前後語境是木蘭當時怕被別人認出自己的女子身份,所以她故意在他人麵前顯得很醜態,並讓奸臣誤以為她不能發揮實際的作用,而正是這樣,恰巧為木蘭解決了所處的困境。在歸化翻譯策略的指導下,翻譯者不僅把這句話的主要意思表達出來了,還采用了中國觀眾較為熟悉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傳達意思,整句話譯為“我要有這樣的兒子我也不會說的”。這樣的翻譯融合到影片的場景中,顯得很自然、流暢,並讓觀眾感覺到十分幽默,發揮了語言的魅力。

(二)意譯策略

各個民族之間都有符合本民族特色的詞彙和語法結構,翻譯者在進行字幕翻譯的過程中,以目的語觀眾的語言文化為主,使其能正確無誤傳達出其中的意涵。意譯法本身也需要翻譯者對原文進行充分的了解,並把原文中的意義表達出來,但是這一翻譯策略並不注重原文的形式,翻譯者可以靈活對原文進行結構上的調整。站在跨文化的視角來分析譯語的文化性,成語是中國文化中的精髓,並在漢語言中占據了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成語本身就具有語言上的精煉性和簡潔性,能采用較少的詞彙就能展現出豐富的意涵;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人們在情感上的共鳴;成語的運用還能促使語言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